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00778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语文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作为屋身之一部分的墙不担负承重作用,窗的设置也就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我国古代的诗词很早就表达了对窗的审美意识。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望见“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而引动对心中所爱的怀想。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皆是写因窗得景,由此欣赏到了大自然秀丽的风光。又“绿窗春梦轻”(陈克)、“午窗残梦鸟相呼”(王安石),

2、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都要凭借窗户,捕捉天籁,将自然界的种种微妙变化,融入人的意识,以铸就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云:“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窗带来了秋风冷雨,而一腔悲绪也化作滴滴清泪,浸透窗纱窗的功用被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其意义更加丰富。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于孚日轩中,作“观山虚牖”,又名尺幅窗、无心画。因轩后有一座小山,虽不高大,但其中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却无所不备。李渔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所谓“实其四面,独虚其中”。虚,却非空,乃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便即如此。窗除“通”

3、以外的另一个作用是“隔”。这与其说是功能上的作用,不如说是审美上的意义。它巧妙地利用人们视线的局限,增加空间的变化,而引出朦胧的诗意。如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此一边看到彼一边,二者构成对景,本来是咫尺相望的景物变得含蓄幽深了,在恍惚迷离的气氛中扩大了空间感觉,从而使空间得到了延伸。而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它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此外,一段粉墙,几竿修竹,这是一个幽雅的小景,但稍嫌“实”了些。在墙上开一方漏窗,阳光洒下来,筛下斑驳的图案,与婆娑的竹影互为映衬,实墙的封闭感便消失于竹木风姿之外,使园景风情有加,韵味无穷。

4、这又是化实为虚的作用了。如同我国的古典诗词一样,我国古建筑中的窗,也是抒情的。它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方能解得其中三味。(节选自赵丽雅中国古建筑中的窗)1下列对“窗的审美功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而望见楼外的景致,引动了对心中所爱的怀想上。B在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和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得景,诗人能凭窗欣赏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上。C人们在睡觉时,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大自然的声音有时会融入人的意识,形成一个

5、迷离幻妙的梦境,这是窗的审美功能在生活中的体现。D林黛玉的诗:“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外的景致引发的情感变化上。2对窗的“通”与“隔”的作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渔在他的孚日轩中,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作“观山虚牖”,又名尺幅窗、无心画,是发挥了窗的“通”的作用。B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这边看到那边,构成对景,使咫尺相望之景变得含蓄幽深,是发挥了窗的“隔”的作用。C窗的“通”,就是贯通,李渔作“观山虚牖”,就是为了把轩后的小山,以及其中的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这

6、些景致都串联贯通起来。D窗的“隔”,就是隔开,使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隔”是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建筑中的窗之所以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是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窗的设置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B李渔的“无心画”,是“实其四面,独虚其中”,其中的“虚”是为了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这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的利用。C我国古建筑中的窗,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是古人审美情趣的体现,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D所谓的化实为虚,就是在墙上开一方“虚”的漏窗,让墙外的“实

7、”的“几竿修竹”射进来,使墙的封闭感消失的一种做法。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因

8、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歔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曰:“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

9、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选自南史列传第十一王弘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不收责责:责罚B悉委诸弟 委:交付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 就:就职D收道子付廷尉 收:逮捕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3分)()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斟酌时宜,每存优允造次必存礼法薨亡之后,家无余业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弘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把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父亲去世后,王弘把所有

10、的债券全部烧毁,他也不营求财利,死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B面对宋武帝说的“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人撰写诗文想要极力赞颂武帝的功德,而王弘的回答被认为简要而周全。C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去世,连宋文帝都痛惜不已,见到王弘后流涕欷歔,王弘却没有悲伤的样子,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D王弘负责铨选,他对待给予封爵的人和不能得到官职的人态度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对皇上要封爵的人如果自己再加以抚慰,那就是与君王争功劳。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5分)译文:_(2)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

11、(5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89题。泊白沙渡真山民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8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_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5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 (赤壁赋)(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 (陈情表)(3)三五之夜,_

12、,_,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高手刘学林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六十岁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修养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有时看双方棋艺悬殊太大,便给失利者指点几步,失利者无不茅塞顿开,反败为胜。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一天晚饭后,日光斜照,余热未散,晚霞未成。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园。一群人重重叠叠围成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竟插不进去。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谁和谁?”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好了,孔老来了。”众人一听,都如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孔老趋前,见是本地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非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孔老手摇羽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