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50194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上元节”。我国各地的上元节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在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其节日气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 一、有关正月十四元宵节的传说。 传统元宵节为正月十五,但在台州,却以十四为节,尤其在千年府地临海城区最为典型,历史也最悠久,俗称“台州府十四夜灯会”。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十四日元宵来历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不外乎“孝子说”、“ 战事说” 、“筑城说”。“

2、孝子说” 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在北固山建天坛,以今台州城隍庙为金殿,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方国珍的母亲信佛,每月朔、望两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吃斋之日。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便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此后,在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战事说”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有一年正月十四,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往内地。时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每间房屋,到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

3、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筑城说” 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与糟羹的来历有密切的关系:“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民间传说则较为详细。当年大将军尉迟恭(一说台州刺史尉迟缭)奉命修筑江南长城,筑好长城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纷纷拿来家中的米饭、芋艿、粉丝、芥菜等食物前往军营犒劳将士,可由于天气冷,刚到军中时便已凉了,大家过意不去,为了能让每个士兵都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东西倒在了一起,烧成了“大锅羹”, 后来演变成糟羹。这一夜,百姓们通宵点灯庆贺,从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长夜灯的习俗 。二、正月十四元宵节来历的思考。 无论是“孝子说”,还

4、是“ 战事说” 、“筑城说”,笔者认为,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的依据。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二年或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并普及的。而一种民俗一旦形成,更不是某一个皇帝或某一个有影响的人一句命令就能消失或改变的。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它是社会集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规范。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同时,民俗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春节,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但一直到汉代才逐渐

5、定型。元宵节亦然,上元节(即元宵节)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名,是经过长期演变,至汉武帝期间才形成。因此,由于修筑长城或因抗敌的“筑城说”、“战事说”而把节日提前一天,很难成立。 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改变。如我国的缠足习俗,清初,清朝统治阶级就颁布诏令“禁止缠足”,但直至清末,此风仍在盛行;又如,“元旦”这个节日,原为正月初一,中华民国改元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今已近百年,但在民间,许多百姓仍然没有接受“元旦”这个节日。因此说,元宵节由方国珍一声令下,而改为正月十四,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再者

6、,台州府志记载:吴越国钱镠时,就有“俗以十四为重”的记载。可见,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的习俗在五代间便已存在。 “传统节日的形成有其自身规律,无法与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发生联系。”(顾希佳风俗十讲)也就是说,节日风俗的传说往往是后人对节日风俗起源的一种解释和附会。在实际形成过程中,是先有节日风俗,然后才有传说,这也是我们对同一节日风俗有不同传说的解释。那么,台州元宵节为什么要定于正月十四呢?笔者认为还得从元宵节本身形成的时间以及当时台州的社会习俗和饮食习俗来讨论。 传统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即正月十五),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

7、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也就是说,民国以前的“上元节”时间不等,大致以汉代的正月十五为重心,但在台州,据台州府志记载:“钱镠时添为五日,俗以十四为重,室内皆燃灯,妇女行百步以去病。”从中可以看出,“上元节”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七结束,十四为“元宵节”的习俗已有雏形。我们可以认为,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形成应该在唐宋年间。联系到当时社会习俗,笔者认为,当时台州佛教的兴盛对正月十四形成元宵节的影响至关重要。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台州

8、,南北朝时由于北朝灭佛,大批北僧南移,台州佛教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宋时期,是台州佛教的鼎盛时期。五代时,周世宗下诏灭佛,全国废寺3336所,幸台州为吴越辖地,未罹此难,而吴越王钱氏数代均崇佛教。吴越国在位最久的忠懿王钱俶曾为台州刺史,一生崇佛,曾拜天台高僧德韶大师为师,受其影响,台州佛教发展尤为发达。至宋,据嘉定赤城志载:“台之为州,广不五百里,而为僧庐者四百有奇。”可见宋时台州佛教的流传甚盛,民间流传颇广。随着台州民间信佛者越来越多,佛教的一些习俗逐渐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饮食习惯对当地老百姓的饮食颇有影响。 僧尼所吃之饭,也叫“斋饭”,即素食,这一习俗,自南北朝梁武帝始,经唐至宋已成

