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77306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历史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 史 试 题(本试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第1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2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3.“秦承周制,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皇帝

2、)为号”这说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 )A旨在强化君主的至高权力 B延续了周朝末年的政治体制C是为了彰显个人的丰功伟绩 D意在纠正王权衰落的弊端4.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长城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

3、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7.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主要针对的是( )A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B汉初社会经济凋敝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C节度使权力过重 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8.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

4、减少决策失误9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 )A战事立功 B才学品德 C门第出身 D皇亲国戚1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1.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材料说明( )A西方国家也采用了科举制选拔人才 B科举制是公平公正选拔人

5、才的有效制度C西方国家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十分推崇D西方学者对科举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赞扬12.(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据此思想,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B协调参知政事削弱相权C挑选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13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14.明初中央“设五府、

6、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15.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从中可以看出( )A. 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君主专制的产物1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向导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

7、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民主制度C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D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17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这次改革是(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D查士丁尼改革18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268万 B约67万 C约117万D纠107万人19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

8、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 )A权力争夺的激烈性B公民参政的平等性C政治权力的分散性D民主参与的广泛性20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21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

9、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22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C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D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23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内阁逐渐成为了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

10、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高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高一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24托克维尔说:“小国有自由,大国有力量。十三个州就是一个小国,现在要让渡权力建立起一个大国,如何设计中央和各州的纵向分权机制,以使国家兼具有自由和力量?”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做法是推行( )A共和制B邦联制C联邦制D三权分立25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 )联邦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消灭奴隶制原则

11、 人权至上原则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

12、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某史官职官志请回答:(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2分)从材料一可知汉代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2分)(2)材料二中唐太宗对于丞相作用的看法如何?(2分)他又是怎样做的?(2分)(3)根据材料三画线部分可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2分)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2分)“帝”指的是谁?(2分)(4)从三则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