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0736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应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三 语 文 模 拟 试 卷 (5)宝应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款识/远见卓识 龃龉/含英咀华 轴承/压轴大戏 觊觎嫉贤妒能B行善/高山景行 应届/供不应求 折本/斗折蛇行 亘古绠短汲深C癖好/鞭辟入里 脊椎/椎心泣血 当做/螳臂当哭 叶韵一叶知秋D巷道街头巷尾 重听安土重迁 信笺明修栈道 捩转火中取栗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宝应湖湿地的保护和发展建设,为众多鸟类创造了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使宝应湖湿地成为通过积极的生态建设而重塑其自然属性的典范。B一些常用的防辐射物品,

2、比如喝绿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妇防辐射服,根本起不了作用。防止辐射的最好办法是紧闭家里的门窗,勤洗手洗澡。C山东彩民张鹏在中得863万元大奖后,明确表示不会捐款给慈善组织,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郭美美事件”导致的。D我国古代女诗人作品的主题内涵,不外乎相思爱恋、离愁别绪、闺房寂寞、社会动乱之类,诗歌内涵较之男性诗人,其局限性较为明显。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简要概括科学家证实中微子存在的几个重要环节。(4分)中微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可以穿越豆整整一光年厚的铅,给人留下一个能量不守恒的假象。1931年,泡利提出,能量亏损的原因是因为中子在衰变的过程中变成了质了、电子和一种质量小的中性粒子,

3、正是这种小质量粒子将能量带走了。泡利预言的这个窍取能量的“小偷”就是中微子。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因斯完成了探测中微子存在的实验。首先实验需要一个强中微子源,核反应堆就是合适的源。因为中微子反应几率很小,要求大量的靶核,莱因斯选用氢核(质子)做靶核,使用了两个装有氯化镉溶液的容器,夹在三个液体闪烁计数器中。这种闪烁液体是一种在射线下能发出荧光的液体,每来一个射线就发出一次荧光。由于中微子与构成原子核的质子碰撞时发出的明显的频闪很有特异性,从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5分)由于古代著名美人杨贵妃以“燕瘦环肥“中之肥名传千古,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唐代女性以

4、肥为美。这种说法不能说全无道理,但也并不尽然。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实际上是多元的,这正与唐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观、价值观的多元与开放相一致。虽然唐人可能稍偏爱丰腴,但又沿袭传统的审美观,欣赏女子的柔弱纤细,与此同时,也不排斥女子的英挺之美。所以,至少可以说, 。(1) 根据文意,用一句话续写结论。(3分) (2)请写出唐诗中叙写杨贵妃爱情故事的诗篇及作者。(2分)诗篇: 作者: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

5、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 “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 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

6、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5.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相互交往B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方形的帽顶C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死者生前的画像 D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功勋6. 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描述方山子“侠”的一组( )(3分)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B. C. D. 7. 下列各项

7、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

8、骋当世,然终不遇。(3分)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分)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后 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颔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慨?(3分) 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颈联?(3分) 尾联是作者以感慨作结,可是有人评价说“表面豁达,实则沉郁”,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凭弱水三千, 。(曹雪芹红楼梦)民为

9、贵, ,君为轻。(孟子尽心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114题。新柳是谁让人们感知到春天的音信?是谁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是谁让人们燃起浓烈的生活的激情?是新柳。每天从公园经过,就忍不住翘首仰望那柳树的枝梢。就想起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什么时候柳树发芽了,什么时候燕子来了,什么时候布谷鸟叫了天天盼望着春天的步子迈得更快些,走得更热烈些。要是一夜间就走进春

10、天,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一周前,我从那一行细柳旁走过,忍不住随手折下一枝新柳来,用鼻子嗅嗅,一股清香味滑进鼻腔,沁人心脾的味道,久久缠绵于大脑情感的细胞上。竟然发现那小米粒般的嫩芽里,早已珍藏着春天的故事。那清新的版面里,每一页都隐藏着对春天的向往。这故事就急欲跳上枝头,向游人娓娓讲述。柳枝就讲述起自己怎么冲出严冬的困苦,走出冰封的囹圄,走完那长长的九九八十一天,走进艳阳天的日子。我想,柳枝大概先将故事讲给地下的小草们听吧?如何“高处不胜寒”,如何忍受着寒风的讥笑,还有那寒冷的折磨,更有那一冬无雪缺少水分营养的煎熬?还有那寒冷冰封的挑战极限,从而走向辉煌的明天用食指和拇指轻轻一捻,那柳枝上的

11、胚胎就掉下了地面,似乎在地面上直打滚呢,虽然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但我还是想像着他的执着与坚毅。再看婀娜柳枝上那些小嫩芽儿,相距一厘米左右,好像是专门的尺子量出一般均匀。那嫩黄的米粒般的柳芽儿错落有致,绕着整个柳枝在旋体转身,转了几回360度呢?整个走势均衡地呈现螺旋状。气温回升得好快,只那么短短三两天时间,整个柳树上竟然好像罩上了一层雾,一层绿色的雾。走近了,就看见那柳芽儿呈现出婷婷玉立的娇姿来。清风徐来,枝叶轻扬,窸窣有声。嫩叶细柳映射着金色的阳光,煞是妩媚动人。树美自有鸟来栖,婉转的鸟鸣不时从中传出,在清风流水中飘荡扩散。树下游人驻足颔首,流连忘返。气温不断上升,人的心情随之温暖起来。在大

12、自然偌大的浴缸里惬意沐浴,有喝醉了酒一般的畅快,晕乎乎的头脑,虽有点儿不听使唤的感觉,眼睛却终始执迷于柳色新景。雾茫茫的绿纱,在柳枝上轻轻来回舞动。此时,能有一个动漫制作高手在现场相伴该有多好!及时用三维动画制作下整个柳芽儿绽放过程,那可是任何水墨画,大写意手法亦无法取代的事情。自然就能十分清晰地看到柳芽儿,所做的一切努力全息图像。今天,当我又一次经过公园时,又发现了新的变化:仅仅隔了一夜,柳芽儿竟然长出了三四片嫩嫩的叶瓣,是那么的细微,毛茸茸的,特别的鲜活。真怀疑是那位微雕高手的杰作,就在那么一根根若即若离、细丝般的柳枝上,竟然刻划出新的动感地带来。那是大自然韵律美的另一种变换方式!那是美术技法的抽象表述!嫩叶像串起的玉珠,细枝像梦的帘幕,好一种“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新柳如画,新柳如诗。枝叶一天天地浓绿,褪尽了寒冬的伤痕,一棵棵柳树舞蹈在溪头路边,蓊蓊郁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