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8455216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商人在夏朝原始内外服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分封制。商人没有全部直接占领,而是采取扶植代理人的方式。西周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与商朝相比,西周分封制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扩大了西周的管辖疆域C.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 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管理【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商朝的分封没有直接派人进行管理,而西周则是派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直接进行统治,这有利于西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选A项。B说法正确,但与

2、材料强调西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符,故排除。分封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间接管理制度,不是直接管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而是强调西周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

3、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

4、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3.如图为“史”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据此可知 A. 史官记录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B. 历史记录难免会有主观色彩C. 后人能够改变前人的历史D. 历史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史,记事者也”,即认为史就是从事历史记录的史官,并不意味着他们记录的历史就是真实的,A错误。从甲骨文造型来看,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

5、且“史,记事者也”,意味着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难免会有人为主观的痕迹,B正确。历史是不可复制和逆转的,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历史概念的争议,D错误。4.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

6、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5.据明史记载,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由此可见A. 监察御史必要时可参议军国大政B. 明朝的都察院拥有部分司法权力C. 纠察百官是监察御史的首要职能D. 监察御史的监督权有较强依附性【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都察院。材料表明,但凡国家政事的得与失,军事与民生的利与弊,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应该直言不应该回避。当国家有重大政事的时候,应该集合到朝廷积极参与讨论,即监察御史可参议军国大政,A项正确。司法

7、权侧重对案件和罪犯的审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不在纠察百官和行使监督权,而是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决策的讨论,C、D两项错误。6.唐朝规定:商人必须向政府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同时要持有过所和公验,以此作为经过商业要塞的通行证和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由此可见,唐朝A. 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经商的行为B. 重视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C. 严格控制商业活动范围和规模D. 严格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通行证”“许可证”等信息可知,唐朝重视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指出经商必须向官府申请并取得过所和公验,并未涉及打击无证经营的

8、行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排除C项。唐朝重视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并不等于严格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唐朝商业政策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提交经营商业活动的申请”“通行证”“许可证”等,从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方面思考问题即可知道答案。7.南宋周必大的周益文忠集与程元成给事札中记载:“近用沈存中(括)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元初王桢在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中记载,当时有人用锡铸活字印书,但是并不成功。这表明,活字印刷术A. 逐渐得到推广应用B. 因科学家努力而发展C. 制作工艺不断完善D. 还不是成熟的技术【答

9、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活字印刷术在北宋已经发明,但在南宋仍是“胶泥铜版”、印书“偶成”,元朝“锡铸活字印书,但是并不成功”,据此可知此技术的推广、制作并不完善,说明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仍未成熟,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与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活字印刷术因科学家努力而发展,而是强调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活字印刷术尚未是成熟的技术,而不是制作工艺不断完善,故C项错误。8.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

10、】B【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特别是等级较高官职的人数和比例较大,然而到了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的人数和比例减少,祖辈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大大增加,说明越来越多没有政治家庭背景的平民有机会能够在朝中担任宰相一职,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排除A,选B;材料反映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增强,排除D。9.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11、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一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A体现的是分封制,B体现的是宗法制,都没有强化中央集权;C体现的是强调发挥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的作用,属于中央官制,也与题意无关;D体现的是元朝行省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10.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

12、,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A. 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B. 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C. 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 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起初因隋炀帝爱好文辞研究鸿都门学而设,并非作为选才之用,随着后世对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科举成为中央依据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体现公平公正,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体现德行对于选才的影响,故排除。C项,科举制度自设立后沿用至明清,选官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故排除。题干未体现选官考试内容的变化,故排除D项。11.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

13、,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

14、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1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

15、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13.除了“风水”观念作祟之外,湖南民众因“耻闻”机器与轮船,致使本省新式产业与交通的诞生延迟。积极主张开矿的王先谦提出办矿可“不用机器”,技术人员“亦不用外夷”,以免“惊骇耳目”。这说明A. 抵制列强侵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B. 思想近代化与经济近代化不同步C. 军事工业挤占了民用工业的发展D. 近代企业逐渐实现经营的独立性【答案】B【解析】材料讨论的是部分民众的落后思想观念对经济近代化的消极影响,并未涉及抵制列强侵略,A项错误。建设新式产业与交通和开矿是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表现,但与此同时,部分民众将西方的先进技术成果视为敌人,盲目抵制西方文明,影响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本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思想文化落后阻碍近代化的情况,即思想近代化与经济近代化的发展不同步,B项正确。材料没有论及军事工业发展的情况,C错误。办矿可“不用机器”,技术人员“亦不用外夷”是为了减少部分民众的反对和破坏,并不是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