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6965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程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2讲 大气环境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大气环境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航课标考纲,考纲点击 1.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能利用它分析一些地理现象。 3.了解风向的形成,并能在等压线图上判读风向。,微网构建,演练互动课堂,考向一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近地面大气吸热,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_、散射和反射。 2近地面大气的热源 (1)根本来源:_ (2)直接来源: _,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二、受热过程 大气受热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见下面“全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对大气受热过程的解释,归纳如下:,太阳,地面,大气逆辐射,特别提醒 大气逆辐射与

2、大气保温作用 1大气逆辐射并非只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并且白天比晚上强。 2大气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阻碍地面热量散失)和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热量损失两大过程来实现。,三、气温的垂直分布 1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 地面是_大气的主要、 _的热源。正常情况下,低层大气中,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_,此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在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0.6的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_;在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0.6的情况下,大气_运动更加强烈。,近地面,直接,0.6,稳定,对流,2逆温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_

3、。,逆温,基础过关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项选择),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解题关键是明确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之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所以和过程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 答案:AC,1原理:近地面大气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主要而直接的热源则是地面辐射;在吸热的同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释放热量,其中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面,总体

4、上大气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大气受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2应用:气温是描述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一天之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当地地方时正午12时,而是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这是因为大气受热过程是一个吸热与放热的动态平衡过程。一天之中,日出之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开始增温,同时释放地面辐射给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同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释放热量,大气吸热值大于放热值则气温升高,大气吸热值小于放热值则气温下降,气温最高的时间正是吸热值与放热值相等随后减小的时刻。如图所示,同样道理,日出时则是一天之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海洋热容量大于陆地,因此海洋上空大气的气温变化晚于陆地。,对

5、点演练 1(2013山东文综)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考查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温最低时,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气温最高时,陆上气温高于海上气温。在日出后的升温阶段,陆地升温快,因此在某一时刻陆上气温会达到与海上气温相等的情况,该时刻过后,陆上气温高于海上气温。图中海陆间等温线

6、平直,说明此刻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6时大致是气温最低的时刻,14时气温最高,12时为正午,气温接近最高,因此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出现的时刻最可能是9时。 答案:B,1原理:地面(通称下垫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辐射来自于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因此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和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2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太阳高度(纬度位置)、昼长。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和保温作用。 (3)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

7、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收支。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释放人为废热等)影响大气和下垫面。,(5)地面状况:从三方面看,海拔高度。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因为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热辐射吸收能力低;山地坡向。山地冬季风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向阳坡一般气温高于阴坡。地面热力性质。海洋热容量大于陆地,沿海气温日较差(一天 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气温差均大于内陆地区。,对点演练 2根据下图和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

8、2006年9月3日至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上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解析: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是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天气状况和大气成分的变化等,应当从这几方面提取所给图文信息,盆地地形热岛效应较强,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银川气候比较干燥,湿度较小,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答题时要注意,银川“距亚洲冷高压源地近”,“四川盆地9月份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两者结合就应当表述为“银川接近冷气团的源地”。,答案: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

9、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1逆温成因 逆温形成因素很多,根据其成因分为辐射逆温、锋面逆温、平流逆温和地形逆温等。,逆温的成因及其影响,(1)辐射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在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2)锋面逆温 锋面逆温是由于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逆温。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又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方向倾斜的,因此,锋面逆温只能在冷气团所控制地区内观测到。 (3)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

10、,底层空气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平流逆温。,(4)地形逆温 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很快,于是冷空气顺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2.逆温的影响 (1)早晨易出现多雾天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出行,易出现交通事故。 (2)加剧大气污染。逆温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3)抑制沙尘暴发生。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4)对航空造成影响。低空“逆温”造成的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高空“逆温

11、”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原因是高空“逆温”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对点演练 3下图中图甲表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 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 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_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_ 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_时以后。,(3

12、)2015年年初,雾霾天气在我国北方频繁出现, 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B C D,解析: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是0.6/100米,当低层气温与高层气温差值低于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理论值时,即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发生时,对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受到抑制,低层被污染的大气不能上升扩散,近地面空气就得不到“净化”,此时不宜进行体育锻炼。日出以后,近地面气温的逐渐升高,当低层气温与高层气温差值等于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理论值时,逆温现象逐渐消失,对流运动得以持续。,第(1)题,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

13、0米可以算出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10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从坐标图中可知这时的时间约为8时。 第(2)题,由题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10时以后。第(3)题,只有图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明显,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其他三幅图在近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大气稳定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1)10 8 (2)10 (3)A,考向二 热力环流,一、直接原因:地表冷热不均。 二、形成过程 1图解:,特别提醒 学习这一内容需要特别 注意的问题 (1)高压和低压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的。 (2)在同一地点,气压、空气密度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地面气压

14、总是高于高空气压。 (3)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不是由气压差异引起的。 (4)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基础过关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点,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 (2)A、B两地受热的是_地,空气_;冷却的是_地,空气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说明判断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白天或夜间)。,解析:越向高处气压越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 气压大小为,A地空气下沉,B 地空气上升

15、,所以A地冷却,B地受热,B地为城区,白天吹海风。 答案:(1) (2)B 膨胀上升 A 收缩下沉 (3)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AB,高空BA,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 (4)B B地受热,空气上升,为市区。 (5)白天,热力环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有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2)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4焚风 (1)成因分析,(2)影响与应用: 初春的焚风可使积雪融化,利于灌溉;夏末的焚风可使粮食和水果早熟,影响产量;冬季焚风可引起雪崩;在春夏季节焚风还容易引起火灾。焚风还可影响荒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