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56323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障碍的症状》ppt课件(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障碍的症状,思想和意志的紊乱精神分裂症 Disorders of Thought and Volition:Schizophrenia,同济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张育文,注意障碍 注意(attention)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 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 注意的指向性 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选择性和保持性 注意的集中性 使注意的对象鲜明和清晰。 注意过程与 感知觉、 记忆、 等活动密切相关。 思维和意识,注意有被动注意和主动注意。 主动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 定向反射;主动注意为既定目标的注意, 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和既往 体验有关。 被动注意也称作不随意注意,是由外

2、界刺激被动 引起的注意,没有自觉的目标,不需任 何努力就能实现。 通常所谓注意是指主动注意。,注意障碍通常有: (一)注意增强(hyperprosexia) 为主动注意的增强。 如有妄想观念的患者,对环境保持高度的 警惕,过分地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是针对他 的,有疑病观念的患者注意增强,指向身体 的各种细微变化,过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 状态。 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更年期 抑郁症等,(二)注意涣散(aprosexia) 为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 降低所致。 多见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儿童多动综合征,(三)注意减退(hypoprosexia) 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 注意的广

3、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 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 意识障碍时。 (四)注意转移(transference of attention) 主要表现为主动注意不能持久,注意稳定 性下降,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注意 的对象不断转换。 可见于躁狂症。,(五)注意狭窄(narrowing of attention) 指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当注意集中于 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 事物。 见于意识障碍或智能障碍患者,记忆障碍 记忆(memory)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记忆是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精神活动。 包括 识记 保持 四个基本过程。 再认 回忆,识记:

4、是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 过程,是反复感知的过程; 保持: 是使这些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 再认: 是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系过程; 回忆: 是痕迹的重新活跃或复现。,识记 是 记忆保存的前提, 再认和回忆 是 某种客体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的结果和显现。 对既往感知的事物不能回忆 称作遗忘。 人们感知的事物不可能都能回忆起来,所以正常人 也存在遗忘。 根据Ribot定律,越是新近识记的事物越是遗忘得快, 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记忆逐渐发展到远事记忆。,常见的记忆障碍: (一)记忆增强(hypermnesia) 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 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主要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态患

5、者。,(二)记忆减退(hypomnesia) 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临床 上较多见。轻者表现为回忆的减弱,如 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吃过的饭。 严重时远记忆力也减退, 如回忆不起个人 经历等。 可见于较严重的痴呆患者。 神经衰弱患者记忆减退都较轻,只是记忆 困难。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三)遗忘(amnesia) 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 一段时间的全部经历的丧失 完全性遗忘 * 仅仅是对部分经历或事件不能回忆 部分性遗忘。,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 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 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 识记障碍,不能感

6、知外界事物和经历, 如脑震荡,脑挫伤的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 一段时间内的事.,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 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 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遗忘阶段的 长短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的持续 时间长短有关。 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 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 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 见于癔症,又称为癔症性遗忘,(四)错构(paramnesia)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 在发生的地点、情节、 出现错误回忆, 特别是在时间上 并坚信不移. 多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

7、性 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五)虚构(confabulation) 是指由于遗忘, 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 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由于虚构患者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 因而 虚构的内容自己也不能再记住, 所以其叙述 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 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 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 又称遗忘综合征。 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 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智能障碍 智能(intelligence)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 的功能,反映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方面的差异

8、,是 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新问 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智能包括 观察力 记忆力 注意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等。 涉及感知、记忆、注意和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反映出来, 临床上常常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与操作, 了解患者的 理解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 判断力 一般常识的保持 计算能力 记忆力等,可对智能是否有损害进行 定性判断,对损害程度作出粗略判断。 另外,可通过智力测验方法得出智商(IQ), 对智能进行定量评价,智能障碍可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痴呆两大类型 (一)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

