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840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旅游地理,第四部分 选修地理,选修三,1.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2.特性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3.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4.分布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如下表:

2、,5.欣赏 (1)自然美: 形象美:雄、奇、险、秀、幽; 色彩美: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动态美:山为水动,水回山转; 朦胧美:烟、雨、云、雾。 (2)人工美: 古典园林美:不出城郭,享山林之美; 民俗风情美:民间风俗和传说;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透过时间看历史; 书面、雕塑艺术美:人造景物。,(3)旅游景观的欣赏: 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 (4)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典例精析,(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

3、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曲阜附近,突出的旅游资源以孔府、孔林、孔庙为代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第(2)题,高铁沿线的世界遗产除了曲阜以外,还有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古典园林等多处,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高,旅游价值大,京沪高铁沿线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第(3)题,观赏自然景观,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位置,二是时机。第(4)题,游客“爆棚”说明游客数量超出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游客的挤压、踩踏,产生的废弃物等会破坏旅游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游客众多易

4、产生安全隐患及扰乱社会秩序等。,答案 (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 (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 (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三点),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_。,解析 依据经纬度和海拔信息,可判断该地为青藏高原的青海湖地区,因地势高而空气稀薄,则具有缺氧、气压低,同时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依此采取相应对策即可。 答案 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

5、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账篷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特别提醒: 旅游资源评价的答题思路 (1)游览价值,(2)市场交通,(3)基础设施,典例精析,解析 分析时,应结合题意,注意从人文景观入手,再从知名度、地域组合等方面补充作答。 答案 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结合、搭配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塞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_。,解析 从旅游目的地交通状况、客源地经济水平、目的地和客源

6、地距离三个方面分析。 答案 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地区,陆路交通通达性差,耗时长;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我国东部地区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典例精析,(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

7、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7、8月游客数量多,原因是从该月份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及此时间段游客的客源分析。材料中提到该景区位于四川省,海拔4800多米,7、8月该地降水多,景色好,而且海拔高,气温低利于避暑,7、8月份为学校暑假,学生较多,因此游客数量较多。第(2)题,该题注意既要考虑到游客少对旅游设施的浪费还要考虑到游客多对环境的破坏。 答案 (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

8、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解析 第(1)题,发展旅游业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等。图文资料中体现了崇明岛丰富的鸟类资源及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崇明岛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大。第(2)题,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想与理念是减少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和冲击。因此要保护好鸟类栖息地,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也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解析 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工业生产的工艺和工具均属工业遗产资源。参观厂房、车间以及遗产博

9、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都可作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解析 丽江古城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游览价值,但是地处偏远地区,距经济发达地区远。古建筑群存在损毁严重、消防设施不全、环境承载力小等问题。 答案 不利区位因素:地处偏远地区,远离客源地。主要问题:存在消防隐患;古建筑损毁;游客人数超过合理容量。(任答两点)

10、,解析 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市场距离、交通状况、当地旅游资源特点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中信息回答即可。 答案 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解析 本题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自然灾害等知识分析。由图中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易遭洪水;由图中等值线数值大、密集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又知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徒步旅行还要考虑这里人烟稀少、易迷路、蚊虫多等影响。 答案 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

11、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_。,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夏宜避暑”可知该区域夏季凉爽,进一步分析原因可得出该区域地处亚热带但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的结论。而“冬可滑雪”是冬季吸引游客的一方面原因。 答案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_。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_。 解析 第(1)题,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回答时注意自然地

12、理特征和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第(2)题,回忆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答案 (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分析该地游客数量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_。,解析,答案 地处亚热带,四周环海、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景区基础设施(酒店、机场等)完善。,分析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 _。 解析 本题结合该地气候、植被、生物、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可从风化、侵蚀作用强,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的破坏大,蚁虫蛀蚀作用强,易发洪涝灾害等方面回答。 答案 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高温多雨,风化、侵蚀作用强;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地势低平,易遭洪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