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789955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206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6页
《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6页
《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实词复习》ppt课件(2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文言实词的复习一定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

2、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 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

3、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2. 文言文的单音性:注意文言文词语以单音为主的特点,3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4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5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

4、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一词多义,一.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

5、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 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

6、至此,予不得爱身)等。,(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

7、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例: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

8、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物质 亡:逃亡、隐避(本义) 死亡 灭亡(引申义),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

9、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 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4.集中记忆120个实词。,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

10、,爱好)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译文: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行皃也。心部曰: ,惠也。,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8不患寡而患不均,

11、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靜也。从女在宀下。,3被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寝衣,长一身有半。,4倍 1

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倍,反也。从人咅聲。,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13、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远的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5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乡下)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从邑,啚( b)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4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5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 译文:战争、

14、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6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译文:一斗

15、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9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

16、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10朝 1朝服衣冠(zh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会)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o)本义:早晨,11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四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乘 1乘犊车,从吏卒(乘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