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476154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Zn-65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做床,金做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根据此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白玉为床,金做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隐含的是物理变化,故A不可

2、选;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隐含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可选;C、森林树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隐含的是物理变化,故D不可选;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托盘天平称量【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

3、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注意书写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物品位置放反了,且取用砝码应用镊子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A.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解答;B、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C、根据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解答;D、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解答【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

5、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故正确。故选:A。【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4、分析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表示的意义有错误的是A.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 B.属于同一种元素C.都属于稳定结构 D.都属于阳离子【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原子外的电子层数分析;B、根据元素的定义及核内的质子数判定;C、根据最外层的电子数分析;D、根据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

6、解答】解:A、由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故A正确;B、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微粒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一种元素。故B正确;C、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都属于稳定结构。故C正确;D、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的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的质子数,属于阴离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解答本题的基础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7、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C.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解答;B、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pH大于7解答;C、根据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都显负价解答;D、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的微粒可能一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解答】解: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

8、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错;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故对;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都显负价,如NaOH中,氢元素显+1价,错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的微粒可能是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因此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故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过氧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过氧乙

9、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4:3 D.过氧乙酸是含氧化合物【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从图形中分析出化学式,并从化学式中分析得出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解答】解:A、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其化学式是C2H4O3,故A正确;B、由于其化学式是C2H4O3,所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是122+4+163=76,故B正确。C、元素的质量比是元素原子质量和的比,不等于原子个数比,故C

10、错误。D、过氧乙酸是含氧化合物表述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进而求出相关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B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D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

11、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故选:C。【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事实解释A坏血病和骨质疏松症都是因为缺钙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的图象分子很小,而且是真实存在的C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变大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维生素C与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原子的基本性质

12、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解释错误。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的图象,说明分子很小,但是真实存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C、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木炭在氧气充足、燃烧充分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说明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维生素C与钙的缺乏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

13、决问题的方法、碳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热量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4、(而不是白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 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的提示信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本题通过微观反应图示考查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知识。【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反应前甲物质的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而反应后的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反应前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物为一种物质;反应后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两个B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