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裂果机理研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287305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树裂果机理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树裂果机理研究于继洲1 , 马丽萍2 , 张秀梅1 , 范晓峰2 , 王小鸢2(1.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摘要:对枣树裂果机理进行了综述。枣树裂果程度、裂果率与品种有关,其中襄汾木枣最抗裂,梨枣、临汾圆枣最不抗裂。此外,影响枣树裂果的因素还有果实的解剖结构、果实钙含量、果皮粘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等。针对裂果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防治裂果的措施。关键词:枣;裂果;品种;机理枣是我国的特有果树,已有3000 年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丰富。枣果经济价值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目前农业结构的调整,果树已作为一

2、种重要经济作物而加大了开发力度。枣树裂果导致烂果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是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裂果机理的研究,旨在为弄清裂果原因,防止和减少裂果现象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1 .裂果的时期及裂果形态特性一般品种以着色的花红果至成熟期的全红果遇雨裂果严重,白熟期除个别品种外,一般不裂果,完全成熟期的果实均不裂果。这可能与果实细胞结构、细胞体积、细胞水势、果皮厚度以及果实内含物在果实成熟期间的变化有关。一是果实生长后期遇旱,果皮与果肉细胞均停止生长,而后又遇到较大的降雨,果肉细胞仍可恢复生长,使果皮胀裂。二是枣果皮细胞间隙大,容易散失或透进水分,生长后期遇雨使果肉吸水膨胀,造

3、成裂果。若成熟期无雨,即使进行人工灌溉,也不会发生裂果,说明枣果进入成熟期,细胞停止生长后,单纯增加根系吸水不会造成裂果。裂果形状可分为纵裂、横裂和T 形裂三种类型。一般纵裂较多,T 形裂次之,横裂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果实后期直径快速生长有关。2 影响裂果的因素2. 1 品种不同品种,裂果程度和裂果率均不一致。张志善(1990) 观察53 个山西地方枣品种的抗裂性,发现壶瓶枣、铃铃枣等5 个品种裂果率达90.16 %96.00 %;榆次牙枣等5 个品种裂果率为70.82 %84.59 %;官滩枣、襄汾木枣等8 个品种裂果率不到5.00 %。王长柱等采用室内果实浸泡法,对枣主栽品种进行抗裂性鉴

4、定,根据枣果的抗裂程度把枣品种分为极抗裂、抗裂、较抗裂、易裂和极易裂5 种类型: 极抗裂品种。仅襄汾木枣属此类,是唯一未裂品种。抗裂品种。赞皇大枣、官滩枣、运城相枣、串杆枣、胜利枣、柳林木枣、圆铃枣、平遥不落酥、大荔水、金丝小枣、金丝新2 号、金丝新3 号等都属此类。该类型的显著特点是浸泡06 和69h的裂果指数递增率低,分别为1. 35 %和3. 39 % ,具有很强的抗裂果能力。较抗裂品种。灵宝圆枣、大荔笨枣、骏枣、壶瓶枣属此类型。其特点是浸泡1h 未见裂果,13h 出现裂果,在16h 裂果指数递增率介于易裂品种和抗裂品种之间(5. 06 %) ,而浸泡69h ,其递增率增大(9. 52

5、%) ,说明该类型具有一定的抗裂能力。易裂品种。木瓜枣、油福水枣、彬县晋枣和新郑灰枣属此类型。其主要特点是浸泡1h 内就开始裂果,在06h 内,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裂果程度急剧增加,69h 内,裂果程度略有减弱,裂果指数递增率分别为7. 68 %和7. 17 %。极易裂品种。梨枣和临汾圆枣属该类型。其特点是裂果指数递增率在浸泡06h 内,居所有类型之首(14. 25 %) ,而在69h 范围内,则位于其他类型之后(0. 84 %) 。2. 2 解剖结构枣裂果敏感性与果实大小和形状无关,与果皮细胞分裂期长短有关,即细胞分裂期短的品种容易裂果。果实结构直接受遗传基因所控制。一般认为,果皮薄的或结构疏松

6、、细胞间隙大的品种易裂果。周俊义等对果实显微结构与裂果关系的初步研究发现,外果皮厚度与品种裂果有关,随着外果皮厚度增厚,品种的裂果率降低;而角质层厚度和外果皮细胞层数与裂果无显著相关性。同时表明,果肉细胞间空隙大小和密度对裂果有一定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果肉细胞空室多,增加了果肉组织的吸水力,减缓了果肉细胞吸水后膨胀力对果皮的影响。因此,果肉细胞小,果肉细胞密度大、空室多的枣品种抗裂能力强。2. 3 粘弹性枣果肉组织与其他材料一样具有粘弹性(弹性和可塑性) ,这种粘弹性也是影响其裂果敏感性的重要因子。高中山等(1981) 报道,通过外力引起果肉组织的形变来测定其粘弹性,粘弹性越大,受到一定的外力形

7、变越大。3 个枣品种的果肉粘弹性程度是壶瓶枣 黑叶枣 郎枣。综合观察分析认为:不同品种,在其他条件类似的情况下,果肉粘弹性越大,越容易裂果。2. 4 果实中钙、钾含量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结构成分,它与果胶质相结合形成钙盐,增加了原生质的弹性,减弱了质膜渗透性,增强了细胞的耐压力和延伸性,也可增强果皮抗裂能力。钾能维持细胞较高渗透压和膨压,可为细胞分裂、细胞壁延伸及细胞扩张提供动力,使细胞加速生长成为可能。2. 5 果实发育时期枣果不同发育阶段裂果敏感性不同。细胞分裂生长期都不裂果,白熟期很少裂果,进入晚熟期果皮开始着色到完全着色,成熟度增加,裂果敏感性骤然加重,进入完熟期,果肉含水量和膨压下降,裂

