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794532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地环境《02内力作用与地貌(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自然地理篇陆地环境,02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二、地质作用,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课题】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三、地壳运动,四、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呢?运动的机制是什么?,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原因,地壳运动的表象,地壳运动的结果与证据,一、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地表形态: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地球表面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即地貌。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镜头,地貌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等变化,有哪些实例可说明地

2、球表面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呢?,【案例】喜马拉雅山,【材料】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相沉积岩和海生生物化石,这说明这里曾经是什么环境?,在5700m的地层中发现了栎树化石,现在这种植物分布的高度是3000m。这些证据证明喜马拉雅山长期以来以极快的速度抬升,在5300万年前开始成陆,之后不断抬升形成“世界屋脊”。,说明在地质时期,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一片面积相当广阔的海域,二、地质作用,【案例】,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有人计算过,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但是事实是,长期以来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这是为什么呢?,外力作用黄河泥沙堆积,内力作用渤海地

3、区地壳下沉,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约两万米,可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只有8848.13米?,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地质作用,地壳 运动,类型,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与应用),机制,足迹,地质 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 层,上升岩块,下降岩块,对地貌的影响,意义,找矿找水 工程建设,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三、地壳运动,1、地壳运动的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地球自形成以来,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确确实实是在不断变化的。地球上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三、地壳

4、运动,2、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相互关系,同时发生,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期以一种为主, 但就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四、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一)大陆漂移说,(二)海底扩张说,(三)板块构造理论,地壳为什么会运动呢?运动的机制是什么?,1.主要内容 2.主要证据,1.主要内容 2.主要证据,1.岩石圈、板块的概念 2.全球六大板块的划分 3.板块边界 4.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一)大陆漂移说,南极洲发现煤层!,(一)大陆漂移说,地球上所有大陆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围绕泛大陆的海洋叫“泛大洋”。,“联合古陆”或“泛大陆”,1、大陆漂移说的主

5、要观点:,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其碎块即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现在所处的位置。,(一)大陆漂移说,1、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一)大陆漂移说,3、大陆漂移说的意义:大陆漂移假说的精髓活动论思想,活动论思想与固定论思想有本质的不同,这种思想精髓被继承、并发展成为后来的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2、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证据:海岸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二)海底扩张说,1、太平洋洋底岩石年龄有何分布规律 ?,洋底岩石最老不超过2亿年,洋洋底岩石年龄由洋中脊向两侧递增,大洋中脊两侧同时代的岩石对称分布。,(二)海底扩张说,全球性的洋中脊和裂谷带; 大洋形成的时间很长,

6、但洋底岩石的年龄较轻,没有发现比株罗纪更古老的海底岩石; 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上部结构差异明显,而下部结构却差异甚微; 海洋地壳热流量平均值与大陆地壳热流量平均值几乎相等。,2、海底扩张理论的主要证据,(二)海底扩张说,3、海底扩张的过程,(二)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岩浆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洋中脊是新的洋底生成处。,(二)海底扩张说,新洋底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更老的洋底在海沟处不断消亡。 洋底的这一形成、推移、扩张、消亡的传送带模式被称为海底扩张。,海沟,【探究活动】,1、大陆上的最古老岩石年龄可达38亿年,而洋底岩石

7、年龄不超过2亿年,2亿年以前形成的岩石到哪里去了? 2、洋底的沉积物和陆上的沉积物比较,谁的更薄?为什么? 3、从洋中脊向两侧洋底的岩石年龄、沉积物厚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答:由于地幔岩浆在洋中脊处涌出冷凝,形成玄武岩等喷出岩,构成大洋地壳,新洋底再推动较老的洋底向两侧扩张,由于洋底两亿年就更新一次,所以洋底总是年轻的,因接受沉积时间短,因而沉积物厚度较薄,并且从洋中脊轴向大洋边缘呈逐渐增厚的趋势。,(三)板块构造理论,1、基本观点,目前,板块构造学说是当前世界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它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观点1:全球的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构造

8、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观点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观点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三)板块构造理论,2、板块的划分,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 洲 板 块,南 极 洲 板 块,南极洲板块,(三)板块构造理论,2、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三)板块构造理论,2、板块的划分,注意: 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

9、属于印度洋板块。 冰岛位于生长边界。 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 太平洋板块全部是大洋板块。注意界线的位置、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分。,读图观察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所属的板块? 读图观察冰岛、新西兰是什么板块边界?,【活动】,(三)板块构造理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三)板块构造理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三)板块构造理论,3、应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消亡边界),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系等。,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巨大褶皱山脉,印度板块,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

10、,阿尔卑斯山脉,(三)板块构造理论,3、应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消亡边界),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三)板块构造理论,3、应用,板块张裂地区(生长边界):形成了裂谷或海洋(例:大西洋、东非大裂谷)。,(三)板块构造理论,3、应用,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活动探究】,海沟,例题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P处为_; B处是_物质上升处。,(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

11、,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_(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 ) A.玄武岩 B.页岩 C.花岗岩 D.石英岩,海岭,岩浆,M,A,【活动探究】,(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这个发现为_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 (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山系。,例题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ECD,海底扩张,美洲,科迪勒拉,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概念和分类: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质构造

12、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形态。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褶皱,断层,褶皱,断层,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态,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当岩层受到挤压时,岩层会弯曲变形,叫褶皱。,褶皱常形成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等。,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褶皱:判断方法: 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判断:岩层向上弯曲的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为向斜。,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褶皱:判断方法: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是背斜,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是背斜。,背斜,1-4表示岩石由老到新,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褶皱:判断方法: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13、判断: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是背斜,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是背斜。,15表示岩石由老到新,向斜,向斜,15表示岩石由老到新,【判断】,背斜,1-4表示岩石由老到新,【判断】,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褶皱: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向斜山,背斜谷,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3断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等。,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

14、山、庐山、泰山等。,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4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利用背斜找油,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断层找水,建筑、水库、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隧道工程在背斜处,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如果从图中选择一条东西向的隧道,是选择甲地还是乙地?,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若图中C、D、E三处均出现煤层的露头,那么,在A、B两处分别打钻井,各打在什么地质构造上(向斜或背斜)?在A、B两处的打钻过程中,何处地下能打出煤

15、层?原因是什么?,【看谁快】,1.组成该岛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2.图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 A. B. C. D. 3.图示范内,海水盐度由海岛近岸向外围海域递增,原因是( ) A.降水影响 B.气温影响 C.洋流影响 D.径流影响,B,A,D,C,下图为一火山岛。读图回答14题:,4.该岛宜建成 ( ) A.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B.热带作物种植基地 C.海上航运给养基地 D.海底石油开采基地,【看谁快】,图12中的数字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 A固结成岩作用 B风化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侵蚀作用,AC,【看谁快】,2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砂岩,BC,【看谁快】,3关于图4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岭,背斜成谷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处比处岩石坚硬,C,【看谁快】,4图4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图5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甲一III B乙一 C丙一I D丁一II,A,【看谁快】,5 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图中,陡崖出现在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