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叙述话语 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方式,主要是对叙述时间和叙述视角的处理叙述时间 两种时间: 故事时间:故事内容发展过程的时间 文本时间:作家叙述故事的时间,,时序: 内涵:文本时间顺序和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表现形式: 顺(时序)叙(述):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一致 逆时序叙述: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不一致时距 内涵:文本时间长度与故事时间长度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表现形式: 省略:文本时间为零,故事时间在文本中消逝; 概述:文本时间很短,故事时间很长,具体表现为用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囊括一个长的或者较长的故事时间;,,场景:文本时间长度等于故事时间长度,常用于描述那些由人物对话构成的事件 扩述:与概述相反,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叙述者缓慢地描述人物的动作、心理,犹如电影的慢镜头 静述:与省略相反,故事时间为零,文本时间充分展开,常用于环境描写和肖像描写省略、概述、场景、扩述、静述在叙事文中交替出现造成复杂的叙事节奏频率 内涵:频率原指单位时间内物体有规律的运动次数,这里用来指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故事时间)与事件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文本时间)的关系 表现形式(托多洛夫,《文学作品分析》),,单一性叙述:用一种话语叙述只发生过一次的事件,这是最常见的。
重复性叙述:用多种话语叙述只发生过一次的事件,使一个事件的意义得到多方面的展示如电影《英雄》从三个角度讲述同一个事件,呈现为情杀;刺秦;天下三个主题综合性叙述:用一种话语叙述事件的反复发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事件在故事中出现多次,叙述也多次(话语立场一致),如《祝福》祥林嫂述苦揭示出看客人性的冷漠;二是事件在故事中出现多次,但只叙述一次,如“他每天早上去跑步”叙述视角 内涵:叙述视角也称作叙述聚焦,即作品中对故事进行观察的角度 视角的承担者与构成: 视角的承担者(谁观察):有两类,一类是与故事无关的叙述者,故事由他观察也由他讲述,如《三国演义》;第二类是作品中的人物,如《祝福》视角的构成(如何观察) 感知性视角:信息由叙述者或人物的眼、鼻、耳等感觉器官感知如“我”眼中的孔乙己 认知性视角:信息由叙述者或人物通过推测等心理活动感知如“我”对孔乙己死亡的推测视角的基本类型: 零聚焦叙述 内涵:这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视角的承担者往往是与故事无关的叙述者,叙述者可以从所有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如《红楼梦》 优点: 擅长叙述规模庞大、线索复杂、人物众多的史诗性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子夜》。
叙述者犹如上帝一样,对人物无所不知,可以从容地把握人物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具有极大的叙述自由 缺陷:无微不至的叙述会强化读者的阅读惰性,从而损伤阅读的快感内聚焦叙述 内涵:视角的承担者往往是故事中的人物,而且只叙述人物通过感觉器官看到、听到的东西,他没有看到、听到的东西只能凭借猜测去叙述如《孔乙己》 优点: 人物既是叙述者也是角色,在阅读中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能充分敞开人物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和漫无边际的思绪意识流小说对这一点进行了充分地探索 缺点:视角必须固定在人物的视野之内,不能介绍自身的外貌,也无法深入地剖析他人的思想,对人物无法观察到的东西难以叙述,叙述不够自由外聚焦叙述 内涵:视角的承担者往往是与故事无关的叙述者,与零聚焦性叙述不一样的是,这种视角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目的、思维和情感如鲁迅的《示众》 优点: 通过人物的外部行动展示其内心世界,可以极大地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造成一种强烈的阅读快感如海明威的小说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返回,逆时性叙述的两种情况,倒叙:回头叙述先前的事情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段故事 预叙:提前将未来发生的事情叙述出来返回,倒叙的几种基本类型,填充回叙:对叙述中省略的事件进行补叙,起解释的功能,如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 对比回叙:通过回忆过去,用于对比现在,增强作品意蕴,如对闰土的回忆 重复回叙:对叙述过的事情的重叙,以再现难忘场面,如《背影》文末对“背影”的重叙返回,,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返回,,“多年之后,面对着行列队,奥雷连诺上校将会想起那久远的一天下午,他父亲带着他去见识了冰块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只见那边来了一僧一道…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做甚?”(曹雪芹,《红楼梦》),返回,描写生离死别等重大场面,黑土在身下,高粱在身上奶奶眷恋地看着破破烂烂的村庄,弯弯曲曲的河流,交叉纵横的道路;看着被灼热的枪炮划破的混沌的空间和在死与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的芸芸众生奶奶最后一次嗅着高粱酒的味道,嗅着腥甜的热血味道,奶奶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从未见过的场面;在几万发子弹的钻击下,几百个衣衫褴褛的乡亲,手舞足蹈躺在高粱地里《红高粱》),展示人物意识活动,“我机械地舀了一勺茶,里面有泡着的点心,一起送到唇边当这口带着点心屑的茶一碰到我的上颚,我便猛然一惊,注意到一种美妙的快感侵袭了我,使我对人生的沧桑感到淡漠,对人生的挫折泰然处之,将生命的短暂看作过眼云烟……” (《追忆逝水年华》 ),返回,对故事背景和人物生平的介绍,禾禾原是东沟羊肠袜洼人,爹娘死得早,上中学的时候和回回是一个班的,毕业后去参了军,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呆了五年。
《鸡窝洼人家》),概述不重要的事以过度,这两年来了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边城》),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