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87849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检测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 3(人教版)单元综合检测(三)(考查范围:第 3单元测试时间:40 分钟评价分值:100 分)第卷选择题(60 分)一、本卷共 1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2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解析:四大发明中涉及化学、矿物学等与道家有关的就是火药,选择 D项。答案:D3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

2、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答案:C42009 年 3月以来,甲型 H1N1流感蔓延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卫生部及时组织广大医学工作者结合长期以来的中医药学经验进行有效防控。下列著作中将各类药物分类、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A 黄帝内经 B 千金方 C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答案:D5下列文献中,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 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答案:C6(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秦始

3、皇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在全国推行了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的文字是()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汉字与书法演变史实可知A、B、C、D 项分别是甲骨文、篆书、草书、楷书,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故选 B项。答案:B7(2014威海一模)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下列物品中可能被其收藏或喜爱的是()A王冕的墨梅图 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C赵孟頫的千字文 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注意时间暗示“宋代” 。 A、C项为元代作品, B 项为东晋作品,D 项为清代作品,故选 B项。答案:B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A

4、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民国时期答案:C9(2014泸州二诊)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艺术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汉赋创作书法出现元杂剧兴盛明清小说繁盛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元杂剧与明清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故 D项正确。答案:D10(原创题)中国的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下列书法的种类依次是()A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B楷书、隶书、行书、草书C行书、楷书、草书、隶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解析:本题考

5、查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楷书形体方正,草书纵任奔逸,隶书略微宽扁,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对应图片,故 D项正确。答案:D11(原创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说明缺乏理性,故 C项正确。A、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 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答案:C12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

6、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A诗经 B楚辞 C唐诗 D宋词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信息“南方文化的成分”可知该文学吸收南方文化精华,结合所学可知楚辞是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并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故选 B项。答案:B13(2013江苏卷)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楷体汉字 执 王 臣 劓甲骨文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

7、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图片文字比较可知,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故 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可识读的文字,楷书之前是隶书、小篆,楷书工整规范,故 A、B、C 项错误。答案:D14(2014厦门模拟)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可见该配诗画作是()A山水画,重视写实 B风俗画,刻画习俗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画中配诗是文人画的特征,文人画注重写意,故选 C项。答案:C15(2014扬州期末考)走一个圆场

8、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 ,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 ,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种表现形式具有虚拟成分,这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的虚拟化,故 B项正确。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40 分)二、本卷共 2大题,第 16题 22分,第 17题 18分,共 40分。16(22 分)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9、:“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为成书也” ,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 “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 ,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

10、举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9 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影响。(4 分)(3)结合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的新变化。论证材料三的观点。(9 分)解析:第(1)问考查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据教材解答即可。第(2)问据材料概括分析理学的影响。第(3)问据教材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成就,说明材料观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答案:(1)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

11、中(或新航路开辟)起了重要作用。(举例各 1分,作用各 2分,共 9分)(2)影响: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2 分),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2 分)(3)科技:战争频繁,促进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海外贸易航海发展促使指南针用于航海;“重文轻武”使得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盛行,催生了活字印刷术)。思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得儒家发展为理学。文艺: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兴起使宋词(书法、民俗画)等市民文化兴起(文人山水画的兴起反映了文人阶层的壮大,理学兴起)。(9 分,每点 3分)17.(18分)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问题:(1)

12、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6 分)(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风差异的原因。(6 分)(3)依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6 分)解析:图一张旭的古诗四帖线条流畅纵情,可以看出其书法书体是草书,图二从颜真卿书法以及其图片上可以看出其特点其结构严谨,笔划详备,因而可以判断是楷书。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无论从课本知识还是直接从作品特点都可以看出其为风俗画,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则是文人山水画。通过图五的注释可以做第三题有关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状况,然后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其原因。答案:(1)图一:狂放不羁;图二:注重规范法度。时代特征:国家一统和繁盛。(6 分)(2)画风:风俗画、文人山水画。 (2 分) 原因:前者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局部统一,商品经济发展。后者国家变乱,民族矛盾尖锐,南宋偏安于江南。(4 分)(3)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2 分)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