9、了佛家的戒律。信佛的在家“居士”虽允许不用全年吃“斋饭”,但一些特定的日子如佛教节日,他们就自觉遵行佛规,这其中,包括每月的“初一、十五吃斋饭”。而元宵期间,饮食颇多,很有讲究,对于信佛的“居士”来说,十五的饮食,难以接受,于是“俗以十四为重”逐渐演变“俗为正月十四”。 再者,我们都知道,过五天的节日,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精力上,都是很大的浪费,特别是在战乱或工作节奏快时,化五天节日为一天过的想法应该是老百姓的上上之选,而这五天之内,要选择在哪一天,无非是当时传播已广的“十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台州正月十四过元宵的习俗应该开端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宋初。三、正月十四吃糟羹。 台州糟羹的来历,除

10、以上提到的“筑城说”以外,还有许多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是解粮官巧做糟羹的故事。 明朝嘉靖某年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继光带兵进驻台州。解粮官禀报,说军粮第二天才能到,而粮库里的粮食连当晚也不够吃,明天早饭更没有着落,能不能向城里百姓借粮? 戚继光不同意,说不能给当地百姓增加负担。解粮官思前想后,想出一个办法。他带领士兵把剩下的粮食磨成粉,兑水熬成糊状,再加入各种时令蔬菜、肉类、豆制品和调味品,制成味道不错的糟羹。当晚和第二天早上,全部将士都吃这种糟羹。 消息传出,当地百姓非常感动,后来每到正月十四,百姓们都会想起这件事,家家户户做糟羹吃,这种食俗直到现在都保留着。这就是关于台州糟羹来历流传比较广泛

11、的一种传说。 糟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也很独特。据清台州外书载:元宵时,“以肉、菜和粉,杂荠、笋为羹,以多为贵,谓之吃糟羹。”常以芥菜、肉丝、猪耳朵、猪尾巴、豆面、冬笋、香菇、木耳、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在锅里烧熟,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 随着台州府城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台州糟羹的配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添加贝壳类海鲜肉丁,味道特别鲜美,清代就盛传“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gl)的民谣。旧时,农村还有“讨糟羹”的习俗,这一晚,小孩子在家吃过自家的糟羹(有的甚至不吃),便三五成群

12、,结队去别人家去讨糟羹吃,有的还带有自家碗筷,所到人家,都会给你一碗满满的糟羹,讨者以多吃家数为荣,而家里则以送人多为荣。 正月十四夜晚餐吃的糟羹,又叫咸羹,而至闹元宵结束临睡前,大家又要吃甜羹。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可吃,色、香、味俱佳。这又是台州元宵的一大特色。 台州民间节日在时间上具独特性的有三个:元宵节、七月半和中秋节,俗定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而我们台州过此三节的时间分别为正月十四、七月十四(或十三)和八月十六。而这三个节日的共同点就是,节日时间在一月之中。我在综合我国民间节日时发现,这三个节日是主要的月中之节(

13、下元节为十月十五,惜民间不兴),而在我们台州,此三节的共同点则在于,他们不在当日过节,时间都提或退后。 不知为什么,台州人习惯在立夏这天吃锡饼,这一天也叫做“疰夏”(也有写作醉夏的,周作人先生则写作“蛀夏”),有俗谚曰:“疰夏呒麦饼,白落(碌)做世人。”意谓立夏这天没有麦饼吃,做人也白做了,可见锡饼台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叶泽诚先生收集的临海节俗竹枝词有一首疰夏(立夏节)这样写道:“食饼筒筒像卷(此处一字为上“竹”下“品”),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其次是端午节时吃麦饼,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端午这天各家各户很少吃粽子的,反而以吃锡饼居多,虽然谚语有“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一句,吃粽似乎是春节时更多些。有关台州端午吃麦饼的题咏,我所见到的有近代温岭名医赵立民先生的好事近一词曾提及:“端节又来临,喜气弥漫墟落。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下阕略) 如今人们多用液化气了,“炉灶香腾麦饼,冒炊烟椽角”的景象恐怕是难以看到了。住在城里的不少人也很少亲手做麦饼了。清道光进士黄壶舟先生,曾担任宗文书院的首任山长,在他的诗集听松小隐诗钞中也写到麦饼:“春秋佳日固潇洒,暑中小住宁非佳。邻翁小馈饼卷麦,家人驰送盘登鲑这里写的不一定是端午,但从诗中可看出那时也习惯在暑天吃麦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