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说课稿(课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190123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菱形》说课稿(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菱形》说课稿(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菱形》说课稿(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菱形》说课稿(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菱形》说课稿(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菱形》说课稿(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菱形》说课稿(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菱形说课稿(课时)菱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菱形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菱形”一节是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三节课时。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续和深入,同时它也为本章后面几节课的学习和探索做了铺垫。所以,虽然本节内容所占章节不多,但是在整章中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的重、难点重点: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难点: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得到菱形的性质。设计理念:基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动手能力差,不喜欢枯燥的文字说教,喜欢有声有色的教学和学生接受知

2、识的特点。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节内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解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并会初步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论证。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中使知识点得以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量和学习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教师、学生、课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的,为他们后

3、面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三、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我校的条件、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教法: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以为载体,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代劳,以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教学手段上,我将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这一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前,我将利用“超级画板”制作精巧、灵活的,并在课堂上适时的播放,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直观完美的体现。设计理念: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向新的知识体系过渡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水平有限,有必要采用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载体。适度科学的练习,可以使学生

4、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学效果更理想。学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的指导、提示启发下,学生尝试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养成勤动手,勤钻研的习惯。通过自主探究、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习惯。四、教学程序设计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得出定义在此,首先我将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教具衣帽架,发现不管衣帽架如何伸缩变化,其四根木条围成的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直观的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然后,我又让学生任取一个平行四边形量得其四条边的长度,交流所得数据,发现所有

5、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从而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得出菱形的定义,即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回顾了上节课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又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开展做了情景创设。实物教具的应用,生动形象的使知识得以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感性认识。手脑并用深入理解揭示内涵在学习了菱形定义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入的探索菱形的性质,在此我将利用“超级画板”软件根据课本知识制作一个菱形,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所给菱形除了四条边相等这一性质外,对角线还有何位置关系?对角线和所在的两个角又有何位置关系?你是怎样发现他们间的关系的?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在巡视的过程中,我给于适当的点

6、拨。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述说所发现的结论,小组和小组间进行补充,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确的结论,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经过学生的讨论回答,最后我对学生所做的回答进行总结。同时,为了更形象的理解刚才师生共同发现的结论,这时我让一学生到台前动手亲自操作:用鼠标拖动菱形的动点,改变菱形形状。这时超级画板会自动测量在相应情况下菱形的四条边长度变化;两条对角线的交角和每一条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所分的两条线段的数量变化;以及对角线把所连对角所分出的四个角的数量变化。使静态、枯燥的数学学习趣味化,生动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总结以及的形象演示,经过自主探究,从而发现:不管菱形如何变化

7、,都有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对角。至此,本节课的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并从中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计理念:对上面两部分的教学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和直观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而实物教具、的利用,将抽象事物转变为具体的事物,增强了直观效果,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多媒体的利用,不仅直观、逼真而且能容纳较多的信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还能吸引学生兴趣,加深记

8、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启发诱导初步运用注重参与为加强学生对菱形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在这一部分,我趁热打铁,首先,我设计了五个填空题,让学生小试牛刀,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接着,通过课本的“想一想”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又设计了两个习题,其中第二题是根据课后的阅读材料设计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思想。设计理念:在这一部分我将采用“讲练结合法”。教师在完成新课后,在课堂上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教师并给与一定适时的点拨,对学生体会知识灵活具体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

9、和实践操作的水平是大有好处的。回顾反思交流体会加深理解在这一阶段,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顾、归纳本节内容,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全面总结,并设置异步作业,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为了加强学生对“菱形”性质的进一步掌握理解,最后我又设置了一道“创新思维”的题目,目的是开阔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设计理念:通过回顾、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消化吸收,理顺了各知识点间的关系,使知识系统性得以完备;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采取异步作业的布置,这样就使不同层次面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且优生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