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7339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体验,大班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究顾力群名师工作室研究员 何碧波 新城中心幼儿园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在当今生活节奏迅速变化的经济信息时代,时间意味着机会与成功。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发展的后备军,但他们在认识时间、珍惜时间、合理计划时间等方面存在的缺失让人担心:一些孩子无所事事对时间的流逝毫无概念;有些孩子明知时间不够做事还是磨磨蹭蹭;不能按时起床、按时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这些行为很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生活、学习的有效。同时,在“幼儿入学适应”调查中,对20名小学教师进行了相关座谈,发现100%的教师认为孩子入学适应教育更应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其中时间养成问题容易被家长忽视却极大程度影响孩子

2、入学适应。在45名小学家长发放的调查问卷统计中发现,71%的家长表示:孩子做事磨蹭没有时间观念、对自己的事情没有计划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在入学适应中问题比较突显,而且反复性大。 为了养成孩子珍惜时间、认识时间、遵守时间及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适应社会生活,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时间养成教育是当下幼儿发展的迫切需要。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或思维发展大体经过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运筹前、具体运筹和形式运筹。大班幼儿正处于运筹前与具体运筹的过渡期,孩子对时间各个方面的认知都显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并具备了认知能力,他们能使用时间尺标,对时间的估算也达到相当准确的

3、程度,已经具备整点报时能力等等,但因为日常缺乏此方面的实践,相关能力还显示出稚嫩、脆弱的特点,如能得到及时的开发和正确的培养,幼儿的时间养成教育必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时间是个抽象的东西摸不着看不见,必须通过借助具象的事、物,让孩子在说说、看看、动动和试试中,亲身体验感知,其对时间的认知才会立体,也只有通过孩子不断的亲身实践体验,其习惯才能养成、能力才会提高。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综述中国著名幼儿心理与教育学家殷红博教授被列入“九五”规划的有关关键期教育与潜能开发一书中简单阐述了儿童时间运筹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儿童时间运筹能力发展的现状。在国外研究者对时间认知发展的研究较多,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主张,主

4、要代表有皮亚杰、利文等,但还没形成一个公认的理论,实实在在供一线教师操作的有关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研究却很少。三、课题研究的概念定位课题实施的基本前提是准确把握课题方向,作为实施者必须明确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性概念:养成教育、时间养成教育,才能确保课题的正确开展。所谓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幼儿的良好行为培养包含方方面面内容,有礼貌礼仪、勤俭节约等。本课题主要从时间养成的角度实施教育,使幼儿通过养成教育,认识时间、了解时间概念从而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并通过体验促进幼儿计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时间运筹倾向。四、课题研究的实践要求 为确保本次实践能深入、合理的

5、开展,从而取得实践目标的达成,在时间养成教育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实践要求:(一)整合资源时间和空间一样都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它是不停留也抓不着,但它无处不在而贯穿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因为它无形又抽象,因此孩子对它的认识必须借助周围的环境、事物等等,孩子也只有通过整合一切信息、资源才能吻合自己的思维认知特点去感知和了解时间。因此,实践必须充分利用孩子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帮助孩子理解和建构。(二)融入实践 时间养成教育的宗旨是希望孩子能在认识时间、珍惜时间的认知、情感基础上,通过培养锻炼能建立计划时间、运用实践的能力,从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时间养成的过程更需要孩子亲身体验。让孩子在实

6、践经验中总结,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在反思中提升内心的需要,从而进一步促进发展。(三)循序渐进时间养成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也不时间的能举足不前,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抓好实践养成的每个阶段,在孩子充分认识时间和理解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将珍惜时间的意愿内化为内在的需要,从而在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去锻炼计划时间和运用时间的能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然则是拔苗助长、纸上谈兵。五、 课题研究的目标锁定(一) 探索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方法,掌握教育的有效策略。(二) 引导幼儿认识时间,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珍惜时间、计划时间和运用时间的习惯和能力。(三) 探索形成幼儿时间养成教育主题课程,建构班本主题课程“与时

7、间有约”。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在课题实践中始终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幼儿实际并结合各方教育资源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开展落实。在实践推进中紧抓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点,同时关注孩子内驱力的激励,在双线并进中不断提高教育效度,达成实践目标。(一) 依托主题全面推进,为时间养成教育搭建平台 幼儿时间养成教育的落实,主要依托班级主题“与时间有约”的推进而全面展开。在充分了解、分析班级幼儿现状的基点上,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准确、系统地把握时间概念,全面、持久、渐进的培养、建构行为。1、 触摸时间,了解幼儿现状为更好的实施主题课程,确保养成教育真正立足幼儿凸显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实施准备阶段全面拉开了 “触

8、摸时间”的行动,目的在于真正全面的了解幼儿现状,为主题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 着眼当下,召开座谈会。课题组成员多次召开主题座谈会,从个体差异的角度分析每位幼儿的实际,并结合具体事例比较孩子的发展现状,初步定位孩子水平,为实践提供一线依据。 聚焦生活,发放调查表。为更全面了解幼儿,向家长发放调查表收集孩子在家的真实表现,为教师客观了解幼儿水平提供参考,同时在统计分析中更加明确了实施的推进脉络。2、 捕捉时间,架构主题 “网络”在充分了解班级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开始将中心转移到主题内容的确定中,为更科学全面的整合资源,建构主题内容,拉开了“捕捉时间” 架构主题网络的帷幕。 主题网络架构是

