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森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4709940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虫的外部形态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的外部形态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问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与难点:,昆虫触角的结构、功能和类型 昆虫口器的类型、结构及与防治的关系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翅的翅脉和类型 体壁的构造和功能 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感觉和取食中心,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感觉和取食中心,头部的基本构造(蝗虫) A:正面图 B:侧面图,2 基本结构:一线、八沟、五区,二.昆虫的触角 1.触角的位置及基本结构 1位置:一般位于额区 2基本结构: 柄节:粗短,与触角窝相连。 梗节:细小,触角第二节,内有感觉器官,称江氏 器。如雄蚊。 鞭节:触角第三节,分为若干亚节。,触角的基本结构(彩万志),2.触角的类型

2、: 1刚毛状:基节、柄节粗大,鞭节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蜓、蝉。 2线状:又称丝状,基节、柄节较粗,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逐渐向端部缩小。 如:蝗虫、蟋蟀和某些雌蛾。 3念珠状:鞭节由近似圆球状的小节组成,大小一致。如:白蚁。 4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端部向一侧突起,形似锯齿。如:叩头甲,雌性绿豆象。,5羽毛状:鞭节各亚节向两侧突出,形似羽毛。 如:雄性蚕蛾、毒蛾。 6膝状:又称肘状,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鞭节由大小相似的亚节组成,在柄节和梗节之间呈膝状或肘状弯曲。 如:蜜蜂 7具芒状:触角短,鞭节不分亚节,比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一刚毛状或芒状构造。 如:蝇类。 8球杆状:又称棒状,触角细长如

3、杆,近端部各节逐渐膨大。 如:蝶类。,9锤状:鞭节端部各节突然膨大,形似锤状。如:瓢虫 10环毛状:鞭节各亚节大部分具有一圈细毛,逐渐向端部递减。 如:雄性蚊类 11梳状(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一侧呈枝状突起,形似梳子。如:雄性绿豆象。 12鳃片状:端部数节扩展成片状,可以张合,状似鱼鳃。 如:金龟子,触角的类型,3.触角的功能 1触觉: 2嗅觉:二化螟 3听觉:雄蚊 4.触角在分类上的应用 1作为鉴别昆虫的特征。 2辨别昆虫的雌雄。 小地老虎:羽状,:线状。 芫 箐:梳状,:锯齿状。,三.昆虫的眼:分为复眼和单眼。 1.复眼:2个,昆虫成虫和不完全变态昆虫若虫均具复眼,穴居、寄生性昆虫复眼消

4、失或退化。,1位置:头部侧上方。 眼天牛属 复眼一分为二,2构造:一般由300-500个小眼组成,小眼面呈六边形,小眼数目越多,视力越强。 家蝇:4000个小眼/复眼。 蜻蜓:2.8万个小眼/复眼。 3功能:辨别物体形状大小和颜色 2.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辨别光线的强弱和方向 1背单眼:常2或3个,极少1个,3个常称倒三角形排列,为成虫和不完全变态若虫所具有,位于额上部。 蝉类:3个,蛾类:2个,盲蝽:无。 2侧单眼:一般1-7对,位于幼虫头部两侧。,叶蜂类:1个/侧。 蛾类:6个/侧,昆虫的单眼 A:秆蝇的头部 B:隐翅虫的头部 C:皮蠹的头部 D:鳞翅目幼虫的头部,3.昆虫的视力和趋

5、光性: 1视力:比较近视。 蝶类:1-1.5m. 家蝇:0.4-0.7m .蜻蜓:1.5-2m.,2趋光性:昆虫能感受到的波长范围为240(紫外光)700(黄、橙色)毫微米。一般昆虫不能感受红色。 蜜蜂不能区分橙红色与绿色; 荨麻蛱蝶看不见绿色和黄绿色。 棉铃虫:3330埃。 黑光灯:3650埃。,四.昆虫的口器 1 口器基本构造:咀嚼式口器 2.口器的分类:根据食性与取食方式,口器可分为:1咀嚼式:固体 2吸收式:舔吸式或虹吸式:表面液体 刺吸式、锉吸式或捕吸式:寄主内部液体 3嚼吸式:固体和液体。 3.口器的结构特点与危害症状: 1咀嚼式口器: (1)结构:,(2)危害症状: 缺刻或穿孔:

6、蝗虫、粘虫。 潜叶危害:潜叶蛾、潜叶蝇和玉米铁甲虫。 枝杆内部:天牛幼虫。 吐丝卷叶或缀叶危害:卷叶虫。 花或果实内部:食心虫。,2刺吸式口器: (1)结构:,(2)危害症状: 变色斑点、叶片卷缩、形成瘿瘤。 传播植物病害:病毒病:397种。 3虹吸式口器: (1)结构: (2)危害症状:吸果夜蛾。 4.口器类型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1判断是何类害虫危害。 2判断使用何种杀虫剂。,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分为: 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成直角。多见于植食性昆虫。 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几乎在一直线上,多见于捕食性昆虫。 3.后口式:口器着生在头

