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69892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标解读:,单元知识体系:,本单元主要讲述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历史。儒家思想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当时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到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丰富与发展,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单元知识综述:,2.汉武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吸收道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

2、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3.儒学演进至宋代之时,以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把儒学发展为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到明代之时,以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又将理学发展到了新阶段。宋明理学成为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4.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典例1】(2011广东文综T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

3、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讲精析】选C。,【命题人揭秘】本题非常灵活地考查了孟子的“仁政”思想。首先,命题形式比较灵活,选择了一段原始史料,要求学生从中分析出孟子关于实施“仁政”思想的认识。其次,选项之间的干扰性较强,A、D本身说法是正确的,但与材料意思不一致。本题命题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孟子的“仁政”思想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与材料意思最吻合的一项,即为正确答案。,【考情新动向】 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较大,

4、属于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考查的内容主要是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2.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试题形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引用原始史料,考查学生对思想类史料的解读能力和判断能力,二是设置一种情境,考查学生对相似思想的比较能力和认识能力。,3.复习备考时,一要熟练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并能够区别各家思想的主要不同。二要尽量多接触有关诸子百家思想的原始史料,并与所学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三要对相关试题多加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1.(2012山东文综T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5、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题指南】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是辨析答案的关键。,【解析】选D。具体分析如下:,2.(2011安徽文综T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 B. C. D.,【解析】选B。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儒、道、佛三家思想在建筑艺术上的表现。本题体现安徽地方特色,解题时抓住每个建筑图示的文字。图徽州牌坊群体现儒家守节、忠义等伦理思想;图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体现儒家思想;图安庆迎江寺是寺庙,体现佛家思想;图涡阳老子

6、庙体现道家思想。由此判断B正确。,3.(2010山东文综T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选B。解答本题需要准确的理解材料的意思,即:“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这就是墨家的全爱即无等差的爱的思想,既有国与国、家与家间的兼爱,也有人与人的兼爱。故B项符合题意。儒家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故A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C项“礼治”仍是有等级差别的。D项“非攻”则主要表现

7、在国与国之间,只体现出材料的部分意图,故可排除。,4.(2010浙江文综T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选A。B、D两项是儒家代表荀子的思想,可以排除。A项是庄子的思想,主张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干扰天道。C项是老子的思想,大意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故最符合题意的为A项。,5.(2010海南单科T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

8、,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信息为“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即反对战争。这符合墨家宣扬“非攻”,即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灾难的思想观点,故正确选项为C项。而儒家提倡“仁”、 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故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6.(2009海南单科T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解析】选B。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法家思想中没有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9、故可排除A项。法家鼓吹君主集权,用严刑竣法镇压人民的反抗,由此可排除C、D两项。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7.(2012北京文综T37)(节选)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简述道家和儒

10、家产生的时代背景。,【解题指南】注意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第(1)题从道家与儒家思想出发,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答案:(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典例2】(2010天津文综T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

11、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精讲精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在汉代的发展。材料的意思是:公孙弘因为儒学经典研究得比较透彻,所以从一个布衣百姓而成为三公之一,被封为侯,天下的读书人纷纷效仿他研习儒学经典。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的“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材料反映出汉代时儒学已成为天下第一显学,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未反映材料的主旨,故均可排除。,【阅卷人点评】通过阅卷后的数据分析,本题主要错选A项或B项,其主要原因是: (1)没有读懂材料,或者只读懂了材料的字面意思

12、而没有理解材料的核心意图。如仅凭第一句“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而误认为材料的主旨是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或者仅凭“白衣为天子三公”就误认为平民将相大量涌现。由此可见,真正读懂材料是解决材料型选择题的关键所在。,(2)不能准确掌握汉代儒学地位提高这一重要史实。汉代,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钻研儒家经典成为参政的重要途径,故“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本质上反映了儒学地位的提高。材料型选择题往往需要链接教材知识,但如果教材知识掌握不扎实,就不能对解题提供有益的帮助。,【考情新动向】 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来看:本考点命题几率相对较低,考查角度主要表现为董仲舒对儒学的新

13、发展以及儒学在西汉正统地位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本考点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董仲舒提出的新主张以及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从能力上来看,一是考查对汉代儒学发展原因的理解能力,二是考查对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分析能力。 3.复习备考时,一要准确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及其目的,二要准确理解儒学发展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三要注意区别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1.(2010北京文综T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选D。 结合

14、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法家代表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荀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题干要求。,2.(2009海南单科T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解析】选A。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3.(2012天津文综T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

15、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 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

16、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解题指南】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第(2)题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题从材料可看出唐代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因而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第(4)题从前三题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