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027450 上传时间:2017-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文化研究专业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宋末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与江西宗派图【内容提要】江西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 ,是北宋末期一个带文学流派性质的诗人群体。以地缘为基础的南昌临川建昌诗人群体和以诗学思想为基础的符离临川诗人群体的双重整合,是其发展的主导线索。大观年间,以徐俯为首的豫章诗社和吕本中发起的“东”字韵诗唱和,带来北宋末期山谷后学“同作并和”的繁荣局面,成为江西宗派图绘制的基础。 【关键词】 徐俯 豫章诗社 吕本中 江西宗派图 江西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 。该图作于大观末、政和初这一时间段 ,尊黄庭坚为诗宗,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为派,是对存在于北宋末期的一个带文学流派性质的文学群体的总结。江西宗派

2、,后人目之曰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历来就是宋诗研究的热点。但江西宗派是怎么形成的?宗派图绘制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些十分重大的问题,迄今似乎并没有完全弄清楚。我们认为,在江西宗派的形成过程中,有两条发展线索、两个领袖人物、两个标志性事件值得留意,这就是本文即将论述的所谓山谷后学的双重整合,以期解读江西宗派图产生的基础。一 以徐俯、吕本中为首的两个山谷后学群体吕本中江西宗派图序云:古文衰于汉末,先秦古书存者为学士大夫剽窃之资;五言之妙,与三百篇 、离骚争烈可也。自李、杜之出,后莫能及。韩、柳、孟郊、张籍诸人,自出机杼,别成一家。元和之末,无足论者,衰至唐末极矣。然乐府长短句,有一唱三叹

3、之音。国朝文物大备,穆伯长、尹师鲁始为古文,成于欧阳氏。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并和,尽发千古之秘,亡余蕴矣。 (云麓漫钞卷十四引,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244 页)宋兴以来,文学的发展有一个主题,即继续中唐以来古文运动的路子,按照恢复古道的要求,提升文学的品格,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脱胎换骨。这一主题反映在古文与诗歌的创作上,后人称之为诗文革新运动。古文革新成于欧阳修,但诗歌的革新,要到苏轼、黄庭坚手中才最后完成。上引吕本中观点,从总体上把握住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目标与成就,但未免对黄庭坚评价过高,不如他后来推苏、黄“永以为法” (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引吕东莱赠赵承国论学帖 ,中

4、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305 页) 的态度来得公允。苏轼、黄庭坚是宋代诗学的两座高峰。苏轼的文学地位高于黄庭坚,但从诗学传承来看,黄庭坚诗歌以治心养气为根基,契合时代精神的走向,加之有法可循,比苏诗更具楷模意义,故其后学尤多。山谷后学“同作并和”并形成流派,是元祐之后的文学特色。以徐俯、吕本中为首的两个诗人群体的出现,反映了山谷后学的初步整合。21.南昌临川建昌诗人群体黄庭坚生前好指引青年诗人。在众多诗人中,南昌(今属江西)的青年诗人:洪朋、洪刍、洪炎、洪羽、徐俯、潘淳等是其诗学的嫡派。这些诗人年龄相近,兴趣相投,在成长的历程中,他们“数能文字集” (洪朋立秋日诸公过敝庐得秋字 , 全宋

5、诗第 22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458 页) ,或相约于大梵院、邃清阁、秋屏阁等名胜,或相互造访,分韵赋诗。南昌诗人中,四洪与徐俯是山谷的外甥,在舅父的关怀下成长。山谷每每寄以近诗、告以作诗之法、品评他们所寄的诗作,还再三强调为人乃作诗的根基,忠信孝友乃人生根本;潘淳等人亦通过洪朋等寄书山谷,得到后者的热情指点。作为黄庭坚的同乡后学,南昌青年诗人对黄庭坚的感情最厚,受他的教诲最多,深得山谷诗法,他们是日后出现的“江西宗派”最核心也最基础的力量。在江西及紧邻江西的江东地域,除南昌诗人外,还活动着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以谢逸、谢、饶节、汪革、汪莘、吴贺等为主体的临川(今江西抚州

6、)诗人群体。此群体成员众多,他们“每月一会面” (谢逸游逍遥寺以野寺江天豁山扉花木幽为韵探得山字 , 全宋诗第 22 册,第 14814 页) ,好取前人诗一联分韵赋诗,又每以古人忠义宽厚事互勉、砥砺品格。另一个是以李彭、李彤等为代表的建昌(今江西永修)诗人群体。李彭兄弟唱酬频繁,又来往于庐山诸寺之间,与祖可、善权等僧人唱和。这两地诗人与黄庭坚有深厚渊源。谢逸曾得到山谷“晁、张流也,恨未识之耳” (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中华书局 1988 年版,第 58 页) 的评价;李彭兄弟为黄庭坚表侄,受山谷影响甚深;李彭并于崇宁元年(1100)以上黄太史鲁直诗 ,正式拜入其门下。临川、建昌诗人诗学黄庭坚的痕

