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147135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高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陋( ) 铭( ) 馨( ) 牍( ) 鸿( )儒( ) 淤( ) 涟( ) 蔓( ) 苔( )蜀( ) 逸( ) 噫(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3)惟吾德馨( ) (4)苔痕上阶绿( )(5)可以调素琴( ) (6)出淤泥而不染( )(7)香远益清( ) (8)宜乎众矣( )4.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1)无案牍之劳形A.无/案牍之劳形B.无案牍/之劳形C.无案牍之/劳形D.无案牍/之/劳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A.应当 B.适宜 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A.新鲜B.少 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A.否则B.却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B.代词,它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A.美丽而不庄重B.妖气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A.赞成B.同意C.和一样(8)亭亭净植A.植物B.栽种C.树立6.指出下列各句加点

3、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2)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3)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4)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5)宜乎众矣 古义: 今义: 8.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孔子云:何陋之有?(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9.填空。(

4、1) 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我们学过唐代 (人名)的 (书名),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 、 、 、 、 、 、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也可以 ,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选自 。(3)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爱莲说用“莲”自况,婉曲批判了当时 、 的世风。10.把握两篇短文的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题。(1)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文大意?(2)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5、情趣和节操?(3)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4)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1.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12.解释下列词语(1)斯: (2)馨: (3)案牍: (4)劳形:13.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孔子

6、云:何陋之有?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4.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15.指出龙、仙比喻什么?16.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他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节操和 的情趣。(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给下列字注音:蕃( ) 濯( ) 亵(

7、) 鲜( )18.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9.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A.省略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20.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可爱者甚蕃(多)濯清涟而不妖(洗涤)亭亭净植(种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A.B.C.D.21.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22.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牡丹”比

8、喻 “莲花”比喻 看法: 2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 。24.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5.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三)汉匡衡(人名)好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及(烛光透不过来)。衡因洞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有文氏者,家富多书,衡乃助其劳作而不求

9、偿。主人怪而问之,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其言,与之书,终成大学(大学问家)。26.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好学( )(2)洞壁( )(3)求偿( )(4)邑有文氏者( )2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文。(1)愿得主人书遍读之。(2)主人感其言,与之书。28.给以上文段加一个小标题。题目: 29.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后谈谈你的想法。(写一段话,字数不超200字)三、写作30.题目:爱 说提示:按照爱莲说一文的结构,仿写一篇爱说,“”可以补写为“花、草、树、木、鱼、虫”等等,字数3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1. 3.(1)出名 (2)灵异、灵性 (3)德行 (4)台阶 (5)调弄 (6)沾染

10、(7)更加 (8)应当4.(1)A (2)D5.(1)A (2)B (3)C (4)C (5)B (6)A (7)C (8)C6.(1)名词用作动词 出名(2)形容词用作动词 成为灵异的水(3)形容词用作动词 使乱(4)动词作使动用法 使劳累(5)蔓、枝:名词用作动词 蔓枝缠绕(6)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远播清:形容词用作动词 显得清幽7.(1)身 样子 (2)美好 芳香 (3)大、渊博 今常指鸿雁、书信 (4)泛指管弦乐器 今指丝绸、竹子 (5)当、当然 今为合适、应当8.(1)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2)这是简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

11、的人。(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5)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6)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7)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8)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9.(1)铭 刘禹锡 陋室铭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2)说明议论 用来抒发感情 宋朝 周敦颐 周元公集(3)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趋炎附势 追求富贵10.(1)“惟吾德馨”提挈全文大意(2)表达居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3)这段话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意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4)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在于表达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从中看出作者在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中,并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在污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二、(一)11.苔痕南阳12.(1)这(2)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官府的公文(4)使身体劳累13.A1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15.龙、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16.陋室铭 刘禹锡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二)17. 18.(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9.B 20.C21.(1)花之君子者也(2)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