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使茶叶陈化变质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75837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原因使茶叶陈化变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什么原因使茶叶陈化变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原因使茶叶陈化变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原因使茶叶陈化变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原因使茶叶陈化变质茶叶在存放中陈化变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茶叶具有后熟 的特点,即贮藏过程中茶叶的许多化学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导致茶叶陈化和劣变。影响品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叶绿素、茶多酚、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多种香气成分等。 1茶多酚的氧化和聚变 茶多酚与茶叶滋味、汤色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含量多少决定着茶汤的滋味浓度。茶多酚本身无色,但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被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与茶红素,进而成为褐色素(高聚合物) ,使红茶汤色加深变暗。在绿茶中,茶多酚的保留量较多,同样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生成醌类化合物,导致色泽变褐。同时这些

2、物质还能与氨基酸类物质进一步反应,促使滋味劣变。 2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形成绿茶色泽的重要成分。叶绿素在嫩芽叶中含量较高。它由呈蓝绿色的叶绿素a 和呈黄绿色的叶绿素 b 两大部分组成。在茶叶中两者比例和保留量决定了成品茶的色泽。然而,它又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在光和热的条件下(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 ,易分解,失绿而变褐,形成脱镁叶绿素。一般情况下,脱镁叶绿素含量占 70时,茶叶色泽出现显著褐变。 叶中约含有 8的脂肪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同样会被氧化、水解而成游离脂肪酸、醛类或酮类,进而出现酸臭味。已有研究证明,随着茶叶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仅茶叶香味显陈,而且汤色也会加深,导致商品价值

3、降低。 茶叶中还有一定含量的类胡萝卜素,这是一类黄色素,成分复杂,是光合作用的辅助成分,具有吸收光能的性质,所以易被氧化。氧化后的产物,成类似胡萝卜贮藏后产生的气味,使茶汤质变。 4维生素 C 减少 维生素 C 是茶叶具有营养价值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多少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维生素 C 也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越是高级的绿茶,含量越高,也越难以保存。维生素 C 被氧化后生成脱氧维生素 C,它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生成氨基羰基,既降低了茶叶营养价值,又使颜色变褐,同时滋味也失去了鲜爽味。如果绿茶中维生素 C 保留量达 80以上,绿茶品质不会发生变化;一旦下降到 60以下,品质就明显变劣。 5氨基酸的变化

4、 茶树中氨基酸多集中于嫩梢中,老叶含量较低,因此级别愈高的茶叶,氨基酸含量也就愈多。茶叶在存放期间,氨基酸会与茶多酚类自动氧化的产物结合生成暗色的聚合物,致使茶叶既失去收敛性,也丧失新茶特有的鲜爽度,变得淡而无回味。红茶贮存中,氨基酸与茶黄素、茶红素作用形成深暗色的高聚合物。同时氨基酸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还会氧化、降解和转化,因此贮存时间越长,氨基酸含量下降得越多,茶叶也逐渐失去了新鲜感。 6香气成分的变化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挥发性的香气成分。茶叶存放时间长,茶叶香气会日渐减低,陈味日渐突出,尤其是新茶特有的清香会荡然无存。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构成绿茶新茶香气特征的主要成分是正壬醛、顺3己酸乙烯酯、吲跺和一些目前尚未知成分。红茶主要香气成分是顺一茉莉酮、 紫罗酮、水杨酸甲酯、苯乙醛等。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哚和顺3己酸乙烯酯。这些成分在茶叶贮存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而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在贮存期间也产生一些新的化合物,经感官审评有明显陈味成分,主要是:l戊烯3醇、顺 2成烯酸、反2顺4庚二烯醛和丙醛。除此以外,贮存过程中 ,6罗酮和二氢海葵内酯等胡萝卜素转化衍生而成的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