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13810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reeKaoYan传播学广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重要概念: 传播学 传播研究 传播理论 传播本质 传播规律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 ,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 ,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传播科学,是一门探索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二 传播学的研究对

2、象和宗旨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它是由传播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三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1 整体性 2 互动性 3 开放性 4 综合性 5 发展性第二节

3、 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一 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传播学与社会学 2 传播学与人类学 3 传播学与文化学4 传播学与心理学 5 传播学与宣传学 6 传播学与新闻学7 传播学与历史学 8 传播学与地理学 二 传播学的知识层次按照知识的构成或抽绎层次,我们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三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1 传播科学论:这是对该学科研究对象、范围、体系和意义的宏观认识2 传播过程论:这是对人类传播的特性、模式、分类、功能和原则等基本问题的中观认识。3 传播主体论:这是对传播主动者和信息发出者的形貌特点、传播机制、调控形态等的认识。4 传播客体论:这是对人类传播的内

4、容或信息的认识 5 传播载体论:这是对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合称传播载体)的认识。6 传播对象论:这是对信息传播的终点接受者的特性、动机、需求以及接受机制的认识。7 传播方法论:这是对传播活动中传播策略、传播技巧等具体操作行为的形貌、特性、使用规律及其功效的认识。8 传播环境论:这是对环绕、置放在传播活动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的认识。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一 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二 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三 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四 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五 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第四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一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 独立性:外在特征主要

5、是指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性或指定性2 稳定性:这是建立在某种传播研究方法的内核或基质保持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的3 创造性4 解释性5 科学性二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1 哲学方法:它是指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地说,哲学方法主要表现为: 1)客观性 2)辨证性 3)具体性 4)发展性2 专向方法:它是指通过运用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准则、尺度和方法,甚至一套独特的术语,从某一特殊角度或层面来观照和分析研究对象,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揭示传播的本质规律和各种关系: 1)社会学方法 2)心理学方法 3)语言学方法3 横向方法: 1)控制论方法 2)信息论方法 3)系统论方法 4

6、 具体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控制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第一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第一节 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一 传播学的欧洲渊源1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a Comte):大力提倡实证主义的研究,但他本人的著作似乎还遗留着形而上学时期甚至于神学时期的东西2 塔尔德3 涂尔干4 齐穆尔二 美国传播学的孕育1 杜威2 库利3 帕克4 米德 第二节 传播学的产生和确立一 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1 拉斯韦尔 2 勒温 3 霍夫兰 4 拉扎斯菲尔德 5 李普曼二 传播学的完善者韦伯施拉姆十分重视传播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扩大传播学在美国和世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影响。第三节 传播学的现

7、状和趋势一 传播学的研究现状1 传播学已流传、扩散到全世界2 传播理论多姿多彩,学术流派层出不穷3 研究方法灵活多样,研究领域不断扩大4 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科研队伍不断壮大5 研究专著大量出版,学术刊物纷纷创办6 设立传播专业,培养传播人才二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1 科学化趋势2 融合化趋势3 鲜活化趋势4 操作化趋势5 分支化趋势6 本土化趋势第二章 传播重要概念: 传播 内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跨国传播 传播模式 阳光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 传播功能 传播原则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一 传播概念的演变1 “共享”说 2 “影响”说 3 “反应”说 4“互动”说 5“过程”说二 传播的定义

8、1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2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3 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4 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节 传播的特点一 社会性和阶级性二 目的性和计划性三 主动性和创造性四 协同性和互动性五 永恒性和历史性 第三节 传播的分类一 内向传播:又叫人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二 人际传播: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三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四 大众传播: 这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五

9、跨国传播:这是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针对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第四节 传播的革命一 语言传播革命: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二 文字传播革命:三 印刷传播革命:它使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四 电子传播革命五 网络传播革命:它是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除了具有其他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主动性、隐蔽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等特点。与此同时,手机这一最新型的通讯工具正在逐步演化为传播媒介,甚至有可能成为第六次传播革命的导火线。六 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从五次传播革命的历程所呈现的形态来看,我们认为有四种

10、状态应引起传播学界的重视:1) 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2) 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3) 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4) 信息和知识的增长与累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的结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1)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2)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 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4)电子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5)网络传播是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

11、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再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 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 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所谓的“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s)或“知沟” (Knowledge Gaps) ,形成新的传播或接受信息和知识的不公平。3) 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而且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4) 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5) 传播上的优势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第五节 传播的模式传播模式

12、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一 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和标准它通常具有五种功能: 1)构造功能 2)解释功能 3)引导功能 4)简化功能 6) 预示功能标准:1)呈现性:就是用语言文字或符号、图形等方法对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联系的主要特征进行有意的、十分简明的呈现,让人一目了然。2 整体性:就是所采用的观照、审视的角度,能够鸟瞰和反应出传播活动的整体形貌和全部过程3 超陈性:就是模式设计者的思维弹动超越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构架的束缚4 启发性:可以充分地发挥传播学者的智能和潜力,便于进一步扩大和展

13、开研究范围5 实用性:不仅能反映出传播过程中信息互动的真实面貌和整体态势,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二 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1 单向传播模式 2 双向传播模式 3 互动传播模式: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六大要素和四项因素:六大要素:终端机,信息交换设备,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社会服务四项要素:经验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要素,规范要素三 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岁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的呈现与描述。它包括了三个系统:

14、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它还包括了四大圈层要素:即核心要素:拉斯韦尔的五 W 模式次级要素:1 传播的或反馈的信息从哪里来 2 以什么形式传播 3 怎样传播 4 谁还参与了信息互动 5 受者认识传播的形式吗 6 谁回话 边际要素: 价值,环境,规范,经验干扰要素:任何阻塞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干扰因素四 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1 审查批判的原则:只有对已有的各种传播模式进行仔细推敲,严格审查和理性评判,才可以在尊重前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决定接受什么屏弃什么,从哪些方面予以修改和完善2 服从事实的原则:审查与批判必须以服从事实为依本,充分尊重事物的本来

15、面目,努力使自己的意见符合客观证据3 有用有利的原则:优秀的模式应该是有既有用又有利的第六节 传播的功能一 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传播功能指的是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传播功能的分类:1 从功能呈现的方式来看,它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人们可以明确看出或感觉到的作用或效能,而隐性功能则是人们不易察觉的作用效应2 从功能释放的效应来看,它可以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就媒介来说,假如它的贡献是维护了社会,那么它就可以被称为正功能;反之,它的存在是破坏了社会,那它就是负功能3 从功能应用的区位来看,它可以分为思想功能和交际功能思想功能是指人类传播活动对人的思想意识所产

16、生的种种作用,交际功能是指传播活动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产生的各种作用二 个人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就叫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依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性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三 组织的功能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或应该完成的任务,就叫组织功能。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1 告知功能:告知是向人们迅速、及时地提供新近发生的新闻和信息。2 表达功能:所谓表达,就是人们通过媒介和符号表述和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3 解释功能4 指导功能:指导是人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指通过告知消息、表达观点、解释缘由、公开劝服,对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一定的方向性指点和引导的作用四 社会的功能1 政治功能2 经济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