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5016135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豆丁紫琪整理发布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报告陈彦、邓睿华东师范大学 200062一、 研究的背景、目标与过程1 研究的缘起每年九月,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有447 参见WWW.CHINAML.CN/SITE/XWPDXW/2005-02/28/COTENT-147357.HTM多万。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于2002年升入华东师范大学,带着高中时代的一切影响,带着我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认识。而扑面而来的大学生活,尽管曾给我们以新鲜和丰富,也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困惑、挫折乃至失望。在这一生活过程中,我们开始察觉:并不仅仅是我们一两个同学如此,我们班级、学员乃至学校其他学院的同学,都有这

2、样的感受。面对这种现状,大一期末(2003年5月6月),我们曾经设计了一个题为“大学的使命教育管理学院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我们学院大一学生存在的问题。接着我们开始查阅有关研究资料,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通过一学期的资料收集、访谈、反思,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它呈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 学生方面:大多数人感受到了问题的存在,而缺少思考和研究,更缺乏有效的改进措施。2) 高中方面:极度缺乏“高中与大学衔接”的意识。而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使得他们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3) 高校方面:仍旧缺乏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缺少研究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改革

3、。很多此类工作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很少会主动地发现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困难与矛盾,这是我们继续改善的状况。4) 研究者方面:在前期的资料收集中我们发现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大部分尚处于现象地描述水平,并且均将目光放在大学层面,很少从高中和大学两个层面联系的看待这一动态的接轨过程。我们重新设计了这个调查,从高中和大学两个层面着手,旨在系统全面地描述学生从高三到大一的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发现高中教育及大学教育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这里我们开始了正式的研究(2004年3月)。随着研究的推进,我们越来越发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我们看来,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发展来说,对于高

4、校改革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学生对大学的适应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给他在大学中的表现及收获。2 研究的基础我们浏览了国内大量的教育网站和有关书刊杂志,没有找到过类似的研究,只有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建议。更多的也仅仅是提出了大学生存在着对大学生活适应的问题。与此相关的主题主要有四类:一是关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但是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在各大学都已开展,但是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对“新生”的“教育”。大一一年里我们也很少得到关于专业发展的信息;二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活环境的转换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应;学习方式

5、转换产生的问题;人际交往的问题;中心地位丧失所导致的自卑感的产生。但是这些文章大多尚处于现象的描述水平,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三是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这也从另一方面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关于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的问题,由于高考的存在,高中教育渐渐异化为考试培训机构,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对于教育的其他目标,如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等方面,学校却很少关注。高中的这种教育方式为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埋下了隐患。关于国外的资料,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能够找到的资料并不时非常多。在仅有的资料中,我

6、们阅读了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经验、中学:关于美国中等教育的报告、日本教育的现状美国对日本教育的研究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细读美国大学、大学的使命等报告和书籍,以及一份原版的斯坦福大学做的类似主题的研究报告Betraying the College Dream. 通过阅读我们看到了对于这一问题的新的视角,了解了国外在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我们发现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不仅是我国,在国外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由于国情、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报告提出的建议并不能完全运用于我国,这也促使我们开始自己思考这一问题,尝试着做独立的研究。3 我们对研究目的和价值的认识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我们希

7、望通过问卷、访谈、作文以及亲身感受对高三学生以及大一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比较,明确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转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高中、高校三个角度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意见。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高校、高中的改革提供参考,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更深更广的研究积累经验。在此意义上,本研究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双重意义。4 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的资料以及对自身的反思,了解“高中、大学教育现状”、“高中生、大学生心理特征”等问题,形成对问题的初步看法。(2)调查研究方法:我们分为问卷和访谈两个部分。我们先通过一定数量的

8、访谈了解大一新生在大学的生活状态,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前的状态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针对高中、大学的两份问卷。我们对上海市高中、大学按照综合实力排名分为好、中、弱三等,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发放问卷。(3)比较研究法:我们对部分高三学生进行追踪,形成个案,比较分析其高中和大学的状态。同时对问卷显现出的高中与大学、大学与大学间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研究。(4)文献研究法:对我心目中的大学进行文本分析,并用定量的方法分析问卷开放题。5 研究过程时间:研究过程2004年3月30日申请学校本科生科研经费。2004年3月至4月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课题资料收集,形成课题背景资料。2004年4月至5月

9、进行了第一批的访谈,共30人次。大学部分:对我校(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学前系、英语系和化学系12名同学访谈。高中部分:对建平中学、洋泾中学、曹杨二中、甘泉外国语中学18名同学访谈。2004年5月底结合访谈,设计第一张高中问卷。到洋泾中学、曹杨二中、甘泉外国语中学、真如中学发放,共计594份,回收546份,有效问卷530份。邀请甘泉中学高三一个班级学生写作我心目中的大学。2004年6月设计第二张大学问卷,到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杉达大学四所大学发放,共计350份,回收296份,有效问卷271份。2004年7月至8月对高中和大学部分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2004年9月对上一阶段资料

