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496444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国萍-吉林省通化市一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作者及诗的大意。(二)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3、理解这首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4、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三、教材分析咏怀古迹其三选自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3。本诗是借王昭君的怨恨表达杜甫自己的怨恨,怨恨是诗眼,学生学会找诗眼,理解诗眼诗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教学重点:从诗眼

2、入手,了解诗的内容; 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难点:诗歌蕴涵的寓意。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理解古诗重在诵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采用了范读、跟读、美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文意,理解诗情,进而通过寻找诗眼,理解诗眼,把握全诗。四、教学过程:【导语设计】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走进了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遥想 800 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 这首诗去寻找答案。【知识积累】(一) 、杜甫生平:【百度视频】唐

3、之韵诗圣:http:/ 、相关背景:【百度视频】动画片王昭君出塞:http:/ 、诵读:【百度搜索】咏怀古迹其三诵读:http:/ 、合作探究:我们把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词或句叫诗的眼目,即“诗眼” 。 “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因此抓住“诗眼”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鉴赏古代诗歌。对于律诗而言,由于律诗四联起、承、转、合的特点,往往尾联两句即为“诗眼”所在。思考 1:找出本诗的诗眼。你是怎样理解的?诗眼:“怨恨” 。 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国母,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

4、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 教师诵读五更哀怨曲:(配乐选自【百度搜索】昭君出塞琵琶曲)http:/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此曲表达了昭君什么情感?明确:此曲表达了昭君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

5、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 继续欣赏王昭君自己的诗:(配乐选自【百度搜索】昭君出塞琵琶曲)http:/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此诗表达了昭君什么情感?明确: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昭君都有哪些怨恨?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嫁异邦,独留青冢向黄昏,远葬他乡,思念故乡的怨恨环珮空归月夜魂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对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思考 2:从

6、下面诗句概括出王昭君的形象明确: 王昭君的形象特点:画图省识春风面美丽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环佩空归夜月魂思乡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群山万壑赴荆门-坚强作者写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思考 3 首联颔联颈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表现手法明确: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中间两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表现手法明确: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去”与“留”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不该留下的荒漠。 “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 ,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 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王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思考 4: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先比较昭君与诗人的相似点: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马。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

8、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怨恨) (怨恨)明确: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怨恨。因此,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之情。(五) 、迁移扩展:对昭君出塞历来评价颇多,评价各异。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 700 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 40 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 500 多人,一千九百多年来,生长在巴山楚水地区的一个山中女子王昭君,竟引起历代文人的心灵共鸣,把中国文坛搅得风雷激荡。这正是因为

9、南方巴楚文化与北方华夏文化交汇的光环,投射在昭君这个创作本体上,反映出了夺目光彩。昭君年五十而卒于单于庭, 匈奴为她筑起了高高的坟冢,冢上芳草茂盛、牛羊不食、霜寒不枯、终年长绿 , 被称做 “青冢” 。冢”墓碑上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比较咏怀古迹(其三)与王昭君 、 昭君曲的异同。 王昭君唐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昭君曲明莫止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相同点:同是写“昭君出塞”的事迹。不同点: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王昭君 、 昭君曲这两首诗中,却

10、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昭君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 50 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百度视频】昭君出塞主题曲http:/ 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 ,将感情推向高潮。【作业设计】1、背诵全诗。2、自选角度,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文章,不少于 500 字。【板书设计

11、】借古咏怀昭君的不幸- 诗人的不幸 (六) 、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赏析资料【百度贴吧】http:/ z=152390056六、教学反思本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诗歌的主旨写昭君的“怨恨” ,这是诗歌的诗眼,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找到,为了了解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昭君的形象,我从百度搜索到五更怨 昭君自己写的诗打开学生的思路来理解昭君的“怨恨” ,明确昭君的形象,最后借助昭君出塞主题曲将感情推向高潮,进而帮助学生从诗眼入手,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方法掌握了还需要经过多次实践的应用,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完成。五、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吉林省 学校:通化市一中 姓名:张国萍 职称: 中教一级 电话:15844581710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通化市一中语文组 邮编:134001个人介绍:张国萍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女,在教育岗位从教二十年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在教育部信息中心,吉林省信息中心举办的课件比赛中多次获奖。人生座右铭:干自己想干的,干别人想干而不敢干的,干好别人不想干的,敢想敢干。感谢百度网站给我们教师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