7、迹明显,与南昌诗人一样,为山谷后学的重镇。建昌、南昌、临川紧邻。三地以南昌为中心,建昌距南昌、临川距南昌不过百余里,交通极为便利。洪朋有送谢无逸还临川诗云:“昔我未知子,籍甚大江右。 ” (全宋诗第 22 册,第 14440 页) 可知南昌、临川诗人声气相通,他们往往闻名思见面,也确实有机会相互往来。从谢逸寄徐师川戏效其体 、赠权师 ,谢寄李商老 、 寄洪鸿父 ,洪刍次韵谢无逸送谢幼槃 、 次韵李商老见怀之什 ,李彭寄临川诸旧兼悲二谢 、 自豫章归书斋题壁 ,徐俯次可师韵等诗来看,三地诗人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共同的诗学趣味与频繁的来往唱酬,使南昌临川建昌诗人织成一个交往的网络。从崇宁初开始,出

8、现了“江西诸人”这一概念,先后为徐俯、夏倪、吕本中所提及 (建昌在宋代或属江南西路,或属江南东路,但在历史上它一般属于江西地域) 。江西诸人,所指即是南昌临川建昌诗人群体。在他们中间,徐俯最为山谷生前所推许,诗学成就亦较为卓著, “江西诸人皆从服焉” (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 ) ,成为诸人的领袖。2.符离临川诗人群体以徐俯为首的江西诸人,是北宋末一个有影响力的诗人群体,但光凭这个群体,还不足以形成江西宗派这个概念。江西宗派的形成过程中,另有一条线索,这就是以吕本中为首的符离临川诗人群体的形成、发展和联络。3吕本中是元祐宰相吕公著的曾孙,理学家吕希哲的孙子。他少有诗名,尝以“春尽茅檐低着燕,日高田

9、水故飞鸥”联,得苏辙“此人他日当以诗名天下”的赞可 。崇宁元年(1102) ,吕希哲因元祐党事贬官,吕本中随祖父寓居符离(今安徽宿州) 。当时汪革为宿州教授,饶节寓居符离,二人拜入吕希哲门下,与吕本中兄弟、黎确等每旬以诗文会课,共同切磋文艺。符离本陋邦,但因吕希哲祖孙寓居于此,遂为天下士子所向。汪革、饶节在符离的交往,为临川诗人带来了新的师友渊源。谢 逸托汪革致书吕希哲祖孙,从此与吕本中保持书信来往;谢于乃兄处见吕本中诗甚多,大相敬服;汪革弟汪莘亦从吕氏交游。符离临川诗人,形成一个新的交往网络 。它使临川诗人在乡里过从外获得一个新的交往维度,也使吕本中等江西诗人外的山谷后学,与江西诸人有了密切

10、联系。与江西诸人的地缘性整合相比,符离临川诗人群体的整合更体现了时代风会。元祐时期,诗学与理学不协,苏轼与程颐互相鄙薄。黄庭坚作为苏轼门人,超然于苏、程交恶之外,在内省化的个人修养上具有与理学近似的倾向。绍圣以后,二程理学与苏、黄诗学同为禁学,在民间师友渊源的传授中融会沟通。吕本中与汪革、饶节等人在程颐高足吕希哲门下会集到了一起,砥砺节操,切磋诗艺,将文学与理学精神打通,反映了对元祐文化的兼收并蓄。如果说,江西诸人因得山谷亲传而传承了山谷句法,符离临川诗人则更多地是在文化心理和诗学范式意义上对山谷的继承。其中,吕本中的成就最为卓著。大观三年(1109) ,谢有读吕居仁诗 ,言“徐侯南州杰,论文

11、极根柢。读君诗卷终,曰此有余地。期君高无上,二谢以平视” (全宋诗第 24 册,第 15764 页) ,予其诗以高度评价。政和元年(1111) ,谢逸寄书居仁,推举他为海内文坛的盟主 。大观、政和年间,吕本中已成为山谷后学中另一支线索符离临川诗人群体的领袖,与徐俯影响略同。作为山谷后学的两个分支,南昌临川建昌与符离临川诗人并非各行其道。它们有重合的部分;又两大群体的诗人有同情元祐党人,学习苏、黄诗学,传承二程理学的共同倾向,本质上有沟通的要求。崇宁初,徐俯见吕本中诗,就大加赞赏 ;吕本中与李彭兄弟长期保持书信联系;大观间,吕本中、汪革、洪炎于楚州(今江苏淮安)见面,会饮舟中,相得甚欢 。在他们