9、指将与主题相关的小主题编织成放射状的图形,而后根据图形的提示展开活动。主题网络是建立在主题活动基础上,有一个主题经过“脑力震荡”调动出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经验或概念,经过归纳整理,建立联系,并以网状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主题网络架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连续调整、拓展的过程。 头脑风暴:在选定主题“与时间有约”后,教师与幼儿尽可能的放纵自己的思维,将时间有关的所有信息网罗起来,并采用“你知道。”的调查统计幼儿有关时间的经验,最大限度的挖掘主题有关内容,并以文字形式呈现。 归类概括:教师将记录收集的有关信息按类分组,并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概括性字词或短语,将组中同性质的信息联系给予命名,形成主题的几个子课

10、题。如果此时发现新的想法,乃可以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幼儿兴趣及与目标的一致性思辨是否可行。 交流讨论:因为主题来自大家,因此在完成网络制作后必须进行及时的交流讨论,找各自的不同点,并将不同点进行重新归类,凸显合作与互动。 联网成型:完成以上环节,网络制作者头脑中的概念就会比较清晰,之后将以上分类及命名用网络或表格形式展现,主题网络的建构完成。 表一: “与时间有约”主题网络图主题脉络目标活动内容日常配合一、认知体验篇1、 了解钟表的不同种类,掌握钟表面的基本结构。2、 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别整点和半点。3、 掌握整点、半点的正确计时方法,理解钟点与指针的关系。4、 感知时

11、钟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时间概念。5、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时间规律,并能借助钟表进行时间划分。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钟表认识时钟会转的时针秒针语言活动:小老鼠忙碌的一天综合活动:我的一天艺术活动:小闹钟1、创设以主题为钟表的班级环境。2、投放实物钟表对幼儿活动进行提示。3、人手一份时间记录表。二、情感体验篇1、 感知时间流动易逝的特性,通过身边的事感知时间一去不复返。2、 懂得时间宝贵当知珍惜。3、 能正确使用表示时间的概念的词。4、了解时间与生活关系,知道珍惜时间。语言活动:等明天迟到大王毛毛虫的故事艺术活动:毕业歌综合活动:这样对吗1、创设“成长中的我”照片展。2、投放挂历等物品。三、实

12、践体验篇1、 感知体验时间的长短。2、 引导幼儿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2、尝试制定计划书,能按计划进行活动。3、学习合理安排时间,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科学活动:一分钟、课间十分钟综合活动:整书包比赛、穿衣比赛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餐后活动估算大比拼1、做计划书2、投放摄影机录象3、 参观小学备注:1、主题活动必须与日常活动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活动中不仅要重视集体教学,更要把主题活动的内容渗透在日常活动中,只有将主题活动与其他日常活动进行整合既重视主题活动中的培养,也着力于教师在其他日常活动中对孩子的观察、指导、督促、培养,对孩子实施的时间养成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取得的成效才能持久牢固。2、以上活动

13、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机调整。 主题网络的建构是一个思考的框架,并不是要求实际的活动必须按照主题网络所发生出来的内容逐一进行也并不意味着主题网络的内容是不可以改变的,实际活动中进行什么样的内容,哪些内容可以不必进行,要根据幼儿的情趣、知识准备、资源准备等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3、探索时间链接主题策略在主题实施中,我们强调教师的经验分享与实践反思,并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实践策略,有效促进了主题推进和幼儿的时间养成。隐性干预 主题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隐性教育的支持。有效、巧妙的利用隐性教育能很好的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促进孩子的发展。l 让墙饰环境说话 根据主题活动的进行和孩子的需要,我们及时创

14、设积极的墙饰环境与孩子互动。认识时间时,我们在孩子易操作的墙面上创建了一面可拨动的手工大钟,供幼儿在空隙时候搬弄、辨认。理解时间易逝时,我们创建了“我是这样长大”的照片专栏,在欣赏比较中,懂的时间的宝贵。“一日时间大转盘”的设立,更使孩子对自己的一日活动安排做到有的放矢。“活动剪影”“我的任务”等等的展览使孩子在重温中得到发展。 l 发挥小闹钟的作用 我们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了一面小闹钟,在每项活动开始前教师会清楚的告诉孩子“某某时间活动结束”,操作过程中孩子就在它的提醒督促下,循序渐进的学会了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活动节奏,间接的避免了活动无目的、无序及拖拉现象的发生。l 班级小小报时员 孩子

15、天性好玩经常忘记看闹钟,因此我们设立了由班级中责任心强、具备报时能力的幼儿担任报时员。根据班级作息时间表,在各环节过度阶段进行报时,提醒幼儿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如“8:00上课了,大家请坐好”、“1:00吃中饭,请大家安静用餐”、“9:00户外活动,大家请排队”等。同时为了便于报时和提醒幼儿,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我们在班级组织幼儿一同创设了报时牌,上面不仅有教师的文字说明而且有孩子的绘画作品,报时员边报时边举牌使那些没听见报时的孩子也一目了然。 主体效应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身的经验主动建构。因此,在时间主题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效应,让孩子体验中唤起内心的需要,在内心需要驱使主动行为。l 时间定格 时间的流动、即逝性和幼儿期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决定孩子们通常只能看到自己的行为结果,而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过程有正确的认识,总是重蹈覆辙 。为此我们将孩子有关的行为进行录象,之后引导孩子或组织集体对录象的行为进行讨论评价,使孩子在观看、讨论的过程中对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