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493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地理环境特征一、选择题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图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13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 D洋流解析:图示区域位于45N,位于西风带,距海(180km)较近,西侧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植被较好,东侧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为高原荒漠,所以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2该区域位于(D)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解析:该地位于西风带,西侧植被较好,东侧为高原荒漠,说

2、明距西侧海洋近,因此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C)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解析:45N纬度较高,且位于山区,海拔较高,为针阔混交林。(2014新课标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46题。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

3、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4.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A)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A BC D解析: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对。植株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对。5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

4、争的是(D)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解析: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题目此消彼长的设问。6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D)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被相加呈减少趋势,草本植被呈增加趋势。(2014全国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78题。7K岛天然植被类

5、型属于(A)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气候类型、自然段的分布,根据图中的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图中经线为106E,纬度位于6S7S,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的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8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C)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题目中不能体现海拔高度,A选项错误;种源丰富和光照充足题目中也不能反映。根据题目叙述K岛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带来大量肥沃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所以K岛植被恢复迅速

6、的独特条件是火山灰深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910题。9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AH、R BQ、RCQ、H DH、K解析:R的取值范围是160180,Q是180200。K有两种可能: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60,则K取小于160的数值,即140160;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K取大于180的数值,即180200之间。H有两种可能: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H取小于180的数值,即160180之间;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200,则H取大于200的数值,即2

7、00220之间。所以,可能相等的两地是H和R、K和Q,再结合答案,本题只能选A。10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B)AQ、R之间 BN、M之间CS、R之间 DS、K之间解析:一般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年均温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N到M符合此规律。答案选B。(2015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1题。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11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C)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解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图示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等向南北两侧

8、递变,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而水系、地形和矿产都不是沿一定方向递变。故选C。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

9、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两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13(2014上海卷)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0、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