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研究报告--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24KB
约12页
文档ID:74302273
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1/12

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研究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雷电防护行业的分类;然后描述了雷电防护行业的监管部门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接着详细介绍了雷电防护行业概况、行业主要壁垒、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最后对雷电防护行业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一、行业分类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行业代码:C38),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之“C389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之“C3899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之“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之“C389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之“C3899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根据《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12工业”之“1210资本品”之“121013电气设备”之12101310电气部件与设备二、行业监管部门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雷电防护行业是国家重点管理行业之一。

雷电防护的主要管理单位有中国气象局及其各级地方分支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各级气象主管部门通过《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等法规、规章对雷电防护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管,并负责对防雷装置进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对于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仍由气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对于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建设工程防雷管理,由各专业部门负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相关的产品生产许可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生产条件,安全方面工作的开展是否到位进行监督管理。

雷电防护行业的技术质量监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要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对行业内产品质量技术参数的设置和提升进行指导,针对客户的产品质量投诉进行协调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要针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和更新相关排放标准,针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雷电防护部门也会接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监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承担进行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组织拟订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另外,雷电防护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是中国气象协会雷电委员会,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质量协会防雷电分会等:序号协会管理内容1中国气象协会防雷电防护对雷电防护工作中的政策法规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政策建议,协助实施雷电防护的行业管理等2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雷电防护技术领域的标准化等工作,是雷电防护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3中国质量协会防雷电分会主要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质量方针、政策等工作。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雷电防护的主要监管法律法规如下:序号法律法规名称颁布单位实施时间最新修订或废止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3年9月2009年8月27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1月2014年8月31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7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11月2014年8月31日修订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5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1月7《防雷工程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2011年9月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2010年4月9《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2011年9月2013年5月31日修订1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2011年9月2013年5月31日修订11《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国务院2016年6月(2)行业主要政策雷电属于人类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经济活动具有较大影响为了对雷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御,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雷电防护行业的发展。

序号政策名称主要内容摘要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建立雷电防御保障体系是实现国家安全气象保障目标需要采取的重要战略”2《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2013年修正)“特高压避雷器、直流避雷器”以及“雷电灾害新型防护技术开发与应用”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3《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公共安全领域列为重点领域,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列为该领域优先主题”4《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重点提高国家级雷电预报、防护技术开发和指导能力,大力加强省级雷电业务、科研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和服务体系建设”5《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加快推进气象观测自动化和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级综合气象观测实验基地、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库”6《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各类建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防雷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8《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取消气象部门对防雷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许可;规范防雷检测行为,降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准入门槛,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允许企事业单位申请防雷检测资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防雷技术服务,促进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三、产品gHI产品加工业11.19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三、三 的行业概况1、我国防雷行业现状中国雷电防护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末诞生,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行业规模,至2002年逐步发展成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为多雷暴天气国家,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从地域市场而言雷击较频繁的南方地区是我国防雷产品的主要市场,对防雷设备的需求十分旺盛尽管如此,由于南方市场本身防雷厂商较多,其竞争也较为激烈;北方防雷市场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东北、山西、内蒙等地区防雷市场空白较多,当地雷电防护设备生产商较少,目前竞争并不充分,公司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据统计,中国共有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企业1500多家,其中甲级资质企业40多家,乙级资质企业500多家,丙级资质企业800多家,产值上亿的企业仅有几家,整体来看,中国防雷市场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目前行业内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电力、石油石化、建筑、轨道交通等工业领域。

根据《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至2015年我国防雷市场容量达到375.54亿元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的市场容量如下表: 单位:亿元序号行业雷电防护行业市场容量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1通信63.9468.7873.9879.5885,6092.072电力传统电力45.9552.2659.4467.6176.8987.46新能源21.4513.0118.1727.3035.6838.983石油石化24.8527.5930.6434.0237.7841.964建筑58.1072.6974.9077.1179.3281.535轨道交通23.0514.0517.4721.7126.9933.54合计237.33248.38274.59307.33342.26375,542、行业发展趋势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激烈的放电现象,由此引起的雷击灾害被联合国列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近20年来,雷电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呈现出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

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滑坡塌方的第三大气象灾害随着防雷行业下游市场的不断扩充和发展,下有特定行业对防雷设备本身的要求也在不断特殊化、专业化,针对特定行业及其标准量身定制的专业防雷、接地产品受市场需求影响不断涌现,以满足各种下游行业的特殊要求,此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越来越集中化,原件越来越精细化,使得设备耐受过电压、电流的能力不断下降,更易遭受雷电破坏,因此,精细化、定制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业防雷、接地产品必将不断涌现,并进一步细分整个市场,深挖市场价值,有效放大市场需求,并进而引领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雷电防护工程的设计,大多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对设计、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对历史数据和经验的依赖性较高,防雷方案设计较为被动未来,随着雷电监测产品的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雷电防护技术的不断审计换代、大数据的积累和工业设计水平的提升,雷电防护企业的设计人员将可以依赖大数据分析,根据对当地雷电频率、幅度和方向的综合监测结果,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发掘下游客户需求,并为下游需求行业设计出最优的雷电防护工程目前,我国雷电防护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无法与国外先进企业展开公平竞争。

但可以预测,未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工业制造等基础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主管机关及企业主体防雷防护意识、雷电防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防雷产品应用场景和应用行业的不断拓展,雷电防护行业逐步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和劣后技术,行业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并逐渐形成一批在细分市场、细分地域具备相对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与国际领先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条完整的国内雷电防护企业将逐步占据有利地位,而在这一过程中,雷电防护企业除依赖自身技术积累、技术创新进步外,对资本支持、产业并购的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四、行业主要壁垒随着下游行业对防雷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对防雷产品的质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