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2973315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3节地域联系课件中图版必修(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地域联系,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地域联系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地域联系方式。(重难点) 3.了解通信的概念及其分类,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 4.理解商业贸易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商业贸易的主要作用和主要环节。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重难点) 6.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 教

2、材梳理1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阅读教材P69P73,填写下列知识。 1地域联系 (1)作用:发挥各区域_、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方式:主要有_、_、_等。,比较优势,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2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1)功能: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 (2)特点:不生产出任何新的物质产品,其产品只是货物或旅客的_。 (3)方式:主要有_、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 (4)衡量指标:运费的多少,经济上的_,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_ 等。,位移,铁路,多、快、好、省,环境污染,3通信 (1)概念: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 (3

3、)发展变化 电信通信发展迅速,特别是_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国际互联网,4商业贸易 (1) (2)国际贸易 内容和形式:_、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_在国家间的流动。 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商品的贸易,技术,1.读教材图3-3-8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据图分析商业活动的主要过程。 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没有商品的生产就没有商品的交换。收购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储存和调运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需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及相应数量的仓库来实现。销售是商品交换的终结,通过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

4、费领域,消费是商业活动的终点,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又为社会再生产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商业活动的各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一旦某一环节没有抓好,商品流通就会受阻。,2读教材图3-3-9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据图分析: (1)商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 (2)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3)我国商业中心的东西分布差异及原因。,提示 (1)商业和城市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而发展,商品流通网络是联结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大、中、小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在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图示的商业中心有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另外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大多为沿

5、海经济开放城市。 (3)分布差异:这些级别不同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且交通便利。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商品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低,而且人口稀疏,交通不便,所以很少有大的商业中心分布。,教材梳理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阅读教材P74P75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在重要的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_ 处。 (2)形态: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_布置。 (3)航运发展对城 市发展的影响,交汇,沿河,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1)车站成为人流量很大的中心和货运转运

6、枢纽。 (2)城市形态:沿_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由集中式的_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 (2)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 (3)由内聚到_状发展。,交通轴,团块,沿轴放射,读教材图3-3-13和图3-3-14,据图分析武汉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 提示 武汉城市形态形成过程如下: (1)改革开放以后,武汉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增,城市沿放射状道路网向远离城市中心的方向发展,初具“非”字形态,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有分散式的团块状发展趋势。 (2)后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环形放射状的城市交通网络。沿长江和京广铁路呈十字轴线展开,以中心城区为轴心,以汉丹

7、铁路、武黄铁路、几条国道、汉江为放射线进行城镇布局。新的开发区域必须依靠交通轴线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城市突破团块集中发展的态势,呈现沿轴快速发展的趋势。,教材梳理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阅读教材P75P7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商业网点: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_。 (2)城市形成与交通运输 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沿线和_处。,商业中心,交通枢纽,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预习效果自测 1正误判断: (1)铁路、汽车和飞机都属于

8、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 ) (2)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机动灵活。( ) (3)现代通信是以传递信函为主的人的社会交往方式。 ( ) (4)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起决定作用。( ) (5)交通干线一定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 ),(6)大城市带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有密切关系。( ) (7)商业网点的布局都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 (8)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一定大于山区。( ) (9)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都分布在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 ),提示 (1) 铁路、公路和航空都属于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 (2) 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损耗小、安全

9、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灵活性差。 (3) 通信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所以现代通信不单是传递信函。 (4)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的形态受地形、河流、政治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一个因素决定的。,(5) 交通干线加强了对外联系,一般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实际上,城市的发展除受交通因素影响外,还受地形、河流、政府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城市为避免交通干线对城市的交通拥堵及污染,交通干线并不是城市的中轴线。 (6) 随着人口、物资和经济活动的聚集,由高速公路、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聚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

10、的大城市带。 (7) 商业网点除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外,还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便民原则;此外,有时行政因素也成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8) 一般来讲,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地区的平原,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故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密度也小。 (9) 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城市中心交通拥堵,加上地价高、停车困难,故有些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能源不足限制

11、了其发展,为此我国修建了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以此来解决该区域的能源短缺问题。据此回答23题。,2西气东输采用的运输方式为(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3对该类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双向运输 B连续性强 C只能运送液体和气体 D受天气变化影响大,解析 西气东输采用的是管道运输方式,该种运输方式具有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小、只能单向运输的特点。除了能运输气体、液体外,也能运送粉末状、颗粒状固体货物。 答案 2.C 3.B,阅读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 胶济客运专线今年9月下旬将再次调速,调速后济南至青岛间动车组将再次提速,将由现在的2.5个小时左右提速至约

12、1小时50分钟。 材料二 动车组、磁悬浮列车,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力量雄厚的体现。,4材料中新型运输工具的出现,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为 ( )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 5磁悬浮列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新宠”,但目前我国还不宜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是( ) A占地面积太大 B安全系数太低 C造价太高,运费贵 D磁辐射污染严重,解析 第4题,动车组、磁悬浮列车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速度,体现了高速化的特点。第5题,磁悬浮列车由于具有安全性、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以及高速、适合大量运输等特点,被视为21世纪综合运输系统中最具发展前途的高科技运输手段之一。但磁悬浮列车造价

13、太高。 答案 4.B 5.C,探究点一 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材料 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结合材料探究: (1)说明与OA、AB、BC三段相对应的最佳运输方式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2)“在图中展示的四种运输方式当中,公路运输的费用最高。”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阐明你判断的理由。 (3)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铁路建设成本高,以航空运输代替,是否可行?,提示 (1)O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的特点,短距离运输运费最低。A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的特点,中长距离运输运费最低。BC:水运,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长距离运输运费

14、最低。,(2)这种说法不对。由图可知,随着距离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公路、铁路、水运相比较,短距离运输时公路运输的费用最低;长距离运输时水路运输的运费最低;铁路运输特别适合中长距离的运输;管道因为其建设费用巨大和其运营方式的特殊性,所以其运费随距离的变化并不大。 (3)不可行。由于运输成本高,运量小,难以解决当地大量资源外运及当地居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问题。,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2.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首先要看货物性质和运输需求,其次要明确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最适用的范围,最后综合运距、运费等要素,选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15、读“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回答(1)(2)题。,(1)下列运输方式的代号中,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是 ( ) Aa Bb Cc Dd (2)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中合理的有( ) A小麦:从美国运到印度a B鲜花:从荷兰运到日本c C急救药品:从美国运到新加坡e D服装:从中国运到俄罗斯d,解析 根据示意图可判断,运载量最劣、速度最优的a为航空运输;灵活性最优的b为公路运输;灵活性最差的e为管道运输;运价最优的c为水运;d的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等都较好,可确定为铁路运输。 答案 (1)B (2)D,探究点二 通信和商业贸易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探究: (1)国际互联网属于哪种通信方式?国际互联网与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2)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贸易形式,请简单说一下它比传统商业有哪些优势? (3)在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中,储存和调运有什么作用?,提示 (1)国际互联网属于电信通信。优点: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减少了物质消耗,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通信效率,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缺点:网上信息使用时需判断真伪,发展中国家可能受到不平等竞争和文化挤压。 (2)主要是它的便捷性,不论你身处何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