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039912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word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专业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批评与创作的张力做了几年的文艺批评工作,写了些长短不一的评论这些批评文字又集中在戏剧评论上,范围非常窄。大多时候,我对自己的文章也不满意,一直很困惑的问题是:理想中的评论该是什么样子?今天,仅从我所从事的非常狭小的领域出发,通过对自己工作的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通过对文艺批评内部几组概念的思考,参与到当今对于文艺评论的讨论中。技术批评与思想探讨按照评论关切的内容,我将目前的评论文字分为两类,一类我称之为技术型的评论;另一类,我称之为思想探讨型评论。技术评论,多针对作品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剧本的结构,导演的调度,演员的表演,有时甚至会具体到某个道具的使用是否准确。这一类的评论多半是非常专业的,大多

2、评论者也都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这种评论,有的时候能直接起到应有的作用那就是导演言听计从,会很快更改某些细节上的设计,甚或也有可能去修正一些结构性的要素。但这样的评论其实很危险。评论者往往从自己的观看立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思考某一个细节该怎么处理,但这种细节与导演的整体构思是否一致,与戏剧的走向是否合拍,却又是很难验证的。因此,经常的情况是,创作者对于此类评论视若不见。这其中除去创作者本身的“顽固”秉性之外(作为创作者,他要是对评论意见都言听计从,真是很难结构一部戏) ,过于技术性的评论,做得不好,就会有指手画脚的嫌疑,而看到自己的评论不被接受,因而怀疑创作者的诚恳,这就更为不必要了。文艺

3、批评的某些方面,比如说戏曲评论,有时就需要非常技术化的评论。真能把技术评论做好,其实已经很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更多的还是思想上的探讨。我不否认在文艺批评中强调思想探讨的重要性我的大多评论都是此类写法,经常被人认为社会关怀太多,戏剧训练太少。有许多思想性的评论是从作品的观念出发,讨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讨论创作者的美学趣味的。但我们看到的许多思想探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看上去是从作品出发,实际上天马行空。比如说, “从某部作品谈最近一段时期的创作倾向” ,或者“从某部作品看当下创作思想的若干问题” ,等等。这类思想评论,看上去很有“理论水平” ,也很有学术修养,但这种理论与学术,都有着

4、过于宏观、过于迂阔的问题。随着学习文艺理论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评论,往往是从文艺理论的概念出发,把作品、作家当作了阐释某些概念的材料。将评论文字区分为技术型和思想型,我无意否定以上两种类型的评论,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二者紧密的结合,从对文本精细的技术分析中,抽取出其中最关键的舞台要素,将之与这部作品所关切的核心思想问题关联在一起。这或许就是某种“理想评论” ,但这种评论有没有可能?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与评论氛围中,在我们所受到的学术训练的刺激与约束之下,我们又能做到哪一步?大众媒介与“内循环”像我这一拨的年轻学人,最开始的批评,直接面对的就是大众媒介,就是在大众媒介上发言并通过大众

5、媒介传播。我最开始写的一些文章,会有许多“我想”2、 “我以为”之类的话这一类的批评,与其说是在面对文本,不如说是在面对自我。这种“读后感”式的评论,有它一定的道理。许多并非戏剧专业的读者,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作品做出自己的感性判断,是非常容易和读者沟通的。我至今也很爱看一些读者的感性文字,因为其中保存着鲜活的观剧感受。但问题是, “读后感”的写作者拿出的个人感受式的评论是有限度的。如果批评家凭借着喜怒爱憎,对着作品指手画脚,有些自以为是的霸道,就变得面目无趣了。由于“读后感”式的评论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大众媒介比较偏爱这种批评文字,有时甚至是在刺激着这一类的评论。当大众媒介越来越被关注的

6、时候, “读后感”在大众媒介的刺激下,越来越往“酷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不管是对待什么样的作品,经常是以激烈的否定来引人注目(如果否定是出于个人或集团利益,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而且,否定性的文章,也往往是攻其一点,不顾及作品的整体,也不顾及作品所嵌入的社会语境。比如说对于孟京辉的作品,我越来越发现,批评他似乎成了批评中国足球,已然成了时髦,在这种风气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大众媒介上,理性的批评也就越来越少。除去这种面对大众媒介的批评,还有一种批评,我称之为“内循环”的批评。比如说某些研讨会,比如说某些专业刊物。内循环的意思是评论者的评论说给创作者听,甚或是说给评论者听

7、的,是让评论者讨论的。我不知道,批评界这种内循环的批评如此盛行,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得奖、评职称等现实因素,是不是与此有关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但让我不满的是,相比于大众媒介上“酷评”的泛滥,在“内循环”的评论中,又常见些不痛不痒的批评。这一类文章大多肤浅,对于作品的分析,都有着自己的“套数” 。“内循环”的批评,也经常讨论些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些探讨,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内循环”的好处,是它有可能将评论推进、深入。但这些讨论,往往局限于戏剧界内部,不向大众开放,那些深刻的理论问题,缺少了来自社会的检验,会让人怀疑其命题的真与伪。如果说, “读后感”式的批评,在市场机制下,刺激生长了“

8、酷评” ,将评论与创作脱离,而过于内循环的批评,是我们以往的戏剧体制造成的,看上去像是沟通着批评与创作的最好方式,但由于缺少大众的参与,因而缺少对于普通观众所关心问题的敏感。批评界如果将自身的内循环开放一些,在讨论中听听普通观众的意见,会不会对严肃的批评略有刺激?其实,无论是大众媒介的“酷评” ,还是“内循环”的评论,尽管渠道不一,状态不一,对于批评者来说,都有着要坚持的底线。有评论家将此命名为批评者的“自律” ,亦可称之为批评的“公心”即批评是要为整个戏剧环境承担责任。批评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张力评论家经常抱怨:要不就是创作者过于强势,对于批评毫无接纳的诚意,要不就是与批评者关系良好,使得批评变

9、得碍手碍脚。批评自然要面对一些具体的创作,会和创作者有一些碰撞,那么,在碰撞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一种良性的关系呢?我非常希望评论者和创作者之间保持一种有张力的关系不是那么近,不是近到他出一个作品你就得为之鼓掌喝彩;也不是那么远,远到他出一部作品,你就得拼命地挑刺。理想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张力的关系。这种张力,既存在于批评有不准确之处,在创作者辩驳与反批评中,会加深批评家对创3作者的理解;也存在于批评有些精准之处,能够使得创作者加以反省。那么,如何保持这种张力呢?仅仅在创作与批评之间保持这种张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打破批评与创作之间的二元关系,在这种二元关系中,引入读者(观众)作为第三种要素,将读者(观众)作为批评的直接受众,将创作者作为批评的第二受众,批评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有新的可能。有了读者(观众) ,批评就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创作,批评者通过对公众的发言,阐发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而这种思想与见解,经过观众的视线,经过公众的反馈,重新抵达创作者。远近之间,或许因为有了这第三个要素的介入,而变得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