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定格》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6506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无定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文无定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文无定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文无定格》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文无定格》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无定格》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无定格》ppt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散文在我国,与诗歌同样历史悠久,样式多样,风格众多,写作手法更是屡翻屡新。 就笔法而言,前人就有“对偶” “借影”“写照”“进步”“虚托”“巧避”等说,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属于“旷达”一类,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带有寓言性质的“无中生有”一类,树立这一形象明理以托讽,侍坐章“一字立骨”,苦斋记“就题字生情”,游沙湖“奇异”,项脊轩志则为“感慨”不一而足。,从体裁上看,有传、语录、序、志等样式。记人记事、抒情、议论、描写都有,既有散体,也有骈体。就内容而言,有的重形象美和文辞美;有的侧重于情;有的侧重于理;有的则情理兼用,互相渗透;有的则是表现一种趣味。文虽短小而情味隽永,形式

2、新颖生动,不拘一格,贴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篇目,值得反复研读品味。,前面已经学习了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两方面把握古代散文的方法。本单元鉴赏角度是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目的是要我们把握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些特点,同时也利用这一点来培养我们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编写者的意图是想将古代散文相对集中编排,有助于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与散文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作家作品: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

3、)人,世称柳河东。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 本文一篇寓言性传记文,借“传”立“说”,用种树之道,说治民之理。,解题,本文名“传”,实际是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针对当时官吏烦政扰民现象而言。,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 苛捐杂税繁重, “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 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 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 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

4、谓“橐驼”云。,原来,当初 因病患病 好像骆驼一样 称呼 听说 很好 给取名 本来 于是就,疏通文意:,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 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 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 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以为职业 他的 叫 名词意动用法 凡是 有势有权 全,都 接他到家中 供养 察看 即或 硕大茂盛,早实以蕃。他植者虽 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实,结果实 蕃,多 即使 暗中观察模仿 没有谁 赶得上,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 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 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活得久 茂盛 天性 指自然生长规律 尽

5、 本性 罢了 性质方法 根 要舒展 捣土用的杵 这里用作动词捣土,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 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 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 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这样做了之后 离开 回头这里指看 抛弃 天然的品质 得到保全 本性不会丧失 妨害 生长 使它硕大茂盛 形容词使动用法 它的果实,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 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 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也并没有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 形容词使动用法 这样 (他给树)培土 (忧伤他太)过分,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 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共疏

6、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 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察看 猛兽的爪子这里用作动词 用指甲划破 树皮 本性 一天天的远去了,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所以不如我啊 即“故不若我也”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除了顺应树的本性)我又能做什麽呢 即“吾又能为何也哉” 疑问句种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 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 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 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 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经验 治理(百姓) (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使繁多 喊 官府命令,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蚤织 而缕,字而幼孩,遂而

7、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 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勉励 纺织 养育 喂养好 敲响鼓 聚集 晚餐 早餐 慰劳 尚且,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故病且怠。若是,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即“又以何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懈怠 像这样 那麽和我们 从事的行业难道也有类似吗?,问者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好 我问种树 治民的方法 传播 作为官吏们的鉴戒,思考: “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根拳而土易 虽曰爱之, 促尔耕 旦视而暮抚 其实害之; 勖尔植 已去而复顾 虽曰忧之, 督尔获 爪其肤以验 其实仇之。 早

8、缫而绪 摇其本以观 早织而缕 字则幼孩 遂而鸡豚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以种树技艺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 窥伺效慕, 且硕茂,早实以藩 莫能如,以种树态度和方法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 “舒”、“平”、“故”、“密” “拳”“易”“过”“不及”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写作特色:,以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进行类比: 他植者(类比)为官者 种树马马虎虎 不关心老百姓痛痒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长人者好烦其令”: “旦视而暮抚”“爪其肤”“摇其本”。 “旦暮吏来

9、 而呼”“鸣鼓”“击木”。 “木之性日以离” 百姓在烦琐政令下“病且怠”,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养树术 (类比)养人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其莳也若子” 要爱护老百姓 “其置也若弃” 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总结全文:,本文主题:,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写作特点,简洁而生动,对比与映衬,婉约而多讽,但文章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橐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形象而又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折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

10、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媒:介绍,夸耀。 屣(x):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鸣:申诉,控告。,拓展阅读:,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本诗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愤。诗中的西岩即指西山,在山青水绿之中自遣自歌、独来独往的渔翁,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看似写渔翁,实际是写诗人自己。诗人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生动真切、情景相融、

11、奇趣荡胸、意味深长。“奇趣”二字可以概括全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元和五年,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于此,改名愚溪。本诗描写了诗人被谪闲居的生活,诗人自幸被贬,得以独来独往,无拘无束。但隐隐也不免流露出这种闲适似乎过于孤独了,而幸被贬的说法倒像是激愤而出的反语,正所谓意在言外,耐人寻味。,练习:,一、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各句加点的活用词。 (1)名我固当 (2)驼业种树 (3)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4)其筑欲密 (5)爪其

12、肤以验其生枯 (6)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名词作动词,起名,为命名,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使动,使尽,名词用作动词,用杵捣土,名作动,用指甲划,使动,使繁衍,二、根据提示,选择下面句中虚词的正确用法。 且(A 连词 ,而且;B 连词,况且;C 连词,尚且 D 副词,姑且;E 副词,将近)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 (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 臣死且不辞,卮酒焉足辞 ( ),A,E,B,D,C,三、解释下面一组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故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 既克,公问其故( ) 故遣将守关者

13、 ( ) 君安与项伯有故( ),所以,因果连词,旧土,形容词作名词,原因、缘故,名词,特意,副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名词,四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不抑耗其实而已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4)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下面所说的是事实。,那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下面所说的是事实。,小民,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今义指人格卑劣的人,把作为,今义“认为”,五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 其性焉尔。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茂盛啊,(而是)能顺着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来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罢了。,虽然说是爱它,那实际上是害它;虽然说是忧虑它,那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