10、和结果进行总结,完成课题中期报告,形成初步研究结果撰写成文。并以此参加华东师大2004年暑期社会实践,获得“优秀项目奖”。2004年10月至11月成功申请大学科研培养金。进行第二批的访谈。高中部分:对04年9月升入高三的学生进行访谈;大学部分:对04年9月升入大学的学生进行访谈;跟踪部分:对第一次访谈的高中生进行跟踪访谈。邀请连云港新海中学和甘泉中学各一个高三班级的学生完成我心目中的大学的写作。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设计第三张大学问卷,到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立达学院发放。共计400份,回收384份。输入问卷,继续作访谈。对我心目中的大学进行作品分析。2005年2月至3月到海事大学

11、发放问卷,加上1月发放的共计550份,共回收514份,有效问卷469份。对问卷进行分析。汇总整理所有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二、研究结果:对“从高三到大一转轨过程中学生发展问题”的初步认识(一)整体生活状态1高中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高三学生普遍感受到生活紧张,有升学的压力。对于这样一种生活状态,高三的学生有三种主要的态度:47% 参见第 页附录部分高中部分问卷及统计结果,下文中出现高中部分问卷的统计数据都可参见附录部分的高中部分问卷及统计结果。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已经习惯,称不上好坏、喜欢与否”;17.5%的学生认为“很糟糕,希望早日摆脱这种生活,十分向往大学的生活”;11.5%的学生认为“非常

12、快乐,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很留恋”。(高中问卷第1题)无论是哪一种态度,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都是有相当高的期待。我们通过调查,有以下几方面的发现:发现一:期待的程度从高中问卷的第2题,我们可以看到,有91.3%的同学对今后的大学生活的态度是“期待”,其中有61.1%的同学是“非常期待”,30.2%的同学选择“期待但也有担心”。发现二:期待的生活状态对于高中同学想象中的大学生活的整体感觉,我们可以从高中问卷的第3题中得到信息:认为“自主、自理”的同学最多,接下来依次是:“丰富多彩”,“宽松、自由、轻松”,“压力、紧张、繁忙”和“简单、乏味”。发现三:期待发展的能力经过我们对高中问卷第15题

13、的处理,我们得知高中学生最看重在大学里发展以下三方面的能力:(1)社会实践(如兼职等);(2)专业学习;(3)结交朋友。接下来依次是:(4)拓宽知识面;(5)自己的兴趣爱好;(6)社会工作(指班级、学生会等工作)。2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总体呈现出不满意的状态从大学问卷的第2题 参见第 页附录部分大学部分问卷及统计结果,下文中出现大学部分问卷的统计数据都可参见附录部分的大学部分问卷及统计结果。结果来看,大学生对实际感受到的大学生活满意度不高:77.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比想象中的差”。与高中问卷相比,我们有以下两个发现:发现一:自主自理带来明显的挑战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整体感觉,大学问卷第1

14、题的结果显示出:认为“自主、自理”的同学仍然占多数,这和高中问卷的结果保持一致,但是接下来的顺序发生了较大变动。选择数量第二多的选项变成了“简单、乏味”,而“丰富多彩”则降到了第五位。也就是说,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后的确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自由,体验到了生活的自理,但是这种“自由、自理”的生活并不是“丰富多彩”而是与之相反的“简单、乏味”。发现二:实际感受到的发展与高中时的期待目标发生明显差异关于学生期待在大学中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的问题,大学生的回答与高中生基本保持一致(大学问卷第6、7题),依次是:社会实践;专业学习;拓宽知识面;结交朋友;社会工作;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当我们问到“实际在大学中发展了

15、哪些方面的能力”时,答案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学生最期待的“社会工作”降到了第六位,而“结交朋友”则是他们在大学中最大的收获。(二)学习方面从问卷的开放题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和失望比较突出。在学习方面感到有困难的比例占到了42.2%,失望的则有28.6%。1 参见第 页附录开部分的开放题统计分析表格。1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不高,大多数持无所谓的态度这部分显示出来的问题最多也最丰富。从对高中生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学生将“专业学习”看作能力发展中第二重要的内容(高中问卷第15题),这表明学生是比较看重专业的。但是从大学问卷的第5(a)题对学生对所在的专业的态度的调查中我们得知真正喜欢

16、自己专业的人并不多:32.3%的同学对专业持无所谓的态度;28.9%的同学不喜欢自己所在的专业。从开放题的回答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专业”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在所有选择学习方面困难、失望的记录中,关于“专业的出现频率是第二高的。而同学们对专业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对专业的不了解、对专业前景的担忧以及对专业地位的不满。发现一:问题之一是部分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仍然对专业不了解很多学生在开放题的回答中写道:“我无法将我的专业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不知道我的专业将来是干什么的”、“我的专业明明是文科的名字,进来后却发现是理科”、“我对专业所学的东西和我想得不一样”从大学问卷的第8(a)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