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90070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67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7页
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7页
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7页
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7页
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全套课件(2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说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学习经济学说史有哪些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理解经济理论的好帮手: 掌握研究方法论的有效途径:,学习经济学说史有哪些问题?,2、经济学说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以“过去”经济学说为对象的一种研究 Dead for thirty years (De Marchi & Lodewijks, 1983) Donald Walker (1988)past writing,学习经济学说史有哪些问题?,3、什么样的研究是经济学说史研究? 确定某种理论学说的特征(establishment) 解释该学说 (elucidatio

2、n) 评价 (evaluation) John Maynard Keynes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学习经济学说史有哪些问题?,4、评价某一经济学说(者)的角度有哪些? 首创性(original) 重要性(important) 用现代知识来判断(in light of modern knowledge) 逻辑一致性(logical consistency) 与目标、现实的比较(achievement, reality) 方法论的评价(methodology),学习经济学说史有哪些问题?,5、为什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履历

3、? George Stigler (1976) “detailed biographical knowledge is irrelevant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work”,学习要求,1、一个理论的提出、一种学说的形成原因 2、理论在方法论方面的继承关系 3、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4、对现实经济发展有何意义?,学习大纲,19世纪70年代外国经济学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 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思想 边际革命的兴起 奥地利学派 数理学派(杰文斯与洛桑学派) 美国学派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制度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

4、参考文献,经济分析史,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91。 Economic Theory Retrospect, Mark Blaug,5th. Ed. Cambridge Press, 2003。 经济思想的成长,亨利斯皮格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经济思想史 Stanley Blue,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经济学说史,姚开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文献,www.cepa.newschool.edu www.phoenix.liu.edu ec.mcc.ac.uk 经济学方法论,谢拉 道,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第十一章 李斯特的经济学说与 德国历

5、史学派的演进,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 第五节 新历史学派的基本经济观点 第六节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一、主要代表人物 1、古斯塔夫施莫勒(18381917) 从1864年起,他历任德国哈莱、斯特拉斯堡、柏林大学经济学教授,并被政府封为贵族。 主要著作 国民经济学大纲(19001904) 创立和主编的德国立法、行政和经济学年鉴(1880),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2、威尔纳桑巴特(18631941年) 曾在柏林、比萨、罗马的大学攻读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和法律。先后在布雷斯劳大学、柏林高等商业学校任教,1917年转到柏林大学任教。 主要著作 现代资本主义(1

6、902年),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3、其他主要代表人物 布伦坦诺(1844-1931) 瓦格纳(1938-1917) 谢夫莱(1831-1903) 毕歇尔(1847-1930),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二、新历史学派的社会经济背景 1、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2、德国的“社会问题”突出,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某个国家组织的经济。 基本特征 一、基于自由的交换和贸易关系,使个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不可分割; 二、国家权力是一切权力的中心,并以各种制度和法律统辖社会各个单位。,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

7、,提出国民经济概念的原因: 1、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设 2、反对古典经济学的“世界主义”,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提出国民经济的研究方法 1、把握国民经济的种种社会关系; 2、弄清国民经济的具体特征,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四、方法论 1、不再简单地否定经济规律的存在,甚至认为探索这种规律是经济科学的主要目的。 2、以“历史的统计方法”代替了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的生理方法”,第四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第五节 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一、强调心理、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关系 三、强调国家的职能,第五节 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四、桑巴特对资本主义发展

8、的历史总结 1、首先强调建立与新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2、强调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强调企业家是现代经济的主体 4、市场形成和市场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节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社会经济政策改良主义 (“讲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论或者资本主义变形论 瓦格纳、布伦坦诺 桑巴特 二、改良主义社会经济政策社会政策联合会 三、国家社会主义瓦格纳,第六节 新历史学派的影响,统治与衰落 影响: 1、布伦坦诺及桑巴特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工联、卡特尔 2、发展经济的借鉴意义 3、研究方法论的贡献 4、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第十二章 边际学派的兴起,阅读

9、文献: 理查德.S.豪伊著 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R.D.布莱克,A.科茨等编 经济学的边际革命:说明和评价,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晏智杰 著 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十二章 边际学派的兴起,边际革命、边际主义marginalist revolution; marginalism William Stanley Jevons Carl Menger Lon Walras,一、边际学派的概况,18711874,Menger Austrian School,Jevons,Walras Lausanne School,18901894,Cl

10、ark,Marshall Cambridge School,19341947,Hicks,Samuelson,二、边际革命兴起的原因,1、经济学这门学科自发的理智的发展;(an autonomou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ics) 2、哲学潮流的产物;(the product of philosophical currents) 3、经济中一定的制度变化的结果;( the product of definite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the economy) 4、对社会主义(马

11、克思主义)的抵抗. (A counterblast to socialism, particularly to Marxism),二、边际革命兴起的原因,(William Jaffe;A.W.Coats) 科学的社会学 谁是那些参加科学活动的人?他们的人数、教育、社会地位、生活资料、个人动机和机会、通讯工具、制度如何?有什么样的重要读者对象需要它来说服,有些什么样的对象会使用、传达、发展、修改或者不接受他们的结论?科学节本身内部有什么社会压力会影响新事物或者旧事物?,二、边际革命兴起的原因,1、特殊的社会环境因素 2、哲学背景 3、理论基础背景 4、学术背景 5、知识结构 6、经济学学术环境,

12、三、边际革命的特点,1、三个国家三位经济学家几乎是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1871年,德国的卡尔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1871年,英国数理学派的创立者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 1874年,法国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三、边际革命的特点,2、公开否定劳动价值论 宣告了古典经济时代的结束,三、边际革命的特点,3、研究的内容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经济增长、强调供给的要素 Main Lines of Classical Economics:,The economic problem is seen in essence as a contrast between nonaugme

13、ntable land and augmentable labour with capital subsumed under the latter as equally augmentable intermediate goods.,The function of economic analysis wa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labour force on the rate of growth of aggregate output.,Free competition was

14、thought to be desirable because it tended to expand the area of the market by bringing about an improved division of labour; economic welfare was conceived in physical terms and taken to be roughly proportional to the volume of output.,边际主义学派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给定数量的资源约束内寻找最优点。 为供给量固定的生产要素规定价格和分配资源是唯一的

15、经济问题,把关于生产性资源由于时间关系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变化的一切问题置之不顾。(Mark Blaug,1971) The New Departure:,After 1870, however, economists typically posited some given supply of productive factors, determined independently by elements outside the purview of analysis.,The essence of the economic problem was to search for the cond

16、itions under which given productive services were allocated with optimal results among competing uses, optimal in the sense of maximizing consumers satisfactions.,This ruled out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both increases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dynamic expansion of wants, effects that the classical economists had regarded as the sine qua non of improvem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