8、果停止。2. 6 果皮韧性果皮韧性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时期的裂果敏感性有重要影响。果皮的韧性从着色期开始降低,其原因估计有两方面,一是果皮细胞的非纤维性色素和单宁物质积累越来越多,使果皮越来越密,伸展能力自然下降;二是枣果实着色后含水量比一般水果低得多,果皮在含水少的情况下,韧性降低,裂果程度显著增加。壶瓶枣和黑叶枣比郎枣容易裂果,很可能与前两者的果皮韧性有关。据观察,果实向阳面和着色部位易于发生裂果,这与此部位的果皮韧性低有关。2. 7 气候条件成熟期降雨是诱发裂果的主要气候因素。一般来说,在降雨量大的年份裂果率高,反之则低。由于果实的果皮和果肉组织之间生长力不一致,再加上雨水和秋季灌水多,急速

9、供给大量水分,使果肉组织迅速增长,而受高温干燥损害的果皮组织却不能伴随果肉的生长增大,两者之间增长的平衡性被破坏,果皮承受不住果肉组织的膨压而导致裂果的产生。降雨引发裂果与雨水滞留果面的时间密切相关,短时间大雨,雨后天晴果面很快干燥,不会引起严重裂果,而长时间小雨或雨后果面阴湿凝露,会引发严重裂果。枣果成熟期雨量分布不均也容易引起裂果。2. 8 土壤土壤有效土层的厚薄、理化性的好坏,也是裂果发生的因素之一。土壤粘性大,又不能迅速排水的园地,裂果率就高,山坡地比平原地的裂果率低。主要原因是透水性和排水能力问题。2. 9 地下水位裂果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主要是土壤水分变动过大而致。据新郑农

10、科所枣研室观察资料,1960 年新郑区比较干旱,枣的前期发育多在干旱的环境里度过,9 月下旬降雨,由于土壤中水分环境的激变,因而出现了枣的裂果。但同品种(灰枣) 、同土质(砂土) 、同树龄(60年) 、同降水量的两片枣园,由于地下水位的不同,其裂果差异甚大。枣的裂果与地下水位的高低成负相关,即在不影响根系正常发育的情况下,水位愈高,其裂果率越低。2. 10 日灼裂果还与日灼有关,即有日灼伤痕的果实,都不抗裂,遇雨首先沿灼伤痕裂开,然后扩展到其他部位。果实阳面及先着色的部位易于裂果,原因也和果皮受到直射光后,有细小的日灼伤痕,韧性降低有关。3 防治措施3. 1 选育和选择抗裂品种要有计划地筛选培

11、育抗裂品种。建园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如北方枣区,可选择雨季后成熟的晚熟品种或白熟期采收制成加工品;南方多雨地区选栽白熟期采收的加工品种;易裂的品种规划在成熟期无雨或少雨的地区发展。综合品种的抗裂性、丰产稳定性、抗病性及果实经济性状,今后应重点推广的制干品种有:赞皇大枣、圆铃枣、运城相枣、胜利枣、柳林相枣。在枣果成熟期的9 月下旬到10 月上旬雨量少的地区适当发展骏枣、壶瓶枣和灵宝圆枣。山西梨枣、彬县晋枣、襄汾圆枣是宜重点推广的鲜食品种,这3 个品种虽然裂果严重,但因成熟晚,可避过雨季上市。襄汾木枣可作为选育抗裂品种的珍贵材料。3. 2 果园土壤的选择和改良凡根系扎入土层浅、土质粘性

12、大、排水性能差及土壤通透性不良的果园,均是造成裂果率增加的因素。新栽果园应选择有效土层深的沙壤土,如果是粘土,则应考虑排水设施或改良土壤。土壤中的钙含量对果实的生长有极密切的联系,并与裂果有一定关系。因此,土壤理化性的好坏是衡量果实产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减轻裂果率的基础条件。3. 3 灌溉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保持干旱季节有稳定的水能供应,在果实生长后期注意控水,使土壤水分处于充足而稳定的状态,不使果皮细胞生长停止过早,减少裂果。3. 4 喷施化学物质叶面喷布400 倍氯化钙溶液效果好,但因钙在树体中不易移动,故应多次喷布。喷浓度为300 倍液的磷酸二氢钾,为细胞扩张提供动力。喷800 倍液的稀土元素,协调和平衡树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高整体活力,减少裂果。叶面喷800 倍液的细胞分裂素,刺激细胞分裂扩大,平衡果皮和果肉细胞的生长速度,减少裂果。成熟期降雨前喷410 倍的果胶溶液对防止裂果有一定效果。也可喷洒提前或延迟枣果成熟的其他激素,使成熟期和雨天错开。枣裂果是一种遗传、生理及环境等诸多复杂因子的影响过程,并非是采用某单一措施即可根除的生理病害,需要从栽培管理、土壤肥料、植物组织、化学激素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裂果的增加。山西农业科学2002 年30 卷第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