9、熟以前(18岁以前), 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 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脑发育不 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随着年龄增 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二)痴呆(dementia) 是一种综合征,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 面受损。但没有意识障碍。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 基础。 临床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 抽象、理解、判断 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 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 不能自理,并伴有行为精神症状,如情感淡漠、行为 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等。 根据大脑病理变化的性质和所涉及的范围大小不同, 可

10、分为全面性痴呆及部分性痴呆。,1、全面性痴呆: 大脑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害, 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到损害,从而影响 患者全部精神活动,常出现人格的改变. 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缺乏。 可见于阿尔茨海默病和麻痹性痴呆等。,2、部分性痴呆: 大脑的病变只侵犯脑的局部,如侵犯大脑 血管的周围组织, 患者只产生记忆力减退, 理解力削弱,分析综合困难等,但其人格 仍保持良好, 定向力完整, 有一定的自知力. 可见于脑外伤后以及血管性痴呆的早期。 但当痴呆严重时,临床上很难区分是全面性 或部分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 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 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

11、痴呆。 预后较好,可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 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 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 即对简单问题给予 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 开玩笑的感觉. 如 一位20岁的患者,当问到她一只手有几个 手指时,答“4个”,对简单的计算如2+3=4 以近似回答。 患者能理解问题的意义,但回答内容不正确。 行为方面也可错误,如将钥匙倒过来开门, 但对某些复杂问题反而能正确解决,如能下 象棋、打牌,一般生活问题都能解决。, 童样痴呆(puerilism) 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即成人患者表现为类似一般儿童稚气 的样子,学着幼童讲话的声调,自称 自己才3岁,

12、逢人就称阿姨、叔叔。, 抑郁性假性痴呆(depressive pseudodementia) 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 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 早期的症状, 如 计算能力、记忆力、 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 但患者有抑郁的体验可予鉴别。 抑郁消失后智能完全恢复,定向力 定向力(orientation)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 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对周围环境的定 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 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如白天或晚上、上午或 下午的认识,以及年、季、月、日的认识。 地点定向 或空间定向是指对所处地点的认识,包括所 所处楼层、街道名称。

13、人物定向 是指辨认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 者的关系。 自我定向 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 况的认识。,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 错误 称为 定向障碍(disorientation)。 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及脑器质性 精神病伴有意识障碍时。 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有定向力障碍不一定有意识障碍, 例如 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可以出现定向力障碍, 而没有意识障碍。,双重定向; 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 出现 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 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判断或解释。 如一患者将医院认为既是医院又是监狱,或 认为这里表面上

14、是医院而实际上是监狱等。,情感障碍 情感和情绪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是指个体 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 心境是指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必定涉及情绪和心境。 在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三种形式,即 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可表现为躁狂、抑郁、焦虑和恐惧等。 正常人在一定的处境下也可表现上述 情感反应,因此只有当此种反应不能 依其处境及心境来解释时方可作为 精神症状,1、情感高涨(elation) 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环境不相 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 语

15、音高昂,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表情丰富。 * 表现可理解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高涨, 且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见于躁狂症; * 表现不易理解的、自得其乐的情感高涨状态 称为欣快(euphoria),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或醉酒状态。,2、情感低落(depression) 患者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闷, 觉得自己前途灰黯,严重时悲观绝望 而出现自杀观念及企图。 常伴有思维迟缓、动作减少及某些生理功能 的抑制,如食欲不振、闭经等。 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3、焦虑(anxiety) 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 顾虑重重、紧张恐惧, 以至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 伴有

16、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症状。 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panicattack), 常体验到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 加快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一般发作持续数分 钟至十数分钟。 多见于焦虑症、恐怖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4、恐惧(phobia) 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 表现为 紧张、害怕、提心吊胆, 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 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恐惧常导致逃避。对特定事物的恐惧是恐怖症的 主要症状。恐惧亦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 精神疾病,(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1、情感不稳 : 表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愁等) 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极端, 显得喜怒无常,变幻莫测。 * 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轻度的情感不稳可以 是一种性格的表现; * 与外界环境无相应关系的情感不稳则是 精神疾病的表现. 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情感淡漠(apath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