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70011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政治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新课堂,知识梳理,知识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 活动。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 活动。 (2)特点:实践具有 、 、 。,客观世界,物质性,客观事物,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知识梳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 和 。,来源,动力,唯一,目的,归宿,知识梳理,知识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

2、属性是 。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客观性,知识梳理,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理论与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否则,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仍照搬照抄,真理会转化为谬误。,特定的过程,客,观,实践,知识梳理,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 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 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 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认识是 。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对象

3、,主体,基础,无限发展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考点整合,考点一 正确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考点整合,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由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实践的对象(客观)所构成的现实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人们所感知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结果是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也是可感知的。,考点整合,实践活动实

4、际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达到的水平受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可见,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与观念活动、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具有直接现实性。,考点整合,(2)实践是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即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确定的目的,并根据符合实际的认识制定计划、方案、办法等,然后才去付之于行动,给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考点整合,而动物的活动,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外界的某些变化,但它是无目的的,也不能预见其活动的

5、结果。实践的能动性还表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考点整合,(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彼此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社会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考点整合,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活动,个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主

6、体的能力和实践的手段达到的程度、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考点整合,总之,实践的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考点整合,【案例一】(2009海南)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

7、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考点整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B. C. D.,考点整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都错误地理解了实践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 【答案】B,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一】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

8、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考点整合,【解析】题干中的“思考”“有计划”便能表明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A、B、D三项与其不符。 【答案】C,考点整合,考点二 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考点整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

9、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亲身实践而获得的认识叫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认识叫间接经验。,考点整合,(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考点整合,(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本身不能自己检验自己

10、是否正确,一种认识正确与否也不能用另一种认识来检验,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这是唯一标准。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中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考点整合,(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考点整合,【案例二】(2010广东文综)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

11、。”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考点整合,【解析】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颜元认为,纸上谈兵的学问不是真学问,只有经历过实践历练出来的才是真学问、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强调实践。后一句“将学全看在读上”,则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故选B项。 【答案】B,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二】1.下面漫画从认识论角度看,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考点整合,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考点整合,【

12、解析】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把B项和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才有指导作用。 【答案】A,考点整合,2.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说明(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对象不会“自言其名” 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 B. C. D.,考点整合,【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正确表达了题干之意;说法错误,实践并不是要求人们必须亲历亲为每一件事情;说法错误,人的认识能力受主观因素影响,故选A项。 【答案】A,考点整合,考点三 在实践中追求和把握真理 1.真理的

13、含义及特点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点,考点整合,真理是客观的。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对同一对象的真理只有一个。,考点整合,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14、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不顾过程的推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考点整合,2.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一味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考点整合,(2)真理与认识、谬误的关系。 区别: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联系:认识和真理、谬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三者就其

15、形式来说都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都是客观的。,考点整合,3.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前进的、发展的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考点整合,(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16、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考点整合,【案例三】(2009浙江文综)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考点整合,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