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359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型化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为了更好的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充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行政人资部于2017年12月开展了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调研工作。本次调研工作从职位分析评价、薪酬激励、绩效评价、培训开发等几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最终形成以下报告,本报告包括三部分即人力资源状况、调研分析、改进方案。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一、总体结构公司截止2017年11月底在岗人员352人其中:1、中高层管理人员:33人 占总人数9.4%2、一般管理人员: 68人 占总人数19.3%3、销售人员: 99人 占总人数28.1%4、技

2、术人员: 27人 占总人数7.7%5、一线生产人员: 111人 占总人数31.5%6、实习人员: 14人 占总人数4%中高层人员: 33人一般管理人员: 68人销售人员: 99人技术人员: 27人一线生产人员: 111人实习人员: 14人二、中高层人员结构分析图表分析:从年龄结构图来看,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30-40岁区间人员分布较大,占总数的51%,说明公司管理人员分布基本合理,逐步向年轻化趋势发展;就专业程度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占比31%,说明在提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的专业技能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学历和职称结构来看,大专人数以及无职称人数占比达(50%-60%),因此,学历水平及职

3、称的提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三、管理人员结构分析(行政、计财、安环、供应、家委会、公寓楼、各厂核算员、主管、设备员)25岁以下3人26岁-30岁7人31岁-35岁13人36岁-40岁15人41岁-45岁14人46岁-50岁9人51岁-55岁7人本科11人大专12人中专8人高中28人初中9人图表分析:就目前现有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来说,30-45岁各阶段分布基本均匀,但年轻的管理人员(26-30岁)数量有待提升;从学历结构来说,管理人员普遍集中在高中学历(41%),专业教育层次较低,需要继续深造提升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四、技术人员结构分析(技术中心、氟树脂、质管部)45岁以上 2人41-45岁 3人

4、36-40岁 5人31-35岁 7人26-30岁 8人25岁以下 2人20年以上 3人16-20年 2人11-15年 6人6-10年 1人5年以下 15人硕士 1人本科 7人大专 9人中专 8人高中 2人中级 4人助理工程师 7人技术员 3人无职称 13人图表分析: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年龄结构分布基本合理,26-35岁区间占56%,说明公司现有技术人员趋于年轻化,富有创新与活力,但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从入职年限来看,公司技术人员5年以下厂龄占比较大(占56%),流动性较大,也成为人力流失的隐患;目前公司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仅为30%,且无职称人员占比高达48%,说明在技术人才培养以及职称技

5、能提升方面应着力提升。五、销售人员结构分析(*部、*剂、市场1-6部、项目部、建涂*)25年以上 1人21-25年 1人16-20年 9人11-15年 4人6-10年 11人1-5年 73人46-50岁 3人41-45岁 6人36-40岁 16人31-35岁 15人26-30岁 38人25岁以下 21人本科 16人大专 59人中专 12人高中 12人图表分析:公司销售人员年龄机构分布基本合理,年轻业务员与老员工比例协调,优势互补,既发挥了年轻人活跃的思维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了老业务员丰富的实战经验;公司销售人员大专及本科占比76%,结构分布基本合理,能够满足现有需求。 六、生产人员结构分析

6、(*、*、*、*漆)25年以上 5人21-25年 16人16-20年 18人11-15年 14人6-10年 13人5年以内 45人50岁以上 2人46-50岁 9人41-45岁 25人36-40岁 30人31-35岁 20人26-30岁 14人25岁以下 11人大专 6人中专 26人高中 48人初中 31人图表分析:一线生产人员是我们公司的骨干群体,这也决定着我们生产任务的完成以及年度经营计划的实现。从厂龄来看10年以上的占比达47%、年龄36-45岁占比达49%,公司生产一线职工整体趋于老龄化,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不利于公司长久发展,进一步培养年轻员工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从学历角度看整体学历

7、偏低,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七、内退保障分析(内退、下岗*)注:以上数据以2017年11月工资和社保基数。人均17325元/年八、入职离职2017年新入职人员:76人,其中*事业部:45人 占比59%其他人员: 12人 占比16%制漆厂: 7人 占比9%*厂: 3人 占比4%行政*部: 2人 占比3%市场*部: 2人 占比3%市场*部: 2人 占比3%市场*部: 1人 占比1%*厂: 1人 占比1%*部: 1人 占比1%2017年离职人员:35人,其中*业部:11人 占比31%其他人员: 2人 占比6%*厂: 6人 占比17%*厂: 5人 占比14%*人员: 6人 占比17%*中心: 2人

