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56342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7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篇课程与课程论》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主讲人:魏佳,课程简介,主要讲授学校教育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剖析我国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相应的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必要的技能训练。,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施良方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课程论问题,丛立新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课程新论,主编 廖哲勋 田慧生 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课程论(新版),编著 钟启泉 上海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 主编 朱慕菊 主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论研究二十年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 徐继存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 李定仁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现

2、代教学论纲要,李森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 崔允漷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与教学论,黄甫全 主编 王嘉毅 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与课程导论,王维臣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 篇,课程与课程论,思 考,什么是课程?,国 内,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孔颖达) 五经正义 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朱熹) 朱子全书论学,国 内,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国 外,在英文中,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道”,后来发展为“在跑道

3、上跑”。 在西方国家,较早使用“课程”这一术语的是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 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国 外,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 由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 学习者在学校里实际学习的东西 为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 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 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 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

4、课程定义有什么特点?,稳定性 变异性,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影响),课程,课程定义的科学化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任何关于课程的新的定义,可能比从前的定义更进步; 任何关于课程的新的定义,不可能是对于课程定义探讨的终结。,思 考,什么是课程论?,一般认为,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出版的课程 (curriculum)一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该书的问世使课程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标志着课程论的诞生。,课程论的诞生,课程论的早期发展,1944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奠定了现代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构架。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

5、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两个层面,关于课程基本理论的探讨(思辨性较强)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课程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课程的实质是什么? 课程的内容应当包括什么?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操作性很强) 课程的具体目标怎样建立? 课程的结构如何确定? 课程的内容怎样规划? 课程的实施如何展开? 课程的结果如何评价? ,思 考,课程论的两个层面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这种关系? 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思 考,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如何?,1.大教学论观 将课程视为教学内容

6、, 把课程理论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 2.大课程论观 把教学看作课程的一部分,把教学理论归入课程理论的范围之内。,3.一体化的观点 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密不可分, 不能孤立地存在, 必须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 4.并列论 认为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科学,它们各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特点, 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也不相同,需要分别进行深入研究。,课程论发展历程简介,前科学时期 形成系统理论时期 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时期 当代课程论的发展,前科学时期,古代中国的课程及理论 古代西方的课程及理论,古代中国的课程及理论,孔子办私学,以“六经”为教材 荀子提倡“经世致用”的

7、实学 南朝出现分科分馆教育 专业课程,古代西方的课程及理论,古希腊:斯巴达体育;雅典和谐教育 七艺:三艺(文法、修辞学、哲学)+ 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西方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的人 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系统,设置学校课程,古罗马的学校教育,面向平民子弟读、写、算 面向贵族子弟希腊文、拉丁文、修辞学 西塞罗:课程以文学、修辞学、历史、哲学和法学为主,论证了课程对于实现教育目的的作用。 昆体良:课程应该单科独进还是多科并进?主张后者。,中世纪教会学校,主要课程是七艺,三艺地位突出,四艺不受重视 课程以服从宗教为目的 文艺复兴努力摆脱宗教束缚,小结,在整个古代社会,关于课程的思想

8、都交织在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思考和研究中,而对于课程结构、课程形式、课程的评价等专门问题还没有提上日程。 这一时期还没有专门的课程理论!,形成系统理论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夸美纽斯及理论 赫尔巴特及理论 斯宾塞及理论 杜威及理论 苏联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1592-1670),泛智主义教育思想 提出和论证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体系 在教科书编写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如语言和科学的入门;世界图解,赫尔巴特(1776-1841),以心理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 观念心理学 兴趣,兴趣,经验的兴趣 思辨的兴趣 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 社会的兴趣 宗教的兴趣,斯宾塞(1820-1903),教育即为

9、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 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目的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 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杜威,课程的基础实用主义哲学和本能心理学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从儿童出发 课程的本质儿童经验 课程实施的方式学生自主活动,苏联的课程理论,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课程概念系统 发展完善了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 研究了学科课程的具体类型和结构 综合课; 单一课(新授课、巩固课、复习课、实验课),小结,系统化课程门类、课程内容、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课程结构、教材编写 科学化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与自然科学建立联系

