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0850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7套练习试题--收藏版-含答案(内容超全)(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基础部分-习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的( D )而划分的。A历史顺序 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 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2、法律主要表现的是( B )的意志。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3、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所决定的。A意志 B思想 C物质生活条件 D上层建筑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 B统治阶级的规则就是法C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 D统治阶级的行为就是法 5、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 D )A国际公约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特别行政区 D司法判例6

2、、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B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无溯及力。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情 B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C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7、从法的起源看,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C )A在原始社会中期产生的 B不是从来就有的,整个原始社会都没有C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D是从来就有的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 B )A劳动法 B法律 C刑法 D婚姻法9、法律是以( B )为基础的。A意志 B经济关系 C政策 D政治10、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B )A司法部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部 D安全局11

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 C )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2、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B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检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3、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法律采用( 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14、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D )A1982年宪法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15、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B )A党中央 B广大人民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16、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 D )适用我国法律A可以 B可以不 C有的 D一律

4、17、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 )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18、( B )决定法的本质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C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19、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靠( D )A社会舆论 B领导威信 C自觉遵守 D国家强制力的保证20、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经济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21.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二者( C )A规范内容相同 B要求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调整范围相同22、“执法必严”的含义是指( C )A对犯罪分子的处理必须从严 B实行严刑C必须严格执行法律规定

5、,维护法的权威和尊严 D坚决打击敌对分子2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 C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C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 D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2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机关是指( D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B所有国家机关 C党的领导机关 D司法机关和国家的授权机关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包括(ABCD )A宪法 B法律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E

6、经济法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AB ) A前提 B基础C体现 D 手段 E保障 3、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AD )A体现 B前提 C基础 D保障 E来源 4、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ABD )A法律清理 B法律汇编C法律制定 D法律编纂 E法律修改 5、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ABCD )A 各政党 B国家机关C 、社会组织 D公民 E无行为能力人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ABCDE )A正确 B合法C及时 D合理 E公正 7、社会主义法的适用遵循的原则有(ABCDE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

7、使职权 D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E实事求是,有错必纠8、法律的效力包括法律( ABC )具有约束力。A在什么地方 B在什么时间C对什么人 D针对什么性质的事情 9、构成违法行为的要素包括有(ABCE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C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E行为人有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10、法律责任一般分为(ABCD )A违宪责任 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E经济责任 11、法律制裁一般分为(ABCE ) A违宪制裁 B民事制裁C刑事制裁 D财产制裁 E行政制裁 12、在我国,依法治国是(ACDE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治理国家的

8、唯一方略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 BCD )A法律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4、国家与法是( CD )A从来就有的 B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C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 15、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ABCD)A从个别调整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B从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C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为法的调整 D从习惯法调整发展为成文法调整 16、法产生的原因是( ACD ) 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 B

9、国家的产生C私有制的产生 D生产力的发展 17、法律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 ABC )A法律何时生效 B法律何时终止效力C法律有无溯及力 D法律何时公布 18、某人由于犯罪被判一年有期徒刑,对被害人赔偿2500元,又被单位开除公职。该人所承受的法律制裁主要有( ABC )A行政制裁 B民事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19、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基本法律( BC )A在局部地区生效 B在全国范围内生效C对在外国的我国公民生效 D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的一切外国公民 20、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是( ADE)A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 B关系不很大C是对立关系 D法律与道德关系非常密切E既不

10、可等同和混淆,也不可分割和对立 21、根据法定解释的主体或性质的不同,可以认为法定解释包括:( ABC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 D宪法解释 22、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ABCDE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C一切规章 D各项政策和纪律E乡规民约 23、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 ABCE )A奴隶制法 B资本主义法C封建制法 D宪法 E社会主义法 24、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 ABCDE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E强制作用 25、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ABCD )A宪法和行政法 B民商法和经济法C刑法和诉讼法 D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E社会法三、简答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答:法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