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山界导学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752422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老山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老山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老山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老山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老山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老山界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老山界导学案 陆定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3、情感与价值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1、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的方法记叙事情。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通过表达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来理顺内容,掌握红军战士的翻山经过。知识链接: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

2、,胜利到达陕北。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15000米,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自主学习:1、掌握字音字形歇脚 攀谈 苛捐杂税 煮粥 缺乏 咀嚼盛饭 茂盛 骨碌 酣然入梦 打颤 矗立 蜷曲 点缀 澎湃 细嚼慢咽 倒嚼 落得很远 yo( )族 du( )峭 大so( ) 信( )yng chi( )下来 包( )gu ( )l明 ( )chn扶 茶gng( )2、积累词语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奇观: 矗立:呜咽: 澎湃:3、自由阅读,理清思路。(注意文中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

3、转移)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全文除首尾两段外,中间大部分就是按照翻越老山界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时间下午天黑半夜黎明上午下午两点多下午两点多后地点山沟、山脚事情与瑶民攀谈深入探讨:红军翻越老山界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从中你能发现什么?2、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曾发出豪迈的慨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章中选择恰当的语句说明。困 难 情 况战 士 的 态 度课文中心思想( )难( )难( )难( )难二、研读品析。 1、体会下列句中变形字体的词的作用(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

4、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2、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试试看,你能不能根据语境,推导出下面句子中变形字体的词的准确意思。(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2)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3)专家经

5、过一番考察后,对办好这个厂提出了建议:要加强软环境建设。(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5)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将“鼓”改为“凭”好不好? 3、下面两个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都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后面的加点词的,说说他们的表达作用。把两个句子联系起来,你看出了什么?(1)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2)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达标检测: 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酣然入梦 波涛澎湃 渺无人烟 跋山涉水B

6、.锲而不舍 寒气逼人 大显伸手 永垂不朽C.意志艰强 轻描淡写 悬崖绝壁 弯弯曲曲D.一张一翕 刺入肌骨 苛绢杂税 催人泪下二、下列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四面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B.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C.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三、下面这段文字中,莱特哥哥说的一句话是(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

7、 ”A.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学舌是被人看不起的。B.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C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不会变成人的。D据我所知,鸟中最会学人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说不出人话来的。四、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划线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见了大海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过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 ,依旧遗憾; , ,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五、比喻仿写。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 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8、。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 , ;若把人一生的情感窖藏起来,也是一壶香醇的酒。开拓一条怎样的路, ,酿造一壶怎样的酒,这是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人生课题。六、课内阅读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

9、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免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1、选文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4、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描写这些心理活动的作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