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7228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三) (90分钟 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3分)1.(2013巴中模拟)下列物理现象中:(1)春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

2、应2.(2013桂林模拟)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小球(小球可以看成质点)。在O点正下方,距O点处的P点固定一颗小钉子。现将小球拉到点A处,轻绳被拉直,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点B是小球运动的最低位置,点C(图中未标出)是小球能够到达的左方最高位置。已知点A与点B之间的高度差为h,hl。A、B、P、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C与点B高度差小于hB.点C与点B高度差等于hC.小球摆动的周期等于D.小球摆动的周期等于3.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汽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汽缸与活塞均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将一个热敏电阻置于汽

3、缸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敏电阻与汽缸外的欧姆表连接,汽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移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沙桶,沙桶装满沙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沙桶底部开一小孔使沙子缓慢漏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小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增大D.欧姆表指针逐渐向右偏转4.下列关于热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B.对于一定种类的大量气体分子,在一定温度时,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C.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

4、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D.气体的状态变化时,若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5.(2013武汉模拟)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若气体的温度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C.若气体温度升高1K,其等容过程所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D.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为零6.(2013松江区模拟)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A.NA=B.NA=C.NA=D.N

5、A=7.(2013成都模拟)如图所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8m。在t0=0时刻,A、B开始振动,它们的振幅相等,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A、B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A振动形成的横波向右传播,B振动形成的横波向左传播,波速均为10m/s,则()A.t1=0.2s时刻,两列波相遇B.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大于1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AB连线中点C处的质点的振动速度始终为零D.t2=0.8s时刻,B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8.(2013哈尔滨模拟)汽车从静止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

6、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9.(滚动单独考查)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小平板车B的质量为M,以水平速度v0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此同时,质量为m的小物体A从车的右端以水平速度v0沿车的粗糙上表面向左运动。若物体与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M与m的大小关系如何,在相等的时间段内,M动量的变化量与m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1B.若M18m时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相距最近时,它们间的距离为d=2m,此时球B的速度是4m/s。求:(1)球B的初速度;(2)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3)两球从开始相互作用到相距最近时所经历的时间。答案解析1.A春

7、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波的反射;“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属于声波的衍射;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属于声波的干涉;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属于多普勒效应。故正确选项是A。2.B、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点C与点B高度差等于h,选项A错误,B正确;由单摆周期公式可知,小球摆动的周期T=(T1+T2)=+=,选项D错误,C正确。3.A、C、D气体压强p=p0-,当沙子的质量M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体积减小,内能增大,A、C正确;由于内能增大使气体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欧姆表指针向右偏转,D正确。4.B当分子力表现

8、为引力时,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但分子力始终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大,选项A错误;根据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可知,选项B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有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或者说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能量耗散和热传递都具有方向性,如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选项C错误;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平均分子动能增大,而不是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增加,选项D错误。5.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常量)可知,若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都不变,气体的温度T也不变,所以其内能也一定不变,选项A正确;若气

9、体的温度T不断升高,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一定增大,但其压强p不一定增大,选项B错误;该气体经过等容过程后温度升高1K与其经过等压过程后温度升高1K相比,气体内能的增加量U相等,而前者外界做功W=0,而后者WU,所以选项C错误;从微观角度,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的,即使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只要容器密闭,气体分子仍然会不停地频繁碰撞器壁,所以气体仍有压强,选项D错误。6.A油分子直径为d=,单个分子的体积为V0=()3=d3,摩尔体积V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联立各式,可得NA=,A正确。7.C两列波相向传播,它们的相遇时刻为t1=s=0.4 s时刻,选项A错误;两列波的周期均为T=0.2s,又已知波速均为v=10m/s,所以波长均为=vT=2m,因为障碍物的尺寸1m小于这两列波的波长,所以这两列波均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B错误;AB连线中点C到两个波源的距离都等于2个波长,并且两列波同时传播到C点,若从两列波传播到C点开始计时,那么左右两列波在该质点处的振动图像分别如题图甲、乙所示。显然,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始终处在平衡位置,选项C正确;t2=0.8s时刻,从振源A发出的机械波刚好传播到B点,所以此时B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振源A的起振方向相同,B处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选项D错误。8.A、C、D汽车启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