10、 专门化出现了关于课程论基本理论层面的重要命题。,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时期,原因: 内因:漫长的历史发展基础和条件 外因:2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科学、效率) 代表人物及著作 博比特(Bobbit.F) 查特斯(Charters.W.W) 泰勒,工业,科技,功效 唯科学主义,科学化运动,工业管理,泰罗制,教育领域,行为主义,实证科学,Bobbit.F,代表作课程、怎样编制课程 课程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书,它的问世,标志课程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课程编制模式:活动分析模式 如何评价?,课程,社会生活,目标,Bobbit.F的活动分析模式,人类经验的分析 职业分析,派生目标 选择目标,怎样编制课

11、程,制定详细 计划,1,2,3,小结,Bobbit.F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对此后的课程论发展产生了 巨大影响; 这一模式的最大缺陷是将社会当做决定课程的唯一力量,脱离了儿童的实际。,Charters.W.W,“功用分析”的课程目标(=博比特的活动分析) 功用分析:弄清某一功用和实现这种功用而形成的结构之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 课程目标=功用+完成该功用的结构 区别(进步):强调理想、系统知识、应用性学科、学生的需要。,泰勒,泰勒课程论成为专门独立学科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现代课程研究领域的理论构架。 泰勒原理课程研究的范式 八年研究和“泰勒

12、原理”,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小结,泰勒原理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 教育评价之父 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课程编制模式的行为目标之父 对目标模式的批评,当代课程论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代教育,现代教育,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近代教育,当代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基本完成,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 斯宾塞 杜威,课程论成为独立学科,要素主义的课程论 结构主义的课程论 人本主义的课程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论 斯

13、滕豪斯的过程模式课程论,课程的构成(课程论的基本范畴),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改革,课程实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研究概况 博比特、蔡斯(三个层次)、奥利瓦(五个层次)、 蒋素静、黄郑杰、李子健、黄显华、廖哲勋、靳玉乐、 施良方 课程目标的含义和实质 (1)课程目标是指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博比特) (2)课程目标是指用具体化的、可以测量的术语表述的取向和结果。(奥利瓦),(3)课程目标是指课程设计的方向或指导原则,是预见的教育结果,是学生经历教育方案的各种教育活动后必须达成的表现。(黄郑杰) (4)课程目标

14、是一定学段的学校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廖哲勋) (5)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靳玉乐) “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国内外与课程目标有关的概念 1.国外: 意图(purpose) 宗旨(aims) 目的(goals) 目标(objectives)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2.国内: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 教学目的,课 程 目 标,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广义的课程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 描述意义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功能,检验、评估实际结果的标准功能,激发和维持动机的激励功能,规定、组织和协调师生行为的导向功能,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概念 课程内容

15、的构成 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含义 课程结构的层次 课程结构的属性 课程结构与课程功能,课程设计的方法论,课程设计的概念与层次 课程设计的认识路线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一种以课程的发展和改革为研究对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研究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课程实验,课程实验的目标 课程实验的实施,课程实验的目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 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 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 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 中把它建成了。 马克

16、思,课程实验目标是指课程实验研究者为达到探索课程规律,变革课程实践的目的而制定的课程实验的预期结果。,课程实验的目标,课程实验目标的作用 1.指向作用;2.激励作用; 3.控制作用;4.标准作用. 课程实验目标的标准,课程实验的实施,课程实验的实施是课程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设 计好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选取实验教 师和实验学生,按照方案要求有条不紊地执行操 作的过程。 课程实验实施的基本流程 课程实验实施的保障体系,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 课程评价的目的 课程评价的取向 课程评价的模式 课程评价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课程评价的含义,评价的界定 1.与活动目标或方案的一致性程度 2.对事件、事物或活动的价值取向 3.是否选择某目标或方案而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