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1414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综合模拟试卷(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画像对世俗生活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所记述的那些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以至于它对当时人们生活娱乐、工业制作、出仕做官、拜谒觐见和狩猎战斗等内容的记述可以作为严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资料而进入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史研究,并起到文字资料所不可替代的形象作用。显然,汉代人在创作这些图像资料时并未将之作为幻想材料加以处理,而是采取了“彻底的写实主义”态度。正是这些逼真、准确、精细的世俗生活内容的渗透建

2、构了汉画像的精神世界,后者又反过来加强了人们对世俗生活乐趣的认同和建构。“人间生活的乐趣”是汉画像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主题,而且这一主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一直在影响着华夏民族对自我生活和生命存在的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墓葬中。如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石生动、翔实而全面地记录了一对墓主人夫妇进食时的热闹繁忙景象。作为整个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幅画像所记录的正是当时士人阶层的自我世俗生活场景,它几乎构成了汉画像表现内容的基本主题之一。由此,这块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亦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墓葬的设计者似乎要将自己现世的生活完全带入死后世界;换言之,在他的思想观念中,死后的世界实际上是现世世俗生活的延续。于是,

3、汉代人墓葬里的图像世界就具有了延续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日常生活由此被无限延展而获得永恒性。通过对各种文献和资料的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有汉一代,人们一直在倾其所有、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这构成了汉代艺术尤其是汉画像艺术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山东沂南出土的这块汉画像石仅展现了汉代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更多的同类图像资料证明,他们不仅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图像的方式保存下来,而且还将生活中所能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物品均以模型或实物的方式一同埋入墓葬。显然,这种方式在两汉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习俗。除了对日常世俗生活的极端迷恋外,没有任何原因

4、能解释汉代人这种几乎是用尽一切心思来制造死者日常生活用具的行为。在汉代人看来,自我日常世俗生活中曾经存在的事与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甚至就是一种神圣的记忆和召唤。林巳奈夫将汉代人的这种做法归结为生者担心死者的鬼魂因在黄泉世界中生活不好而来到世间作祟,“设计这样的措施是为了阻止魂魄在身体一旦被埋葬之后便离开其中”,“所有想方设法要死者的灵魂能够心满意足地住在坟墓中”。即使类似的观点有同一时期的图像榜题和文字记载作为证据,而且这种心理至今在中国各民族的习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留存,但这不足以完整解释汉代人的上述行为。因为坟墓的建造者不仅是墓主本人(此前或当时的礼仪还规定皇帝即位一年后即要开始建造自己

5、的陵墓),而且大多数是死者的亲友或子孙,他们有朝一日同样要走进坟墓,能给他们死后生活带来安定感、安全感的同样是他们世俗生活中的各种所有和价值观念。而且,对于死者来说,贸然进入生者的领域就像生者无意间进入死者的领域一样,并不是充满乐趣的事情,而更多地是受到伤害。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的表征,是以往在祭祀等仪式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器具逐渐被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所取代。器具用途的变迁反映出人们关注问题的变迁,日常生活因素参与建构了人们的仪式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世俗化。在这种经济形态基础上所形成的这样一个自给自足而相对封闭的世俗生活和情感世界是其他生活乐趣所不能取代的。(节选自王怀义汉画像中的日常生活的美)1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因为汉画像记述的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所以它可以作为严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资料而进入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史研究。B世俗生活内容的渗透建构了汉画像的精神世界,而汉画像又反过来加强了人们对世俗生活乐趣的认同和建构。C“人间生活的乐趣”是汉画像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主题,它一直在影响着华夏民族对自我生活和生命存在的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墓葬中。D通过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可知,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构成了汉代艺术尤其是汉画像艺术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解析:张冠李戴,原文第三段最后两句,“通过对各种文献和资料的考查”,所以“通过山东沂南出土

7、的汉画像可知”错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A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记录的是当时士人阶层的自我世俗生活场景,此类场景构成了汉画像表现内容的基本主题。B因为墓葬的设计者认为死后的世界是现世世俗生活的延续,所以汉代人墓葬里的图像世界就具有了延续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作用。C在整个汉代,人们为了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利用了很多种的手段和途径。D除了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图像的方式保存下来外,汉代人还将生活中所能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物品均以模型或实物的方式一同埋入墓葬。解析: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第二句是“它几乎构成了汉画像表现内容的基本主题之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

