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1955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18(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精品课件:第五单元六国论,六国论,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 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 端上人:名端的和尚。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赏析】 诗人于孤山寺端上人房凭阑远眺:青山隐隐,绿树丛中露出几所禅院古寺。夕阳西下,农人们荷月带锄回,水面上零零星星飘荡着几块架田,宛如从棋盘上割下的方格。极目天宇,寥廓秋空中,偶尔飞过一只小鸟。秋深时分,地面上升起袅袅炊烟,也带着丝丝寒意。,古寺、架田、独鸟、寒烟构成四幅空旷幽邃的风景画,色彩古朴简淡,展现出高僧端上人日日

2、仙居之清雅空寂的生活环境,这恰恰与诗人断绝尘想、潇洒物外的恬静心境、闲逸情致相吻合。诗人留连忘返,依依不舍,决定等冬日雪花漫天时,再来观赏这与其庐舍相近的佛门圣地。此诗写景精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思考】 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六国论,基础自主学案,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基础自主学案,二、词语释义 互丧:_ 先祖父:_ _ 斩荆棘:_ 理固宜然:_ 赵尝五战于秦:_ 胜负之数:_ 或未易量:_ 并力西向:_ 积威:_ 为国者:_,相继灭亡。,先,对去世的尊长敬称。,祖父,泛指祖辈和父辈。,披荆斩棘

3、。,按道理讲本来应该这样。,赵国曾五次与秦作战。,胜败的命运。,或许未可轻易判定。,指六国合力西向抗秦。,积累起来的威势。,治理国家的人。,“暴”通“曝”,暴露。,“厌”通“餍”,满足。,“当”通“倘”,如果。,“无”通“勿”,不要。,名词,兵器、武器,名词,战争,名词,军队,形容词,旧,连词,所以,因此,副词,故意,形容词,凶暴的,凶恶残酷的,动词,暴露,动词,欺凌,损害,副词,终于,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终了,结束,动词,前者意,为“治理”;介词,后者意为“被”,动词,作为,动词,成为,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名词作动词,坚守大义,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大的,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4、,名词用作动词,礼遇,表示由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那实际情况。,祖辈和父辈。,智谋和力量。,先例,旧事。,七、特殊句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_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_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 洎牧以谗诛 _ 赵尝五战于秦 _,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八、名句默写 六国破灭,_,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_。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非兵不利,不赂者以赂者丧,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九、文学常识 1

5、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自号_,眉州眉山人,_著名散文家。宋仁宗嘉祐元年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老泉,北宋,2资料链接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苏洵的六国

6、论和_的过秦论等。,贾谊,十、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题的? 【提示】 第三段以齐、赵、燕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失误

7、所导致,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依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2第四段在全文结构和论述上起什么作用? 【提示】 第四段先指出全文的结论。“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提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看法。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言下之意是宋王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应该奋起御侮。,3第

8、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是在警告北宋当局不要对敌人用纳银输绢的办法换取和平,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写到第四段是可以结束的,可是作者又添了最后一段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在论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出来的感慨。从文章的结构来说,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好像没有也可以;从写作的目的来说,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4如何理解“呜呼!以赂秦之地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几句话的含意? 【提示】 本文二、三两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

9、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讽今,透露出这篇史论的本意。,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辽、西夏的苟安政策的。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使这篇史论具有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5六国论一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它们的关系

10、如何? 【名师点拨】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6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 【名师点拨】 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议论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如: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11、的描述,引古人“薪不尽,火不灭”之言形象说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而且文章恰当地运用“呜呼”“悲夫”等感叹词,在夹叙夹议之中,流露出深沉的感情。这就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错落有致的长短句,使文章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细剖深析 楼主 有一段史实,很受关注;有一现象,众说纷纭。关于秦灭六国的原因,有许多代表性的意见。除课文外,你知道的有哪几种? 沙发 苏辙认为“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板凳 李祯认为,当时其他六国也和秦国一样,想称霸天

12、下,只不过实力都不及秦国,于是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以致纵散约败。 三楼 王安石认为是由于六国没有像秦国一样变法革新。,写作素材积累,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苏洵的六国论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条理鲜明。全文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随堂练笔 以“个性”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100字左右。,1课内素材开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

13、事物崭新的认识”“奋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等有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 “最美姐姐”张颖 看着弟弟躺在床上几近瘫痪带来的痛苦,看着父母拼命干活却无能为力的焦虑,贵州镇宁的乡村女孩张颖毅然决定放弃学业,外出打工。13载寒来暑往,她从少女变成母亲。对于重病的弟弟,喂饭、揉腿、讲故事、擦身体、换衣物,她毫无怨言。她从没用过电脑,也不知道什么是网络,面对无数网友给她“中国最美姐姐”的美誉,她却说这只是一种人间最平凡的亲情。,适用话题 这则有关张颖的材料可用于“爱心”、“平平淡淡才是真”、“甘于平凡”等有关命题或材料作文写作中。,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雪野里

14、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舆,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

15、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哨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