8、占比6%*厂: 2人 占比6%*厂: 1人 占比3%通过以上对比入职、离职人员以销售、制漆占比高,人员流动频繁,*事业部尤为突出,几乎每月都有入职和离职人员。第二部分:调研分析 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完善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行政人资部特向全体员工发放问卷调查表,此次调查主要针对中高层、员工两方面做调查问卷,针对人力资源工作通过不同角度、立场的调查,使我们更全民、更充分的掌握现有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方向,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工作分析、定员定岗、岗位说明书行政人资部面向公司(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228名员工做了调查问卷。根据“您认为目前的岗位职责划分如何”一题

9、的回答统计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有87.8%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对自己部门内部岗位职责的划分非常清楚、比较清楚或基本清楚,但仍有12.2%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觉得内部的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楚或非常不清楚,详见下图。图1-1公司员工对岗位职责的清楚程度图1-2公司各部门对岗位职责的清楚程度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生产制造厂中,有20.9%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非常不清楚,这对公司整个生产的正常运转危害极大,因为员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含糊不清,那么我们精细化生产就无从谈起。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中,也有12.5%的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这与公司向来提倡的科学化管理是背道而驰

10、的,因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都不了解的管理人员能够带领本部门员工去实现组织目标。这一方面同时也反映出公司对部门职责的界定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公司高层经常给部门中层领导指派临时性的工作任务,使他们无所适从。如果整个公司的员工都习惯于按照领导指示工作,而不是按照既定的岗位说明书文件来开展工作,那么员工将蔑视公司规章制度,服从领导权威,长此以往,公司的各项改革都难以深入。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就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学历水平的评价也是有一定局限的,例如对中高层调查“您认为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能力如何”一题中,有13%的中高层认为自己的员工工作能力是勉强胜任的;而“您认

11、为本部门员工的学历水平如何?”一题中,有30%的中高层认为自己的员工在学历水平方面是勉强胜任的,而在对员工的调查问卷中“您觉得自己的经历和能力与现在的职位如何”一题中,有22.9%的员工认为自己对目前的工作有点力不从心或不适合,这说明我们公司在人员任职资格要求和现有员工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应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二、绩效考核针对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案,结合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中高层对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的激励效果基本认同,但仍有17%的中高层觉得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不明显。在对员工的调查当中,就“现有的考核结果对您工资收入的影响如何”一题中,有40.3%的员工认为现有的考核结果对自己的

12、工资收入小幅减少或大幅减少,详见下图。图2-1公司现有考核结果对员工收入影响程度 图2-2公司现有考核结果对各部门员工收入影响程度从上图可以看出: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各部门员工来说,收入均有小幅或大幅减少(占总数的40.3%),收入明显增加及小幅增加的占21.4%,说明我们现行的绩效方案对员工的考核大于奖励,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三、员工培训我们对员工就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进行了调查,其中60%的员工明确表示有非常迫切或比较迫切的培训需求,期望通过掌握更专业和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各层次的员工愿望都非常强烈(见图3-1、3-2)。我们在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中,61%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觉得培训学到的

13、知识对本部门员工实际工作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但仍有13%的主管认为培训知识对员工实际工作帮助不大(见图3-3)。图3-1员工对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图3-2各部门员工对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图3-3主管认为培训对员工实际工作帮助大小通过调查发现,员工除了对培训的需求以外,还对培训的有效方法、培训时间、频率以及培训地点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实际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例如:调查中有33.8%的员工认为拓展训练是最有效的培训方法,34.2%员工认为邀请外部讲师到公司授课或参加外部培训机构的公开课培训效果比较有效;在培训时间方面,有54.3%的员工认为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培训,并且有52%的人认为每月培训一

14、次比较合适;在下年度培训工作重点方面,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员工对岗位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与协作、职业心态与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办公软件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同时在培训方面,我们也收集到很到比较好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建议公司培训时要和被培训人员沟通,寻求培训的需求,按需求培训效果最好;对公司培训需求做调研,依据需求做培训计划,对培训的效果做评价,由行政人资部负责全厂职工的培训指标,而不是由每一个部门来做;参加专业知识、技能讲座的学习参观,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管理方法;公司因针对不同专业或岗位应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基层员工也应有更好的职业生涯的培训以及公司高层不定期的座谈与周围同事的交流等,这些建议都为我们今后的培训工作设定了比较好的努力和发展方向。四、薪酬分析1、工作量与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