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3893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二章 练习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一、 填空题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是 神经元 。2、根据功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 感觉神 经元,运动神经元和 联络 神经元。3、神经元是由细胞体、轴突和 树突 构成。4、 大脑皮层 是人脑的最高级部位。5、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_中枢神经系统_和 周围神经系统 。6、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脑神经 、 脊神经 和植物性神经。7、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8、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联系的 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

2、相联系。9、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信号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 第一信号 ;另一类是第二信号,指人类所特有的 言语和文字 。10、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 消退抑制 和 分化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 外抑制 和 超保护抑制 。11、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过程,这种现象成为神经过程的 相互诱导 。12、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 抑制过程 ,称为负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 兴奋过程 ,称为正诱

3、导。13、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由三部分组成:细胞体、 轴突和树突 。14、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分为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15、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和 整合信息 的机能。16、枕叶是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在颞叶;顶叶是 感觉 中枢言语中枢在额叶。17、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是 后天 形成的。18、经典性条件反射创立者是 巴普洛夫 ,工具性条件反射创立者是 斯金纳 。19、第一信号系统是用实物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用 言语 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二、 单项选择题1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4、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2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是( )。A感觉神经元 B联络神经元 C运动神经元 D特异神经元3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是(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4听觉中枢在( )。A枕叶 B颞叶 C额叶 D顶叶5某个原本不能引起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但它总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多次重复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该反射称为( )。A工具性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C经典性条件反射 D第一信号系统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望梅止渴 D吃梅生津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

5、式来说都是脑的( )。 A反射活动 B信号活动 C精神活动 D意识活动8大脑皮层部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是( )。A正诱导 B负诱导 C扩散与集中 D相互诱导9小孩临睡前会兴奋地“闹觉” ,这是( )所致。A扩散 B集中 C正诱导 D负诱导10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这种现象是( )。A强化 B诱导 C分化 D动力定型1、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A 顶叶 B 额叶 C 颞叶 D 枕叶、下列属于条件抑制的是( ) 。A 保护性抑制 B 超限抑制 C 分化抑制 D 外抑制、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

6、反射产生的抑制称为( ) 。A 外抑制 B 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分化抑制、神经元具有( )的能力。A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信息C 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 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脑属于( )A 中枢神经系统 B 周围神经系统 C 植物神经系统 D 脑神经、枪声响起引起注意是( )A 超限抑制 B 外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分化抑制、听觉中枢位于( )A枕叶B顶叶 C颞叶 D额叶、对英语发音的细微区别是通过( )A 外抑制B 超限抑制C 消退抑制 D 分化抑制三、 名词解释 1、 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7、。2、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3、 经典性条件反射: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他总是伴随着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这种反射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4、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的,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和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陈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5、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6、突触:是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信息就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

8、性质。 7、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他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8、超限抑制: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9、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实践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10、 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

9、现象叫做动力定型。11、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他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四、 简答题1、什么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两种主要类型?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分类: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他总是伴随着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的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这

10、种反射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也叫操作性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映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他的这种反应的几率就会提高,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想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重要补充,他们的共同之处是(1)他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进一步的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又有泛化和分化(2)不同之处,无条件刺激物是否明确,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映有关。反映的方

11、式不同。一种是被动的,先天就具有的,一种是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3、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形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他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

12、刺激物在实践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4、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他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五、 论述题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斯金纳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的反应每次都予以强化 定比间隔强化 定时间隔强化 不定比间隔强化,它的效果最好。 不定时间隔强化 在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

13、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每次做事后,都受到强化,也很少受到定时或定比的间隔强化,而最经常的收到的是即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例如在儿童受到表扬后,并不能每次都受到表扬。2、论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联系的;抑制过程则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兴奋和抑制虽然作用相反,但又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一)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使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一、扩散和集中:再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他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第二、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过程,这种现象成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