8、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汉代人几乎是用尽一切心思来制造死者的日常生活用具,是因为他们对日常世俗生活的极端迷恋。B在汉代人看来,自我日常世俗生活中曾经存在的事与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甚至就是一种神圣的记忆和召唤。C林巳奈夫将汉代人的这种做法归结为生者担心死者的鬼魂因在黄泉世界中生活不好而来到世间作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D直到汉代,日常生活用具才出现在祭祀等仪式活动中,且逐渐取代以往占有重要地位的器具,这反映出人们关注问题的变迁。解析: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六段推断不出“直到汉代,日常生活用具才出现在祭祀等仪式活动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9、。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学进士业。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夔,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丁母忧,起复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从伐宋。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载书数千卷而还。太行贼陷潞州,杀其守姚璠,官军讨平之,命璋权知州事。璋至,招复逋逃,赈养困饿,收其横尸葬之。未几,民颇安辑。初,贼党据城,潞之军卒当缘坐者七百人,帅府牒璋尽诛之,璋不从。帅府闻之,大怒,召璋呵责,且欲杀璋,左右震恐,璋颜色不动,从容对曰:“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

10、死何憾”少顷,怒解。因召潞军曰:“吾始命戮汝,今汝使君活尔矣。”皆感泣而去。朝廷闻而嘉之,拜左谏议大夫,知潞州事。百姓为之立祠。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时介休人张觉聚党亡命山谷,钞掠邑县,招之不肯降,曰:“前尝有降者,皆杀之。今以好言诱我,是欲杀我耳。独得侍郎沈公一言,我乃无疑。”于是,命璋往招之,觉即日降。转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迁利涉军节度使,为东京路都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天德元年,以病致仕。卒,年六十。子宜中,天德三年,赐杨建中榜及第。(节选自金史沈璋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

11、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B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C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D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解析:抓住关键词“也”“盖”“故”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

12、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解析: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沈璋为人谦恭,不贪钱财。迪古乃的军队到达上谷,选举守将,他坚持推举李师夔;后随征伐宋,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夺钱财,他却分文不取。B沈璋为政有方,敢于担当。他主潞州事,召回逃亡的人,采取措施,安定了

13、百姓;后因未服从帅府命令,帅府欲杀他,他却从容地说这是我的职责。C沈璋深得众望,得到朝廷认可。他挽救了士兵,士兵感动,朝廷嘉奖他;担任左谏议大夫时,张觉不肯受降朝廷,他前往招降,张觉当天就投降了。D沈璋功业有成,以病致仕。他后来转任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升任利涉军节度使等职;因病辞官,去世,儿子封赐进士。解析:招抚张觉是“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之后的事,而不是担任左谏议大夫时。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载书数千卷而还。_(2)璋至,招复逋逃,赈养困饿,收其横尸葬之。_答案:(1)攻下汴梁后,大家争相掠

14、夺钱财,唯独沈璋没有参与夺取;只是运载数千卷书回去。(“平”解释为“攻下”,“赀货”解释为“钱财”,“惟”解释为“只”。)(2)沈璋到了那里,召回逃亡的人,赈济收养贫困饥饿的人,收葬野外横陈的死尸。(“至”解释为“到”,“招复”解释为“召回”“逋逃”解释为“逃亡”。)参考译文: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学习准备考进士。迪古乃的军队到达上谷,沈璋与李师夔密谋开门迎降。第二天,选举可以作守将的人,大家都推举沈璋,沈璋坚持推举李师夔,于是委任李师夔为武定军节度使,以沈璋为他的副手。(沈璋)被授予太常少卿,升为鸿胪卿。(沈璋)守母丧,丧期未满起用为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跟随征伐宋。攻下汴梁后,大

15、家争相掠夺钱财,唯独沈璋没有参与夺取,只是运载数千卷书回去。太行山的强盗攻下潞州,杀掉守将姚璠,官兵讨伐平定了他们,命令沈璋暂时主管州事。沈璋到了那里,召回逃亡的人,赈济收养贫困饥饿的人,收葬野外横陈的死尸。不久,百姓过上安宁生活。当初,盗贼占据城池,潞州的军士应当受株连的有七百人,帅府命令沈璋把他们全杀掉,沈璋没有服从。帅府听说后,大怒,召沈璋斥责他,并且想杀沈璋,左右的人很害怕,沈璋脸色不变,从容回答说:“召集流亡的人,安抚现存的百姓,是我沈璋职责。这些人当初并没有叛心,是由于被贼兵胁迫,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招抚他们,他们又回来了。现在想杀了他们,这是杀害投降的人。如果对大家有好处,沈璋死了又有什么遗憾。”不久,帅府的怒气消失,于是召集潞州军士说:“我当初下令杀你们,现在你们的长官保全了你们。”那些人都感激得流下了眼泪,而后离去,朝廷听说后嘉奖他,拜为左谏议大夫,掌管潞州政事。百姓为他修建生祠。移任掌管忻州,改任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传郎。当时,介休人张觉纠合党羽逃命在山谷中,掠夺邑县,招他们不肯投降,说:“以前曾有投降的人,都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