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09155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 (文科)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3题。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A 20年左右 B 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3“人口机会窗

2、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4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B城市和C城市5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A城市和C城市6城市B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便利的水运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悠久的历史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79题。

3、7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8“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必须坚持()。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9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是改变()。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据此回答1012题。地点优势比较原料市场工资甲414

4、乙141丙232丁32310最适宜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11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若要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最有可能在()。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2影响甲地工业布局的最不利因素可能是()。A生产成本高 B原材料缺乏 C能源不足 D劳动力缺乏在古代,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5题。1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聚落分布与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B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聚状分布C在北方古代驿道的交点往往发育为城市D“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的地区14古代南方聚落多临水分布,不是为了()。A方便取水 B

5、利于航行C军事防御 D与外界保持便捷的联系15当前,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网络密集,不是因为()。A地形平坦开阔 B城市众多C经济发达 D人口稠密商业网点的布局越来越考虑交通条件,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布局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完成1618题。16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17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C周围的住家多

6、D外地的游客多18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 “绿色消费” “绿色能源”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920题。1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食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0.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

7、、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害的天敌等A. B. C. D.近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同时有资料显示,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面积在不断萎缩。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2122题。21.下列现象中与青藏高原上空臭氧低谷出现无关的是( )A.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升高B.藏民中白内障的发病率有所增加C.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D.山地雪线海拔升高22.科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表层正在持续“变软”,即冻土层在不断融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酸雨影响C.人类开发活动增加 D.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2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

8、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内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示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是( )A.依赖 B.讨厌 C.征服 D.友好25.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主要处于时期,下列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人地关系协调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人类逐水草而居A. B. C. D.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2627题。 26.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9、 D.圣彼得堡27.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A. B. C. D.28.以下主张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义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A. B. C. D.29.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近期

10、研制出了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回答3032题。30.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A.原料产地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31.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32.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33.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 D、气候区34、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

11、、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35、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A、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C、工业区域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36、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 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 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37. 有关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大 C.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 区域内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城镇38.某区域利用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

12、、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形成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这表明区域处于发展的( ) A. 工业化起步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综合发展阶段 D. 成长阶段39.区域发展过程中,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是( )A.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 工业化阶段C.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D. 起步阶段40.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 )A. 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B. 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C. 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D. 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二、综合题(40分)4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甲、乙两城市中,_城市更有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因为该城市_。(2)甲地的商业网点要_(填“多”或“少”)于乙地的商业网点。(3)乙地的综合运输网是由_、_、_组成的综合运输网,而甲地的运输网由_组成。(4)若甲、乙两地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的代表,那么,代表东部地区的是_。42、读“中国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