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与GDP核算,渝北区统计局 刘姝伶 2013年12月2日,经济普查数据质量审核方法,1,目 录,,2,(一)GDP核算的三种方法,3,一、基本概念,,经济普查GDP核算方法,,收入法GDP核算方法,一、基本概念,4,二、用经济普查资料核算GDP的方法,5,(二)联网直报企业,6,(一)联网直报企业,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联网直报企业,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联网直报企业,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方法一: 利用成本费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方法二: 利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增加值,(一)联网直报企业,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费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总体思路:根据总产值、增加值率来计算出行业中类增加值,最后汇总生成工业增加值 计算公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行业中类工业总产值×该行业收入法增加值率,(一)联网直报企业,1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费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B603-2表),(一)联网直报企业,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费用法计算增加值(B603-2表),劳动者报酬 =直接人工(第803项)+各项费用中支付给个人部分(第805项+第830项+第853项+第893项)+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第807项)+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第808项)+劳动保护费中保健补贴、洗理费(第816项+第871项)+差旅费(第315项+第823项+第843项)×6.4%+销售部门人员工资(第841项)+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第842项)+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第855项)+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第856项)+工会经费(第316项)×60%+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第873项)+劳务费(第874项)+社保费(第875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第876项)+董事会费(第877项)×53.2%+技术(研究)开发费中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第886项),(一)联网直报企业,1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费用法计算增加值(B603-2表),生产税净额 =各项费用中上交给政府部分(第897项+898项+899项+第900项)+水电费中上缴的各项税费(第821项+第867项)+税金(第314项)+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第882项)+排污费(第888项)+营业税金及附加(第309项)+应交增值税(第402项)-补贴收入(第324项) 注:当应交增值税小于0时,作0处理。
一)联网直报企业,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调查计算增加值(B603-2表),固定资产折旧 =制造费用折旧费(第809项)+销售费用折旧费(第847项)+管理费用折旧费(第857项),(一)联网直报企业,1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调查计算增加值(B603-2表),营业盈余 =工会经费(第316项)×40%+上交管理费(第872项)+利息净支出(第319项-第318项)×6%+营业利润(第323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321项)-投资收益(第322项)+补贴收入(第324项) 注: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参与计算(下同)一)联网直报企业,1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一:利用成本调查计算增加值(B603-2表),单个企业增加值,单个企业总产值,行业中类增加值,行业中类总产值,,,,行业中类 增加值率,,行业中类总产值,行业中类 增加值,,行业大类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成本费用调查单位(B603-2表),全部单位( B603-1表、B603-2表),,(一)联网直报企业,1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二:利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B603-1表、 B603-2表),与成本费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一致,,,根据B603-1进行计算,可验证成本费用调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一)联网直报企业,1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二:利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增加值(B603-1),劳动者报酬 =应付职工薪酬(第401项)+销售费用(第312项)、管理费用(第313项)和财务费用(第317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增加值(B603-1表)=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一)联网直报企业,1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二:利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增加值(B603-1),生产税净额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310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第314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应交增值税(第402项)-补贴收入(第324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计入生产税净额的比重 (见附件1),,(一)联网直报企业,2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方法二:利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增加值(B603-1),固定资产折旧 =本年折旧(第211项) 营业盈余 =营业利润(第323项)-投资收益(第322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321项)+补贴收入(第324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计入营业盈余的比重 (见附件1),,(一)联网直报企业,21,2、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一)联网直报企业,22,2、建筑业企业——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联网直报企业,23,2、建筑业企业——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增加值(C603表),,=应付职工薪酬(第401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310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 (第314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补贴收入(第325项),=本年折旧(第211项),=营业利润(第323项)-投资收益(第322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321项) +补贴收入(第325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一)联网直报企业,24,2、建筑业企业——资质内劳务分包(C604-3表),(一)联网直报企业,25,2、建筑业企业——资质内劳务分包(C604-3表),,,,,,,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应付职工薪酬(第401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310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第314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第211项),营业盈余=营业利润(第323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一)联网直报企业,26,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 E603表),总产出 主营业务收入(第302项) 主营业务成本(第308项) 应交增值税 (第402项),,,,(一)联网直报企业,27,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C604-3表),,增加值,C604-3表,应付职工薪酬(第401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劳动者报酬=,本年折旧 (第211项),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利润(第323项)-投资收益(第322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321项)+补贴收入(第324项)+三费用中其 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营业盈余=,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310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第314项)+应交增值税(第402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补贴收入(第324项),(一)联网直报企业,28,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S603表),(一)联网直报企业,29,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增加值( S603表),生产税净额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310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第314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补贴收入(第324项),营业盈余 =营业利润(第323项)-投资收益(第322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321项)+补贴收入(第324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一)联网直报企业,30,5、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X603表),总产出 主营业务收入(第302项) 土地转让收入(第303项) 主营业务成本(第308项),,,,应付职工薪酬(第401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310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第314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补贴收入(第324项),营业利润(第323项)-投资收益(第322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第321项)+补贴收入(第324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一)联网直报企业,5、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X603表),,,,,本年折旧(第211项),增加值,31,(一)联网直报企业,32,6、重点服务业企业(F603表),(一)联网直报企业,33,6、重点服务业企业(F603表),,,,,,,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应付职工薪酬(第401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第309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第314项)+应交增值税(第402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第211项),营业盈余=营业利润(第323项)-投资收益(第322项)+三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一)联网直报企业,34,7、小结——增加值率,,(一)联网直报企业,35,7、小结——总产出,总产出,(一)联网直报企业,36,7、小结——增加值(不同行业计算指标有区别,由黑色标注),,=应付职工薪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主营业务(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补贴收入+三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应交增值税,=本年折旧,=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补贴收入+三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一)联网直报企业,37,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单位详细名称:**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代码: **********,表 号:F 6 0 3 表 制表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 文 号:国统字[2012]84号 有效期至:2014年6月 计量单位:千 元,(一)联网直报企业,38,,总产出,=65540,(一)联网直报企业,39,,劳动者报酬,,,,=16010,+(210+14420+504) ×0.009,+实物报酬,=16146,(一)联网直报企业,40,,,,,,,生产税净额,= 1617,+262,+1315,+ (210+14420+504)×0.001,=3209,(一)联网直报企业,41,,固定资产折旧,=2500,(一)联网直报企业,42,,,,,,营业盈余,=5120,-320,+(210+14420+504)×0.012,=4982,=5302,(一)联网直报企业,43,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F603表),总产出=营业收入=65540,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盈业盈余=16146+3209+2500+4982=26837,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 =26837 ÷ 65540=40.9%,(二)非联网直报单位(611表),44,,增加值 =总产出×各区县本行业增加值率,总产出,,(三)个体经营户,45,,,总产出,本行业个体户总产出=本行业个体经营户户数×本行业户均总产出,本行业个体户总产出=本行业个体经营户人数×本行业人均总产出,户(人)均总产出依据全年营业收入推算(表612-2第4个问题(若无,用全市数据),,(三)个体经营户,46,,,增加值,本行业个体户增加值=本行业个体经营户户数×本行业户均增加值,本行业个体户增加值=本行业个体经营户人数×本行业人均增加值,户(人)均增加值依据表614-2表第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