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住房的蜕变》doc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4422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住房的蜕变》doc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乡住房的蜕变》doc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乡住房的蜕变》doc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乡住房的蜕变》doc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住房的蜕变》doc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住房的蜕变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对盖房子有着深刻的印象。那时候,黏性较强的黄泥掺和着稻草,自家种的树锯出的横木,吆喝着赋闲时候没多少农事可做的庄亲乡邻,青壮劳力打夯、垒垛、上梁,力气小的就在一边顺草、和泥、递东西,妇女们则支起锅腔,炖着白菜烧肉、豆腐、豆芽之类的平时很难吃到的大锅菜,留待晌午、晚上犒劳这些出力气的劳力们。大多时候,都只是用一天时间,二十几口人就把房子盖好了。窗户很小,基本是用塑料纸糊上的,别说透亮了,就是通风也谈不上。晚上会用煤油灯或者蜡烛照亮,那也仅仅是一会儿,除非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会破例多让灯亮一会儿。到了八十年代,已经有部分家境好的人家住上了瓦房,水泥地面、高屋脊、

2、大窗户、比电灯泡更显亮的灯管。后来房子里逐渐添置了收音机、唱片机,往往这样的人家每天都会聚集很多人,大家一边聊天、做针线活、编篮框,一边听着唱片机里的戏曲片段。那些唱片内容虽然天天反复播放,但是大家依然听得津津有味。当时的大队部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只有一两个频道的节目,可每个晚上,那里都坐满了人,有的甚至挤不进屋子,就只好在外面踮着脚观看。后来,队里的会计索性就把电视机搬到了屋子外面,于是,除非下雨、下雪,就连寒冷的冬天依然有好多人在那等着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类的电视剧。到了八十年代末,村里只要是儿子娶媳妇,基本上都盖起了瓦房,当时“三转一响”是女方必陪的嫁妆,于是孩子们就经常能蹭到电视看

3、了。可惜的是,由于家长舍不得电费,很少能每天都打开电视让大家一饱眼福。渐渐的,村里除了瓦房,又多了不少平房。平房和瓦房一样亮堂,而且能在农忙季节直接在房顶晾晒粮食,不用害怕鸡鸭糟蹋,晒干的谷物,泥沙还少。夏天的晚上,铺上一张凉席,就可以直接在上面乘凉了,由于屋子上面蚊子少,不少邻居家的孩子也拿着自家的席头上去蹭凉。那时就感觉住平房真好,能盖平房的人家好厉害!最厉害的还算是村中最先买了彩电的人家,彩色的画面,渐渐增多的频道节目,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收敛了几分“野性”,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守在了电视机前。第二天聚在一起,必定绘声绘色地回味着昨天的电视剧情,预测今晚上即将播放的情节。随着经济的发展,

4、在家闲赋的手艺人利用自身技艺开始了发家致富的历程。木匠、泥瓦工、焊工,等等,他们从跟着别人做,到自己拉起队伍单干。没有手艺的,除了出去打工挣钱之外,有的在家里开起了小卖铺或是在城里租了店面做起了生意,有的利用农家人的先天优势种起了蔬菜大棚,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于是,瓦房变成了楼房,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小汽车。到了二十一世纪,许多先富起来的村民纷纷到市区买了房子,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在南京、苏州等地购置了房产。以前在路上偶能见到的轿车也进入了普通百姓家。硬化的路面,鳞次栉比的楼房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原来让人们羡慕的城市生活,已经不再是大家的向往了,那些同样住着自建的楼房,有着自己的生意,忙碌之余还能在自家一点薄地上动手种点蔬菜,在院子里养几只小鸡的田园生活,成了现代城里人的向往。不得不说,农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