7、部下方,头部纵轴与体躯纵轴成锐角,多见于刺吸式昆虫。,五、昆虫的头式,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 支撑和运动中心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1.胸节的构造: 背板:1个 侧板:2个 腹板:1个 2.胸部的特化:,图10:几种前胸背板特化的昆虫 A:螳螂 B:犀金龟 CJ:角蝉,二 胸足的构造和类型:着生在各胸节的侧下方 ,共3对胸足 1.构造: 1基节:粗短 2转节:小呈多角形,少数昆虫2节。 3腿节:各节中最粗大的一节。 4胫节:细长,与腿节呈膝状连接,常具刺和锯。 5跗节:由1-5个跗分节组成。 6前跗节:1对爪,中垫。,图11:昆虫足的基本结构,图12:昆虫胸足的基本类型,2.

8、胸足的类型: 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7种。 1步行足:最常见的类型。各节细长,适于爬行。如蚜虫、步行虫(A)。 2跳跃足:腿节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如蝗虫和蟋蟀的后足(B)。 3捕捉足:基节特长,腿节腹面有一沟槽,槽两边有刺,胫节弯曲,正好嵌入腿节槽 内,适于捕捉小虫。如:螳螂前足(C)。,4开掘足: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具齿,跗节铲状,适于挖土。如:蝼蛄前足(D)。 5游泳足:各节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浆,适于划水。如:龙虱(E)。 6携粉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筐,第一跗节膨大,内侧具多排横刚毛 ,形成花粉刷。如:蜜蜂的后足(G),三.翅的基本结构、翅脉和类型 1.翅的基本结

9、构:三角形 “3”缘,“3”角,“3”褶,“4”区。 3.翅脉的类型 1翅脉的类型: 纵脉:基部至边缘。 横脉: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图14:翅的假想脉序,图13:昆虫翅的基本结构,4.翅的类型: 1膜翅:膜质透明。如蜂类、蝇类的前翅(A)。 2鳞翅:膜质,翅面覆有鳞片。如:蝶类和蛾类的翅(C)。 3覆翅:革质,覆盖于后翅之上,但保留翅脉。如:蝗虫和 蟋蟀的前翅(F)。 4鞘翅:角质,翅脉消失。如:甲虫的前翅(H)。 5半鞘翅:基部一半为革质,端部一般为膜质。如:蝽蟓的前翅(G)。 6平衡棍:翅退化为棒状,可保持身体平衡。如:蚊蝇类的后翅(I)。 7缨翅:膜质透明,翅狭长,边缘着生缨毛。如:蓟

10、马的翅(D)。 8毛翅:膜质,翅面布满细毛。如:石蛾的翅(B)。,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一. 腹部的基本结构 1.腹节的构造: 背板:1个。 腹板:1个。 侧膜:2个。 2. 腹部的附属器官: 外生殖器:第8-9腹节。 气门:1-8腹节。 尾须:10-11节。,图16:昆虫的腹部结构,二.雌性外生殖器的结构:产卵器 1.位置:腹部第8-9节腹面。 2.构造:背产卵瓣:1对 内产卵瓣:1对 腹产卵瓣:1对,3.产卵危害:蝉、飞虱、叶蝉;蜜蜂。 三.雄性的外生殖器:交配器。 可作为种和近缘类群的鉴别特征。,一.体壁的构造和功能 1. 体壁的构造:从内向外: 底膜 皮细胞层 表皮层

11、 1底膜:一层薄膜。有选择通透性。 2皮细胞层:一层活细胞。刚毛、鳞片、腺体由皮细胞特化而来。 3表皮层:皮细胞层分泌的非细 胞性物质。 从内到外:内表皮 外表皮 上表皮,第四节 昆虫的体壁 昆虫的外骨骼,图17:昆虫体壁的结构,内表皮:10-200um;几丁质和蛋白质;无色柔软,具延展性,可储备营养。 外表皮:3-10 um;骨蛋白、几丁质和脂类;色深坚硬,坚硬性。 上表皮:1-3 um;无几丁质。 从内到外:脂腈层 多元酚层 蜡层 护蜡层。 脂腈层:脂蛋白类脂腈素,质地暗而有色, 蜡层:蜡质,类似蜂蜡。具不透性。 护蜡层:拟脂类蜡质;保护蜡层。,2.体壁的功能: 1构成昆虫的躯壳。 2着生肌肉。 3保护内脏。 4防止体内水分散发。 5防止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二.体壁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1.破坏蜡层。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蜕皮)。,2.抑制体壁的形成:灭幼脲类。 3.根据体壁厚薄情况确定用药时间:消灭幼虫于三龄之前。 三.昆虫的色素 1.化学色(色素色):黑色素、血红素等。 2.物理素(结构色): 闪紫蝶的翅:正面观看:橙红色。 侧面观看:紫色。,思考题 1.昆虫的头式可分为几种?其特点各是什么? 2.列表比较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口器的异同。 3.足的结构和类型,并举例。 4.翅的结构和类型,并举例。 5.简述体壁结构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