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58348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作者:赵建清 钱海红 李桂林【摘要】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配合病因治疗,对 64 例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随机分 2 组,治疗组 34 例胸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1020ml+尿激酶 1020 万单位;对照组 30 例给予生理盐水1020ml+糜蛋白酶 1015 万单位。结果:尿激酶组优于糜蛋白酶组,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2cm,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B 超或 CT 显示未见小房消失,引流失败,或引流后胸水量未见减少,临床症状无变化。2 结果2.1 小房消失情况 尿激酶组总有效率为 94.12%,糜蛋白酶组总有效

2、率为 76.67%,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2=6.06 P0.05),详见表 1。2005年 12 月赵建清等: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第 6 期 2005 年 12 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 6 期表 1 胸腔内注射药物后小房消失情况小房变化尿激酶组 n=34(第一次)n=20(第二次)糜蛋白酶组 n=30(第一次)n=27(第二次)n%n%n%n%完全消失注:2=6.06,P0.05 2.2 毒副作用 治疗组使用尿激酶后出现全身药疹 1 例,3 天后逐渐消失;发热 6 例,其中 2 例在原体温基础上升高约 1,另 4 例原正常体温者在38.339之间,2 天后恢复正常。对照

3、组出现皮疹 2 例,对症处理后好转。3 讨论临床上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如结核、肿瘤、感染和风湿等,除肿瘤原因外,大部分病人通过病因治疗和积极抽液都能治愈。但部分病人由于就诊晚,胸水处理不及时,胸水被大量的纤维蛋白分割成多个小房,导致抽液困难,治疗时间延长,造成部分病人胸膜肥厚,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国外胸膜腔内注射纤溶酶原激活物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手段始于 50 年前,1989 年 Moulton首次运用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1。尿激酶治疗小房性胸腔积液的机理是它可降解胸膜腔内的纤维蛋白,通过降解纤维蛋白达到降低胸膜腔积液的粘稠性,清除胸膜的粘连和间隔形成,增加胸膜腔引流量,使肺得以复张,保护肺

4、功能2。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治疗组的小房溶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 94.12%,对照组为 76.67%,与文献3报道基本一致。两次注药和抽液间隔时间为 4872h,注药后留置 24h,由于条件有限,作者未观察注药后最佳的抽液时间,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两组治疗后未见局部出血,更无全身出血征象,虽个别有皮疹出现,经过对症处理很快消退,因此尿激酶和糜蛋白酶治疗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均安全、有效,尿激酶疗效更佳。但从临床观察,对脓胸特别是 B 超提示光点密集的患者疗效欠佳,必要时可配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参考文献】1 闵锐,杨玉,李淑云. 胸膜腔内注入链激酶或尿激酶治疗胸膜腔积液J. 国外医学呼吸分册,1999,19(1):39402 郝金柱,曲海燕,张春盛,等.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 中国防痨杂志,2000,22(2):83853 张新高,刘冬媛,李素英,等. 胸膜腔内尿激酶治疗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J. 中国防痨杂志,2001,23(6):3763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