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7131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注:线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1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A欧洲B非洲C北美洲 D亚洲【解析】第1题,亚洲、拉丁美洲、欧洲是三大移民流。第2题,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答案】1.C2.D(2013枣庄高一检测)读“

2、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5题。20世纪50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3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 因南北战争引起的 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 BC D4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 BC D5现代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

3、与外界的联系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A BC D【解析】第3题,二战以后,美国人口主要是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因而与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与战后人口迁移无关。第4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向东部地区的规模比向西部地区的规模要大得多,民工流动的人数也远比20世纪5080年代中期多。第5题,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的不足,也加大了迁入地的环境压力。【答案】3.B4.C5. D(2013德州模拟)新华网2

4、011年2月12日报道据国家统计局监测结果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其中外出就业1.53亿人,本地非农就业0.89亿人。读图,完成68题。甲各省人口迁出数乙各省人口迁入数6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A新疆、山东、北京B湖南、福建、海南C上海、新疆、云南 D广东、浙江、上海7新疆成为人口净迁入省,主要是因为()A矿产资源开发B气候条件优越C经济发达D地广人稀8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解析】第6题,由两图比较可知,广东、浙江和上海是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第7题,新疆

5、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虽地广人稀,但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第8题,我国目前因大量的中西部剩余劳动力涌入东部沿海,一方面缓解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其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答案】6.D7.A8.B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箭头表示目前正在发生的人口迁移现象及其方向。据此回答910题。9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10对图中人口迁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迁

6、移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迁移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箭头可知,人口的迁出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附近。第10题,该地区的人口迁移,属于沿线的整体搬迁,所以不存在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故A、B选项错误;由图中箭头可知,该地的人口迁移是近距离就地安置,故C选项错误。【答案】9.C10.D(2013济南调研)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

7、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迁移人口中,以203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种迁移最可能是经济因素引起的。第12题,图中乙年龄段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时,常常会将自己年幼的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甲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数量也较大,即这两者之间的迁移具有相关性。【答案】11.D12.A二、综合题13电视剧闯关东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闯”意味着“犯禁”,代表着“冒险”,寓含着“开拓创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跨距看,“走西口”属于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人口迁移。(

8、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均是我国的重要农耕区,东北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4)1990年以后,出现了大量东北地区的人口迁往山东的“雁南飞”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解析】本题以电视剧闯关东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第(1)题,“走西口”没有跨越国界,属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跨越国界,属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应注意从题干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进行回答。第(3)题,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第(4)题,改革开放以来,受位置和政策等因素影

9、响,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和经济收入要高于东北地区,吸引人口南下,出现了“雁南飞”现象,应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国内国际(2)传统习惯的影响;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条件好;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不安定等。(3)有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林地面积广;气候雨热同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适宜。不利: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积温较低,秋季易发生霜冻等。(4)原因: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住房等方面的压力。14结合材料,完

10、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2)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3)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题,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由乡村到城市。第(2)题,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第(3)题,材料一表现出为接受良好教育和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而出现人口迁移趋向;材料二说明民工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受制度因素影响。【答案】(1)C(2)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3)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