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核算》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108153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润的核算》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利润的核算,第一节 利润概述 第二节 利润的核算 第三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第一节 利润概述,利润:又称“收益”,是某一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差额。 利润和亏损,统称为“期间效益”,一、利润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利润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利润计量是企业经营效率的衡量标准。可以反映企业 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可以作为衡量其 业务能力的标准。,利润是计税的重要基础。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税收,企业向国家交纳的税金,成为国家预算收入的 重要来源。,利润是进行投资与信贷决策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获利 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计算投资报酬率和贷款人还款

2、 能力的依据。,利润的概念,2、作用,利润计量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的重要手段。,利润的构成,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各种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并加上各种利得和减去损失后的余额。,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的构成,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的构成,其他业务活动:工业企业的材料销售、提供运输劳务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提供的维修服务获得的利润等,其他业务利润=其他

3、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包括:经营其他业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及应由其他业务收入所负担的流转税等,利润的构成,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企业在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期间费用,利润的构成,投资收益一般包括企业对外投资所得的利润、股息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的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增产中所拥有的数额。,利润的构成,投资损失:,利润的构成,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没收入、罚款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 各项

4、非经营性收入,营业外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营业外收入包括:,利润的构成,营业外支出 指与企业正常经营业务没有内在联系的非经常性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的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研究和开发失败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罚息、赔偿金、违约金、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第二节 利润的核算,“投资收益”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投资收益”期末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利润形成的核算,“营业外收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营业外收入”期末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5、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利润形成的核算,“营业外收入”期末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利润形成的核算,“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期末结转利润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利润形成的核算,期末结转利润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贷:本年利润,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净收益/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利润形成的核算,如果实现的是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6、,利润形成的核算,表结法:在会计期间结束时保留各损益类账户余额,不结转“本年利润”而通过工作底稿来结账收支,再根据工作底稿编制损益表。 账结法:在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本期损益账户余额结转“本年利润”账户,通过其借贷方差额结算出该会计期间的净利润,并据以编制损益表。(参考 P268页例13-1),收支结转方法,利润形成的核算,由例13-1知,“本年利润”转入的借方发生额为534000,贷方发生额为681000,则贷方余额为147000,又知“本年利润”上年余额为1930000元,则其贷方累计余额为2077000(1930000+147000),即为息税前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为519250(20770

7、0025%),编制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 519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9250 借:本年利润 519250 贷:所得税费用 519250,所得税的核算,企业实现利润是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确定的,称“会计利润”; 税法规定,即征所得税的是应税利润,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由于税法和现行会计准则条件不同,造成了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按差异性质分为: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8、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1、会计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税前会计利润总额,计算纳税所得额时不作为收入处理,2、会计核算时不作为收入处理,不计入当期损益,而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入处理,3、会计核算时作为费用支出,在计算税前会计利润时予以扣除,而在计算纳税所得时不予以扣除,如国库券的利息收入,已纳税的长期投资分利的等,如企业直接用于工程项目的自己生产的产品等,如各种赞助费等,造成永久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其发生是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该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是

9、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差异主要是由于某些收入、费用项目虽然在计算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中使用的口径一致,但由于两者确认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额。,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称为暂时性差异。,按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可以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 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导致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

10、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该账户核算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期末结转后无余额。,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贷方反映当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情况发生回转时转回的所得税影响额以及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反映当企

11、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税暂时性差异情况发生回转时转回的所得税影响额以及税率变动或开征薪水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一企业来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只能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核算,即采用应付税款法或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核算。,这种会计方法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定的,在此方法下,当期计入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额。,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按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实际上缴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之后账户无余额。,应付税款法,分析: 企业的非

12、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滞纳金会计上按规定列入“营业外支出”处理,税法上要照章纳税不准扣减计税利润 对国库券的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益,属于国家免税对象,计算纳税所得时予以扣除。,应付税款法,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外的部分,以及超过按规定比例范围内开支的业务招待费,都要交纳所得税,作为计税利润,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纳税调整数=永久性差异(40-30)-时间性差异(6.5-5) =10-1.5=8.5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 =500+8.5=508.5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508.5*25%=127.125,分

13、析:,借:所得税费用 1271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71250,计算 所得税时,实际上缴时:,账户结转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71250 贷:银行存款 1271250,借:本年利润 1271250 贷:所得税费用 1271250,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费用(收益)=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纳税影响会计法,例13-4:某企业2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单位:元),此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适用税率为25%,假设当

14、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为400万元,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所得税负债=600000025%=150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00000025%=750000 递延所得税费用=1500000-750000=750000 所得税费用=4000000+750000=4750000,纳税影响会计法,例13-5:A公司2006年全年实现利润100万元,估计2007年将会对2006年销售的产品发生2万元保修费用。该企业所得税率为25%。假设无税收调整项目。,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例13-6:某企业2001年12

15、月31日购入价值50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期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扣折旧前的利润总额为11000万元,适用税率为15%。,纳税影响会计法,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2年12月31日(500040%-1000)15%=150 2002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5000/5=4000; 计税基础为5000-5000 (2/5)=3000; 差额为4000-3000=1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150万元,余额为150万元,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2004年末: 固

16、定资产账面价值20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80万元; 差额为9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42万元, 余额为138万元。 2005、2006年平均: (108015%-200015%)/2=-69 2005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 计税基础为540万元,差额46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69万元,余额为69万元。,纳税影响会计法,2006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差额为46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69万元,余额为0万元。,纳税影响会计法,2002年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500 贷: 应交税费 13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 2003年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500 贷:应交税费 147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纳税影响会计法,2004年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500 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