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7单元应知应会知识点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21974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第7单元应知应会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上第7单元应知应会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上第7单元应知应会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第7单元应知应会知识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上第7单元应知应会知识点22、古诗两首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朝代)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字义:示:指示、训示。子聿(y):陆游的小儿子。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遗:保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

2、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纸:书本。终:到底,毕竟。 觉: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行:实践。躬(gng)行:亲身实践。2、观书有感宋(朝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如:用 “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

3、书的感受。这首诗的意思是: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出来。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字义:鉴:镜子。 徘徊:来回移动。 渠: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那(n)得:怎么会。清如许:这样清澈。为:因为。 3、【日积月累】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形容有恒心的成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绳锯木断3、没有恒心: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有始无终望而生畏形容没有恒心的成语: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4、、有始无终朱熹有关读书的名言: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C.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山重水复、万紫千红、柳暗花明、春色满园、不拘一格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b.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e.为中华掘起而读书。 周恩来 f.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莆h.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栩 i.书味在胸中,甘与饮陈酒。袁枚4【习题解答】习题4答案: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因为作者以水塘作比喻,正如源

5、源不断的活水能够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够使人睿智。23、学与问1、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列举了哥白尼和沈括的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2、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沈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3、课文共举了两个事例:事例一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侧重告诉我们学会发现问题,多多提问;事例二沈括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大林寺桃花开得晚的原因,说明要

6、善于将“勤学她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这样,说理全面深刻,令人信服。 “能者为师”来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师说。4、“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_,是通向成功之门的_。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 和 结合起来。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_。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_,宇宙的奥秘将任你_,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_。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朝代)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 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仿写:问常常是打开知识异

7、常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问常常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是遨游知识海洋的船只。7、书后习题2答案: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不但要学会问,还要学会在问中学,只有勤学好问,善于观察思考,我们才能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不断探索未来的奥秘。 8、书后习题3答案搜集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或名言。故事: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闻鸡起舞名言:三人行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金钥匙。-巴尔扎克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9、形容有学问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大精深、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学贯中西10、有关好问的成语

8、:寻根究底、不耻下问、刨根问底、追根究底11、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君子之学必好问、三人行有我师、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行之。礼记24、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我们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2、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方向,观察气象,

9、了解地质变化(地壳运动、地质变迁)。3、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4、了解大自然的各种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的各类文字,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认识北斗星,可以帮我们找到方向;认识砧状云,可以知道雷雨的即将来临;认识满地的落叶,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5、有关自然景象的成语: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雨过天晴、大雨如注、电闪雷鸣、云消雾散6、气象谚语: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云绞云,雨淋淋。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直雷雨小,横雷雨大。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蓝伞,多风去。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10、。星光含水,雨将临。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对时雨,连几天。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7、习题2答案:课文分别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答:本文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岩。我们只有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勤学好问,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8、习题3答案:除课文中提到的,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怎么懂得的?答:燕子南飞,告诉我们冬天快来了;白云飘得高高的,告诉我们明天准是个晴天;蚂蚁忙着搬家,告诉我们出门要带雨伞;鱼鳞上的圈圈,告诉我们一圈就是一岁;根据树叶的疏密判断南北,根据年

11、轮的疏密判断南北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2、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第二、讲文明,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染。3、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不仅 ,而且 , ,有的人因此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毫无疑问,报纸是千百万人终身的 。4、有关读报的俗语:报纸是大众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比彻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萨特报刊是促进人民的文化和智育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练习7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及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