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82831060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304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0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0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0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0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课件_模块一(3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心理学部分,泰和职中 李胜福制作,第二节 儿童发展理论,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三节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第四节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第五节 幼儿认知发展,第七节 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第六节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第八节 幼儿的个体差异,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第九节 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十节 幼儿身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一直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视。,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一、婴幼儿发

2、展的涵义,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婴儿期,学前期,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三、婴幼儿发展的特点,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返回,第一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与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4)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 2、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提供了儿童心 理发展

3、的决定性条件. (1)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Eg: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的故事;美国基妮的故事 (2)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二)主观因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如镜子般的反映,而是会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越明显。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

4、根本原因。 教育的任务就是根据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提出恰当的要求,激发儿童新的需要,使儿童产生新的矛盾运动,从而促使其心理发展。,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返回,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三、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主要观点: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在成熟论看来,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如动作的发展遵循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的发展规律。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

5、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的缺陷,就在于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条件。,四、行为主义观点 1、行为主义学派创立于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 要流派之一。 2、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3、主要学习理论:联结论和刺激反应论。 4、基本观点:学习是环境刺激与学习者行为反应之间的 联结过程。 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又注重学习 者对环境的行为反应。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学习本质上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见P5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1、观察学习及其分

6、类 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观察学习可以分为三类: (1)直接的观察学习 (2)抽象性观察学习 (3)创造性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3、强化的种类: (1)直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3)自我强化 练习 1、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最重要的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

7、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励措施 2、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练习 1、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A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最重要的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励措施 解析: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幼儿社会行为获得重要方式,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2、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

8、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C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解析:自我强化是班杜拉在斯金纳强化理论基础上的重新解释。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五、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第一次从精神动力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幼儿的发展和行为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反映在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发展过程中 1、本我遵循

9、的是快乐原则。 2、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是人格的心理成分。 3、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依次是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见P9页),(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 2、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六、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当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1、

10、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2、皮亚杰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构建学说,即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3、图式即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变。顺应使图式得到质变。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1)成熟 (2)自然经验 (3)社会经验 (4)平衡化,(二)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个阶段,幼儿还没有语言和 思维,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物体从儿童视野中消 失

11、时,儿童知道该物体依然存在。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 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 (2)不可逆性 (3)相对具体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但 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这个阶段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不断发 展,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七、文化历史理论 1、主要代表人物:维果斯基,他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 学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被认为与皮亚杰具有相 同的地位。 2、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

12、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 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 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 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3、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 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 能转化的过程。 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4、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 5、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 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即教学应着 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 的发

13、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6、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而发 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练习 1、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实行( )原则。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2、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 A、主动对内疚 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性对害羞 3、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经获得( )。 A、条件反射观念 B、母亲观念 C、积极情绪观念 D、客体永久性观念 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

14、、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5、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 )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6、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练习 1、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实行( A )原则。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解析: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它是人格的心理成分,一方面使本我适应现实的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 2、照料者对

15、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B ) A、主动对内疚 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性对害羞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0-1.5岁)面临的基本冲突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3、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经获得( D )。 A、条件反射观念 B、母亲观念 C、积极情绪观念 D、客体永久性观念,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D )。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

16、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5、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童的思维已经具备了(D) A、平衡性 B、同化性 C、顺应性 D、守恒性 解析:儿童能够认识到苹果没有因为切开而改变重量,这说明儿童思维具备了守恒性。平衡性、同化性、顺应性均不符合题意。 6、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A )。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解析: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因此,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身体发展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而心理的正常发展又会促进身体 发展。 一、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进程、顺序或者水平等是因人而异的, 但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