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740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教学的多样导入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当然,说的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不过,这句话对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教师讲课导入得好,引人入胜,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下面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一、游戏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动

2、力。而学生最大的兴趣莫过于做游戏了。为了使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一上课可以结合上课的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做游戏,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贴鼻子”的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用手帕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分别让他们来“贴鼻子”。结果,一个学生把鼻子贴到了嘴巴上,另一个则贴到了眉梢上。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课堂上乐成一团)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贴错了? 生:因为他们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 师:对!他俩的眼前是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当然贴错了。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地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

3、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教师的问题上,有部分学生已偷偷地打开课本)师:这堂课我们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论是做游戏的学生还是看游戏的学生情绪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用游戏激趣导入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谈话导入法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用得最多,也最简便,一般不需要准备教具,而只是要找准谈话的切入口,通过自然的谈话提示出学习的内容。教学卖火柴

4、的小女孩一课我是这样导入:师:同学们,春节刚过,请大家来谈谈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畅所欲言,师引导说出过年幸福、快乐的感受。)师:大年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团圆的节日。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她却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是谁?(生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心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讲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同学们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已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她的命运,于是教师揭题,水到渠成。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表面上只是字面上换了个位置,而其实际意义何止于此。三、设疑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

5、探索的火种。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积极参与“释疑”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提出疑问:1、凡卡是谁?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4、爷爷能收到信吗?这些问题紧扣课文中心,直奔主题,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领着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悬念无疑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正如夸美纽斯认为的那样,教学应当“燃起学生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研究,要想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沉浸在积极思考的探索中,教学中必须精心设疑、激疑、质疑,使每一位学生达到思维活跃,

6、兴趣浓厚,求知欲高涨。四、故事导入法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诙谐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鲁迅恐怕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作家之一。学生往往只知道鲁迅是严肃、深沉、激烈的一面,却不知道鲁迅也有幽默、有趣的一面。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先向学生介绍鲁迅,而且主要讲述了以下这个小故事:鲁迅很讨厌理发,有时懒得数月不理。有朋友说:“看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有一次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

7、还在理发结束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精雕细刻”地做,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 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 如此,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鲁迅,就出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备感亲切,在愉快的笑声中进入学习。五、音乐导入法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使人赏心悦目,

8、心旷神怡。如果在课前导入时放一段与之相关的音乐,容易荡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中。如教学月光曲时,我先向学生播放钢琴曲月光曲,请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后请同学谈谈听后的感受。老师引言:这就是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月光曲的完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就这样在音乐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堂课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音乐与语文有着内在的联系,它完全可以走进语文课堂,使生动形象的优秀教材更闪光彩,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多种多样。成功的导入法,就会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在教学中,我们应认真探索、精心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