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5612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教案1(济南版七年级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出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重点)说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吸收水分,并使植物降温。说出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课前准备:制作课件;探究活动的实验仪器;搜集蒸腾作用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多媒体出示复习问题:1.植物的主要组织包括哪些?2.植物体中的输导组织有什么作用?3.绿色植物的哪些类群已经分化出了输导组织?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课件出示图片:看到这幅图片

2、,你想到了哪句俗语?继续追问: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呢?大树为人们撑起了遮阳伞,自身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看到图片,感到很有意思。大树底下好乘凉学生猜测:因为有蒸腾作用利用图片抓住学生的眼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直接导入新课,使学生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标展示2分钟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并将目标板书于黑板左上角,引导学生明确。同时板书课题。读标,明确学习任务将目标进行板书可以时刻引导学生学习。引导探究层层推进(一)植物的蒸腾现象8分钟过渡: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活动来认识植物的蒸腾现象。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8页的“探究活动”2分钟,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该探究活动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3.为什么要对两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4.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过渡:一周前我们就进行了这个实验,下面我们让张琪同学向我们介绍她们小组的实验。让我们来共同分析刚才的实验: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练习:1.甲乙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你认为哪个装置更合理?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析下面四个装置: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出来的是_装置。C、D两个装置中,塑料

4、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装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认真阅读课本中的活动内容,在课本上标注答案并作答,有不完整的由其他同学补充和完善。明确本活动要设计对照实验,变量为叶片的面积。一周前准备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一周的时间足以观察到液面下降的高度的不同,再进一步用量筒量取两锥形瓶内剩余水的量。并以此得出结论:叶片面积越大,植物散失水分越多。经过小组内讨论,知道了应该将袋口紧扎在茎的基部,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现象。独立、安静地在练习本上写出答案,并向全班同学展示,与他们进行交

5、流。根据生活经验以及观察,做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养成科学的认识态度。通过第一个练习题让学生了解该实验的设计方案不止课本上的一种,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生通过对第二道习题进行思考,进一步学会分析对照实验,并能巩固以上所学知识,争取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点,并将知识转换为能力。引导探究层层推进(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5分钟过渡: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了解了植物的蒸腾现象,那么蒸腾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这个表格是某一植物在一天中某些时刻的失水量,请分析回答:

6、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和光照影响。追问:根据课本51页第一段末尾的内容,除了这两个因素,蒸腾作用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以致用:夏季移栽植物时,植物常会出现萎蔫甚至死亡现象,主要原因是蒸腾作用大于根的吸水能力。根据这个原理想一想,移栽植物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成活率?学生由表格中的时间,联想到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变化,从而归纳总结。在阅读课本内容之后总结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争取在今后的生活中正确运用。关于影响蒸腾作用

7、的因素,学生不易理解。但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还解决了课后题,一举两得。学生将分析、阅读、讨论相结合,了解相关的知识后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0分钟过渡:蒸腾作用中,被散失到体外的水分在植物体内经历了怎样的路径呢?根据图示,你能总结出蒸腾作用的过程吗?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中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中过渡: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一生中需吸收约200千克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量共约2千克,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其余的水分跑到哪里去了?这是不是对水分的浪费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1页最

8、后一段,找到:蒸腾作用的意义有哪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共同归纳总结:1.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2.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3.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讨论交流: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及蒸腾作用示意图,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基础上,讨论交流如下问题: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 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叶不会被灼伤?认真分析图片内容,了解水分是如何从土壤中吸收并最后被散失的。归纳总结并识记由此可见,植物吸收进入体内的水分,只有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根据

9、自己所学,与同学交流,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图片,让学生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走过的路径,形成直观感受,而不是抽象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活有关的生物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课堂小结3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蒸腾作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10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助学35页第2题、助学37页15题、助学38页第8题B类:助学35页第2题、助学37页15题、助学38页第8题C类:助学35页第2题、助学37页15题、助学38页第8题课下作业:A类:教材52页3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39页“周末自测”B类:教材52页3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39页“周末自测”第8题;C类:教材52页3题。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板书设计: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