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602527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 东 农 业 大 学管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学习管理学学习心得之管理者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班级:2011级2班 学生姓名: 学号:20117199 指导老师: 2013年5月18日 目录一、对管理学的认识1(一)管理的概念1(二)管理的特征1(三)管理的职能2二、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2(一)管理者的概念2(二)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3(三)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4四、总结41、 对管理学的认识(一)管理的概念管,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

2、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广义的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二)管理的特征管理具有以下四种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

3、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有效指挥共同劳动,组织社会生产力的特性: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协作劳动本身的要求。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监督劳动,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性。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利于深入认识管理的性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学习和应用。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管理活动的过程可以通过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同时它具有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的实践性上,在实践中发挥

4、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为有效地进行管理创造条件。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对管理中可预测可衡量的内容,可用科学的方法去测量;而对管理中某些只能感知的问题,某些内在特性的反映,则无法用理论分析或逻辑推理来估计,但可通过管理艺术来评估。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来源于对它所依据的管理原理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3.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普遍性表现为管理活动是协作活动,涉及到人类每一个社会角落,它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从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集体活动的分工和协作开始,管理便随之产生。管理的普遍性决定它所涉及的范围。4.管理或管理人员任务的共同性管理任

5、务就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系统,使在这一系统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信息),去实现他们预定的目标。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以及控制。管理人员所处的层次不同,则在执行这些职能时各有侧重。例如,上层主管(如医院护理部主任)比基层主管(如病房护士长)更侧重于计划职能,但他们都需要为集体创造一种环境,使人们在其中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他们的目标,这便是他们共同的任务。(三)管理的职能1、计划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在具体内容上,它包括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确立,实现组织目标方法的确定和

6、抉择,计划原则的确立,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计划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条件。计划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管理活动。 2、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和计划,就必须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在这一结构里,把为达到目标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管理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主管这类工作的人员,并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为有效实现目标,还必须不断对这个结构进行调整,这一过程即为组织。组织为管理工作提供了结构保证,它是进行人员管理、指导和领导、控制的前提。3、领导领导就是对组织内每名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

7、信心地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努力。领导所涉及的是主管人员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目前已形成了专门的领导科学,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分支。4、控制控制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管理职能循序完成,并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这就是管理的基本过程,其中每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以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二、怎么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管理者的概念在任何组织中都有一些人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

8、、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即从事管理活动,这些人就是管理者。 一般而言,不管组织的性质如何、规模大小,所有管理者执行的基本职能都大致相同,即构建并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能够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或在资源消耗一定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尽管如此,管理者总是因其各自所在的组织类型和所做的具体工作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和层级,担任不同的管理职务,掌握不同的权力,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据此,可以将管理者简单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者,例如处于组织最高领导位置的公司总裁、副总裁、总监、总经理等,他们主要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中层管理

9、者,例如项目经理、地区经理、部门经理等,他们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在组织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基层管理者,主要是指监工、领班、班组长等,他们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中,主要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二)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1、政治素质管理者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施者。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在管理实践中,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工作责任心,勤勤恳恳,无私奉献。2、 思想素质是指管理者不仅会

10、处事和处人,而且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提高观念性技能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具备能够了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整体或全貌的能力。二是能够了解和掌握某一事物或事件对整个组织所起的作用。三是能够预见这一事物和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3、个性修养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自信、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4、知识和技术素质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

11、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5、 公关素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宏观而言,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微观而论,则意味着社会组织乃至每个公民的经济独立。接轨必然导致比较,而经济独立的本身必然是竞争的产物。因此,今后社会来自经济发展之比较的形象之争,必将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6、创新素质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有创新,整个管理工作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创

12、新贯穿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中。计划创新。计划的创新既要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又要体现计划的灵活性;既要考虑计划的超前性,又要考虑计划的可实现性。计划工作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组织创新。组织的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因事设人,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门间分工不分家,协作精神强。领导创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民主决策,职权分明。讲究领导艺术,善于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培养下属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7、 心理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们应具有敏锐的信息观念、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有效的时间观念、宽容大度的胸怀、执着的求知欲、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13、、稳定而乐观的情绪。8、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市场如战常无论是深入基层,强化生产经营管理,还是运筹帷幄,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形势作出战略决策,没有好的身体,都将留下力不从心的遗憾。因此,管理者必须选择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才能肩负起繁重的生产、行政、指挥任务。综上所述,合格的管理者对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管理者,应在新世纪的大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及素质,为本单位和本部门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三)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1.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能力 之所以把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能力放在10种能力的首位,是因

14、为我们在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建立在能够突破自我能力的前提之下的,如果不能突破自我,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 2.正确的成本观念就成本观念而言,我们一般考虑的只是在人财物等方面费用的节约。其实我们还应该加进这样一个观念,即提升人的积极性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就能够主动自愿地去承担更多的工作,那么企业至少可以减少再去招聘他人所付出的成本。3. 对技术创新的适应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管理者应当具有突破自我、锐意创新的意识,要注重技术更新。 4.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不断适应供求变化,价格随行就市。这就决定了

15、变化是市场的常态,适应市场经济,就应该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5. 准确辨识经济信息的能力面对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如何正确有效的筛癣利用信息成为企业制胜的要素之一。管理者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6. 全面提高部下综合素质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应具备全面提高部下综合素质的能力,如果你的下属在与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素质没有得以提高,那只能说明是你的问题,是你管理人员的失责。7.完成业务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分析能力管理工作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管理,很多时候不同行业类型、不同企业类型的管理工作常常具有不同特点,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的一般技术,更要具备专业能力,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做好与上级、与部下、与同事、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9. 综合判断能力管理者是企业的舵手,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