12、周围,还有一帮气味相投的朋友,如黄州的潘大临兄弟、何颉兄弟;汴京的王直方、李 等。在元祐党禁的时代中,这两条地下师友渊源的线索,有团结更多的山谷后学,走向融合的需要。所等待的,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二 豫章诗社:徐俯诗人群体的整合以徐俯为领袖的江西诗人的活动,在崇宁年间一度陷入低潮,这与元祐党禁的转严有关。崇宁元年(1102) ,朝廷设立元祐党籍碑,以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等二百余人为“奸党” ,以御书深刻其罪状,这标志着党禁的升级。崇宁三年(1104) ,党籍碑扩大,江西诗人洪羽、洪刍入籍。洪羽除名勒停编管江州(今江西九江) ,洪刍降两官监汀州(今福建长汀)酒税,江西诗人的活动大大减弱。直到崇宁五

13、年(1106) ,因星变,毁元祐党籍碑,洪刍从汀州放归,情况才有所改变。徐俯、李彭以诗来迎。洪刍和诗云:“谪去暂经牛斗分,归来重赋豫章行。4” (次韵徐师川喜余来还之作 , 全宋诗第 22 册,第 14491 页) “归来重赋豫章行” ,这正是南昌诗歌新一轮繁荣的先声。大观年间,党禁稍弛,江西诸人交往频繁。洪刍、李彭一度寓居临川,与临川诗人深入交往;大观二、三年(1108、1109)后,江西诗人的活动中心由临川移到了南昌。是时前辈诗人退出历史舞台,而江西诸人渐进入诗歌创作的成熟期,跨入诗坛领袖地位。徐俯、洪刍、李彭三人盘桓南昌,在他们周围,会集着大批诗人,唱酬甚盛,是为豫章诗社。现存洪刍同师川

14、商老追凉徐贤亭 、 同苏伯固游东山寺 ,李彭奉同伯固驹甫师川圣功养直及阿虎寻春因赋问柳寻花到野亭分得野字 ,汪藻次韵洪驹父集东山等诗,皆为诗社唱和之作。诗社成员张元干、向子諲后来这样追忆社中的活动:往在豫章,问句法于东湖先生徐师川。是时洪刍驹父、弟(琰) 炎玉父、苏坚伯固、子庠养直、潘淳子真、吕本中居仁、汪藻彦(璋) 章 、向子諲伯恭,为同社诗酒之乐。予既冠矣,亦获攘臂其间。大观庚寅(1110) 、辛卯(1111)岁也。 (张元干苏养直诗帖跋尾六篇甲卷 , 芦川归来集卷九, 四库全书本) 大观庚寅闰八月秋,芗林老、顾子美、汪彦章、蒲庭鉴,时在诸公幕府间。从游者洪驹父、徐师川、苏(仰) 伯固及李

15、商老兄弟。是夕登临,赋咏乐甚。 (向子諲水调歌头序, 酒边词卷上, 四库全书本)上列“为同社诗酒之乐”的豫章诗社中人,有“江西诸人”徐俯、洪刍、洪炎、李彭、李彤、潘淳,他们的旧交苏坚、苏庠,江西的后进诗人汪藻、向子諲,以及时游于南昌的青年后学张元干等人。江西诸人为豫章诗社的核心,而“江西诸人皆从服焉”的徐俯,自然也成为诗社的领袖,汪藻、张元干都曾向徐俯问作诗句法。诗社的繁荣一直维系到政和初年。在“茫然李杜坛,未免陈蔡厄” (吕本中奉送子之还京师 , 全宋诗第 28 册,第 18055 页) 的时代,豫章诗社唱和为难得的诗歌繁荣。这标志着以徐俯为领袖的江西诸人超越乡里过从阶段,在更广阔的视野中,

16、以更开放的气势,进行了新的整合。南昌也因此成为山谷后学的主要活动中心和全国诗歌繁荣的温床。值得注意的是,在张元干记载的入社诸人名单中,吕本中亦具名其内。考居仁行踪,这段时期实未至江西,他与豫章诗社的关系,当是遥寄诗入社。三 “东”字韵唱和诗:吕本中诗人群体的整合以徐俯豫章诗社的出现为标志,南昌临川建昌诗人在大观末、政和初联络紧密,带来北宋末难得的诗歌繁荣,这标志着山谷后学整合的初步成功。与此同时,符离临川诗人也活动频繁。作为山谷后学的另一位领袖,大观时期,吕本中与徐俯、洪刍、李彭、潘大临、王直方等诗人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频频通信,所谓“兰荪无异县,臭味同此举” (李彭次韵吕居仁见寄 , 全宋诗第 24 册,第 15862 页) 。书信来往具有超越地域限制、同气相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